泮塘五秀是指什么?

泮塘五秀是指什么?,第1张

1、马蹄

泮塘马蹄(荸荠)的知名度仅次于莲藕,以水马蹄为主,通常于立秋种下经120天便可收成,以其制作的优质泮塘马蹄粉过去曾大量远销南洋、北美。马蹄糕得以成为广东美食亦有赖泮塘马蹄的历史作用。马蹄花为白色。

2、茭笋

城市人比较生疏的茭笋又名茭白,学名“菰”,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开紫红色小花,其果实叫菰米,又名雕胡米,古代“六谷”之一。菰的嫩茎的基部经某种菌寄生后,膨大似笋,就是茭笋了,常作时令上菜。

3、菱角

菱角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实红紫色的多作蔬食,而黑壳者肉色稍黄,多作菱粉。泮塘以红菱为主,甘甜可口。红菱从定植至初收仅130多天。菱花入诗自古不少,唐代古镜带有菱花形的花纹称作菱花镜。

4、茨菇

茨菇(慈姑)在泮塘的历史据云只有300多年,因其白皮白肉个头大,并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等大受广州人欢迎,还取其某种形状意义,把茨菇作为年宵传统菜,亦有以其制成中式糖果。茨菇开白色小花,很雅致。

5、莲藕

莲藕原产于印度,很早便传入我国,在南北朝时代,莲藕的种植就已相当普遍了。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

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在清咸丰年间,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泮塘五秀

“五秀”是菱角、慈菇、马蹄、胶笋、莲藕。大家可能奇怪了,既然“五秀”是五种食物,为什么又会起个名字?

从前泮塘的村民经常去西禅寺参拜的,跟西禅寺的和尚很熟。有一次和尚给泮塘的村民五种水生植物的种子,说这就是供奉佛前的五仙果,过一段时间有一场大雨,只有这种五仙果可以种得活。泮塘的村民就拿回去种,果然后来发了一场大水,连水稻都被淹没没办法生长,但是这五种水生植物反而长得很茂盛,从此之后泮塘的村民就把这五种植物当为自己的特产,就是称为“泮塘五瘦”。

以前的“泮塘五瘦”就是肥瘦的瘦,后来才用这个“秀才”的“秀”。 据说还有一个传说:泮塘村从前有个塘,保持一塘满水,其它的塘水即便干了,但这个塘都是满的。某年天气大旱,用池塘水来灌溉,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剩下一半后,池塘水位就再也不降了。次日塘水又满了,村民因而把这个村定名为“半塘”,别名叫半溪,有些人叫半水,但这些都是别名而已,半塘比较多人称呼,后来加三点水是怎么个来历呢?这里另外有一段古。

从前有个先生,去到半塘就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村民说叫“半塘”,是一半的半,先生听了就笑着说,半半声有什么好听的,加多三点水的泮不是更好,村中的父老听闻觉得有三点水的泮即是“入泮”,“入泮”将是入学堂读书的意思,村里都想出人才啊。那从此半塘的半字就有三点水,并且村民合资建起了一座文塔,表明村民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向往。

泮塘五秀指古时广州泮塘(今荔湾湖公园、泮塘路、南岸路、中山八路)一带种植的五种水生植物。

分别是: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

“五秀”的每个品种具体介绍:

(一)莲藕

泮塘农家在过去以莲藕为主产,有较久的历史,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曾有这样的叙述:“泮塘是刘王花坞故址,主城西六里,自浮丘以至西场,自龙津桥以至蚬涌,周回廿里,多是池塘,故其名曰半塘。土基肥腴,多膏物,种莲藕者,十家有九家……。”又有诗云:“采花莫采叶,采叶恐伤藕。……”“莲白多生花,莲红多生子,采白莫采红,留红在叶底。”诗中对白莲和红莲的生态作了简要的辩证。同时说明长藕的是白莲,所开的花是可以摘取,但不能把叶过早地摘去,否则会妨阻藕的生长;红莲是长莲子的,如果摘去它的花,就长不出莲蓬结子了。

莲藕,各地有各地的佳种。所选的品种,主要是需要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就泮塘而言,以“海南洲”和“丝苗”两个为主要的品种。此外又有一种名“京塘藕”,是从花县京塘引种过来的。在过去泮塘原有几个有名的大藕塘,所种的藕特别肥大而且含淀粉多。泮塘藕的特点是煮熟后呈茶红色,而别的地方则呈蓝色;泮塘的干藕片贮藏后,一年内不会回潮变软,别的地方的藕片则容易发潮。

莲藕可称浑身是宝的水生植物,除藕身和莲子都是既供食用,又供药用之外,其余藕节、莲子心、莲蓬、莲梗、莲叶等都可供药用,另外,藕和莲子还可制中式糖果、藕制成淀粉泮塘特产之一的藕粉与泮塘马蹄粉齐名,远销国外各地。藕粉越旧越好,陈年藕粉用开水冲服可治久痢、腹泻。据老一辈的人说:以前归德门(现一德路)附近曾有一家专营泮塘藕粉的小店,售价是根据藕粉所贮年度而定,确是二十年以上的旧粉(甜品),每碗售价高达白银五元。

