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

化干戈为玉帛是什么意思?,第1张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拼音:[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示例: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 ◎老舍《茶馆》第一幕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言归于好 坠欢重拾 冰释前嫌 破镜重圆 言归和好  一拍即合 

反义词    话不投机  

一、言归于好 [ yán guī yú hǎo ]

1. 【解释】: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2. 【出自】:《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3. 【示例】:奉教撤兵,~。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二、破镜重圆 [ pò jìng chóng yuán ]

1. 【解释】: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2. 【出自】:唐·韦述《两京新记》卷三

3. 【示例】:破镜重圆从古有,何须疑虑反生愁? ◎元·施君美《幽闺记·推就红丝》

三、话不投机 [ huà bù tóu jī ]

1. 【解释】:投机:意见相合。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2. 【出自】: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话不投机。”

3. 【示例】:宝玉听来,~,便靠在桌上睡去。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四、一拍即合 [ yī pāi jí hé ]

1. 【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2.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八回:“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3. 【示例】:既然我们~,所见略同,我也不瞒你。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八

“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是: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读音: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出处: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翻译: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刃)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

“化干戈为玉帛”成语故事介绍:

晋献公把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献公死后诸王子因争王位而内乱,秦穆公帮惠公即位,并帮助晋国度过了灾荒之年。后来秦国发生了灾荒去向晋国求救,晋惠公却拒不援助,并且迟迟不肯送给秦国自己许诺过的城池,秦穆公大怒,起兵伐晋。

晋军一触即溃,晋惠公带兵逃到韩地。秦兵追到韩地,结果晋惠公被俘,秦穆公打算把他带到秦国去。

秦穆公的夫人穆姬听说同父异母的哥哥晋惠公被俘,认为晋惠公忘恩负义,现在又成了俘虏,是她的极大耻辱。于是,她领着几个儿女登上一座高台,台下堆满柴草。

然后,她命令人们穿上丧服迎接穆公,并且让他们传话说:“上天降下了灾难使得秦、晋两国国君不得用玉帛相见,而是大动干戈。我坚决不见晋惠公,如果大王把他带进国都,我立刻就自焚而死。”秦穆公无奈,只好把晋惠公暂留灵台。并在不久即与晋国重修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217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