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都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作用?

卫星都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作用?,第1张

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广播卫星、测地卫星、天文卫星等

科学探测卫星

科学探测卫星是用来进行空间物理环境探测的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空间环境中的中性粒子,高能带电粒子,固体颗粒,低频电磁波和等离子体波,磁场,电场等.

应用卫星

应用卫星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可分为通信,气象,侦察,导航,测地,地球资源和多用途卫星.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分类

通信卫星的种类有很多,按轨道分由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飞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按用途分有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跟踪与数据中断卫星海事卫星和军用通信卫星等.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查两遍.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传回地面.

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卫星,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能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

返回式遥感卫星

返回式卫星是低轨道卫星,主要是三大用途:一时对地观测,获取遥感信息;二是进行微重力实验;三是为载人航作返回的技术储备.

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是用于搜集和截获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速度快,可不受国界限制定期或连续地监视某个地区,对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侦察卫星按照所执行的任务和所采用的侦察手段来加以区别,一般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还海洋监视卫星和预警卫星.

卫星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利用返回式卫星照片,对面积为600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型动态监测.发现该地区13年来和沙淤积,是黄河口向海内延伸了33.5公里.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

用途:通信卫星,实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地质卫星等等。

按轨道:顺行轨道卫星,逆行轨道卫星,赤道轨道卫星,极地轨道卫星

[b]顺行轨道[/b]

顺行轨道的特点是轨道倾角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绝大多数离地面较近,高度仅为数百公里,故又将其称为近地轨道。我国地处北半球,要把卫星送入这种轨道,运载火箭要朝东南方向发射,这样能够利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部分速度,从而可以节约火箭的能量。地球自转速度可以通过赤道自转速度、发射方位角和发射点地理纬度计算出来。不难想象,在赤道上朝着正东方向发射卫星,可利用的速度最大,纬度越高能用的速度越小。

我国用长征一号、风暴一号两种运载火箭发射的8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用长征二号、二号丙、二号丁3种运载火箭发射的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以及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神州号试验飞船,都是用顺行轨道。它们都是从酒泉发射中心起飞被送入近地轨道运行的。通过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的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也是采用顺行轨道。

[b]逆行轨道[/b]

逆行轨道的特征是轨道倾角大于90度。欲把卫星送入这种轨道运行,运载火箭需要朝西南方向发射。不仅无法利用地球自转的部分速度,而且还要付出额外能量克服地球自转。因此,除了太阳同步轨道外,一般都不利用这类轨道。

由于地球表面不是理想的球形,其重力分布也不均匀,使卫星轨道平面在惯性空间中不断变动。具体地说,地球赤道部分有些鼓涨,对卫星产生了额外的吸引力,给轨道平面附加了1个力矩,使轨道平面慢慢进动,进动方向与轨道倾角有关。当轨道倾角大于90度时,力矩是逆时针方向,轨道平面由西向东进动。适当调整卫星的轨道高度、倾角和形状,可使卫星轨道平面的进动角速度每天东进0.9856度,恰好等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日平均角速度,这就是应用价值极大的圆形太阳同步轨道。

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在相同的时间和光照条件下观察卫星云层和地面目标。气象、资源、侦察等应用卫星大多采用这类轨道。我国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的2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2颗测量大气密度的地球卫星,用长征四号2火箭发射的1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1颗中国和巴西合制的资源一号卫星、1颗中国资源二号卫星、1颗实践五号科学试验卫星,都采用这种轨道。它们都是从太原发射中心升空的。长四乙火箭在发射资源一号卫星时,还用1箭双星的方式把1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b]赤道轨道[/b]

赤道轨道的特点是轨道倾角为0度,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这种轨道有无数条,但其中的一条地球静止轨道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由于卫星飞行速度随距地面的高度而变化,轨道越高,速度越小,环绕周期越长,故由计算可知,当其在赤道上空35786公里高的圆形轨道上由西向东运行1周的时间,恰好是23小时56分4秒,正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这条轨道就被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因为卫星环绕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两者方向又一致,故相互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从地面上看,卫星犹如固定在赤道上空某一点。在静止轨道上均匀分布3颗通信卫星即可进行全球通信的科学设想早已变为现实。世界上主要的通信卫星都分布在这条轨道上。有的气象卫星、预警卫星也被送入静止轨道。我国用长征三号火箭先后发射了1颗试验卫星、5颗东方红二号系列通信卫星、2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了1颗实践四号探测卫星、2两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1颗中星22号通信卫星,这些卫星中有10颗进入静止轨道预定位置。发射这类卫星,星上要携带远地点发动机,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大椭圆同步转移轨道后,地面再发出指令,让星上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将卫星移入静止轨道。

[b]极地轨道[/b]

就卫星轨道类型来说,还有一种轨道倾角为90度的极地轨道。它是因轨道平面通过地球南北两极而得名。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以飞经地球上任何地区上空。我国虽未研制运行于此类轨道的卫星,但发射过此类轨道的卫星。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以1箭双星的方式6次从太原起飞,把12颗美国铱星送入太空,就属于这种发射方式。

参考资料:http://www.c331.com/bbs/archiver/?tid-132.html

人类世界主要的卫星有两大类型,分别是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卫星,通俗地讲,就是环绕一颗行星按照固定轨道进行周期性运转的天体。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卫星就是月亮,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人造卫星有风云二号、东方红一号等。

一、卫星的分类

按照卫星的来源,我们可以把卫星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这两大类。在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的卫星都有天然的卫星,比如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亮,木星小卫星木卫已等。而人造卫星是人为建设的,是为了探究天文地理的科学知识,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应用卫星、技术卫星和科学卫星。

二、卫星的作用

卫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对天然卫星来说,它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存在,即合理。比如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可以平衡地球的自转效应,稳定地轴,控制朝夕变化。而对于人造卫星来说,它的用途更加广泛,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地面侦查、资源调查等。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研发出了各种功能的卫星,主要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等。

三、卫星的特点

卫星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卫星不会发光,卫星会围绕着行星进行运转,卫星随着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对于我国来说,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自己的人造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引起全国的震动,后来中国也陆续研制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等卫星。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卫星的分类,你们都明白了吗?或者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卫星,可以在评论区中一起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23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