广州市民对藕节和莲叶,有普遍的应用。每食莲藕多留回藕节,密封在盛盐陶器里,到需时抓一小把来烧粥或者煎水饮,据说可以坠火消炎。当小暑和大暑那一天,多爱用鲜莲叶、冬瓜和苡米烧汤或煮粥,以消暑气。茶楼酒家的夏令食品,有用鲜莲叶包裹的“荷叶饭”,又用干莲叶来包裹粽子和烧烤肉食,都别饶香味。

荔湾区政协文史写作小组

(二)荸荠

荸荠,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州人因它的外形,称为“马蹄”。生于池沼或栽培在水田里。它的块茎呈椭园球状,表皮赤褐色,一般在秋冬季生长最多。主要品种有二,一是桂林马蹄;二是水马蹄。泮塘所种的以水马蹄为主,利用生长期短,产量高,含淀粉多,宜于研制马蹄粉。每当收获季节,除小部分供应市场作蔬食之外,一部分用作研粉或在冬至后加工为糖马蹄,作为明春的年宵糖果。

泮塘马蹄粉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是颇受国外亲友欢迎的土特产。三、四十年前,泮塘有几家专营马蹄粉的店号,如李权记、李卓记、合栈等,兼营零售和批发,或直接出口外销港澳、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各地。他们除设有加工场外,还收购附近农民单干户的产品。

马蹄粉以冬至前所晒的为最好,叫“即年的冬前粉”,粉色纯白,而且耐藏。隔年粉色稍差,所蒸的马蹄糕韧度和香味也不及即年粉。马蹄粉同时是茶楼酒家的主要用料之一,有各式各样的马蹄糕,有些作菜肴的粘稠剂。解放前,泮塘的莲苑和泮溪两家茶楼的肠粉特别爽薄,就是用一定比量的马蹄粉加入米浆里而制成的。

(三)红菱(菱角)

菱角,属菱科,菱的果实。计有两种,一是红菱,又名五月菱;二是大头菱,又名七月菱。红菱肉白,脆嫩可口,含淀粉比大头菱低,主要供蔬食用。泮塘所产的主要是红菱。大头菱外壳比红菱硬,肉色微黄稍实,多用于加工淀粉。

红菱从定植至初收是一百三十天左右,收获期6-8月,亩产二千五百斤至三千斤。

(四)茨菇

茨菇俗称“慈姑”,属泽泻科水生宿根植物。泮塘栽种物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品种有“白肉”“蓝肉”“沙菇”等。泮塘所产的白肉茨菇,白皮白肉,体积比其他大可与江浙的著名良种“苏州黄”相媲美,而且耐藏。

茨菇同莲藕、马蹄一样,可供制成中式糖果,作为年宵品。过去所制的茨菇只选其小如桂园(龙眼)的来制成,并以不损坏其蒂苗为上品。但近来很少有这种糖茨菇在市面销售了。

茨菇主供蔬食,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是水生植物中较优良的营养品,也是我国的特产。

(五)茭白

茭白,学名“菰”,菰的嫩根茎,一般叫作“茭笋”,开花后所结的实,叫作“菇米”,均可食。茭白的用途主要供蔬食,叶似蔗荚,多数种在浅水塘沼。栽种时把种苗分为若干小束,分植于塘中各小墩上。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培土,使其根茎易于繁殖,到收获时才选择肥嫩的逐个摘取。留种的方法是用收获后所剩下的株根,分种在塘边或田基边四周,至明年才分株定植于塘中各小墩上。

泮塘五秀中,供单独入馔,而且可作时令上菜的,只有茭白一种。它的用途与竹笋大致相同,例如有:蚝油茭笋、虾子茭笋、豉油王茭笋,鱼肉酿茭笋、肉类炒茭笋丝或片等等。因此茶楼酒家尤其是地处泮塘的泮溪酒家,每当茭笋新上市时,便把它作为时令菜谱中的名菜。过去莲苑曾在店门摆出醒目的广告牌写着“新鲜茭笋上市”,并在本市报纸刊登广告,借以招徕顾客。

泮塘的“五秀”之所以出色,有其特殊的优越地理条件。泮塘近西边一带地方,在很久以前原是海滩,又与人口最密集的西关地区毗连着;而西关一带的街巷污水都是流经泮塘里的大小河涌而出海。所以基底肥充足,同时还有用不尽的粪溺有机肥源。

在泮塘的池塘,占可耕地达85%以上,因此水生植物特多,而且生长得特别好。“五秀”亦因此而得名。但是,自从引进了西洋菜和通菜以后,由于每年可收获多次,经济收益比起种“五秀”为多,由是西洋菜和通菜逐渐变为泮塘的主产农作物了。

我们曾经了解到泮塘的仁威庙(供奉北帝)是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还供奉孔子和关羽、有联曰:“仁敷四海,威振三城”),其规模虽小于附近之陈家祠,然其中有些建筑艺术品是陈家祠所没有的,例如庙门檐下长达十公尺的原件雕花衬板,以及峙立庙前的一对雕龙石柱——华表,由于楼宇的扩建,街道狭窄了,这对石柱现在却成了阻碍交通的拦路石。如果把它移放于荔湾湖公园的适当地方,既可保存历史文物,又可使公园增添异彩。当然,仁威庙里还有不少有保存价值的文物,如数尺高的铜香炉等等。但现在庙里已变成一间塑料工厂,再经过“十年浩劫”,纵然能存幸的亦多是残缺不全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00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