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是什么意思?求解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是什么意思?求解,第1张

意思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

汉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述说了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过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译文: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再加上不断发生的疫情和自然灾害,使河南这一地的人民大量死亡和外迁,从而导致人口锐减,曹魏建立之后,河南人口不足东汉时期的十分之一。

正是目睹人民大规模死于伤寒,同是河南人的张仲景因此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对控制当时的疫情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寒论序

是“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说的。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他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勤求古训出自《伤寒杂病论》,原文如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为往日里宗族的衰落和人们的离世而感慨,为早死与枉死的人不能得到救治而悲伤,从而勤奋地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

勤求古训的出处

勤求古训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全书系统地总结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建安年间,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经过数十年努力,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不朽之作。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伤寒杂病论》

是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13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