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是什么意思

武陵是什么意思,第1张

武陵是古代的郡名。

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晋胡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地区。

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司空图《武陵路》、曹唐《武陵洞》等诗,基本上是写桃花源,标题却写的“武陵”,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

武陵的历史考证

《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只有竹山。竹山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在秦朝就有了。晋时,武陵县属上庸郡。而竹山境内的堵河旧称武陵河,河中峡谷还叫“武陵峡”。

虽然湖南常德一带,汉代也曾经设武陵郡,但竹山武陵县的设置在秦朝就有了,时间要早得多。历史学家石泉先生考证,中国古代地名搬家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许多地名相同。如湖南常德一带的武陵郡、大庸郡,就是从湖北竹山复制过去的。

武陵区,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湖南省北部,常德市中部以北,洞庭湖以西。总面积289平方公里。[22]是位于湘西北的历史文化古城,常德市政府所在地,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由舒勤郡首府张若建在这里,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史称张若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陵区常住人口为730970人。[20] 武陵在古代是南北交通枢纽,也是贵州东部通往江苏、安徽两省的交通要道。是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有刘烨湖、常德诗墙、加比滨湖公园、常德博物馆、何复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 2017中国百强工业区。[1]2018年9月,《2018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北京发布。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价了全国968个地级市和市辖区的发展状况,并基于统计数据,定量评选出2018年全国百强区,其中武陵区排名第34位。[2]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百强工业区。[3]2019年3月,被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名录。[4]2020年取得明显成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县市,给予100万元标准奖励。[5] 2020年,武陵区地区生产总值12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1]

武陵区属于湖南省常德市。

武陵,位于湖南北部、常德中部偏北,地处洞庭湖西部,是位于湘西北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是常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秦蜀郡守张若在此筑城,迄今已有2280余年的历史,史称张若城。

武陵是古代南北的交通枢纽,又是上溯黔东,下达苏皖的运输要道,“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素有“荆楚唇齿”、“滇黔咽喉”之称,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开发西南的门户,又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城区交通便捷,319、207国道纵横贯穿全境,紧邻的桃花源机场已开通与中国主要大城市的航线,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常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黔张常高铁已开工,届时到重庆仅要2小时。城区供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邮政电信网络功能齐全,道路纵横交错,商业广场、文化娱乐、一应俱全,安居小区整齐如一。

扩展资料

武陵区历史沿革

武陵一词,源于逶迤在黔东北、鄂西南、湘西北边境的武陵山脉之名。其地土著人多为苗族、土家族,并与少数汉族错居,古称“武陵蛮”,为反苛政常聚而起事。西汉甫立,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秦置的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溆浦县)。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光武帝将武陵郡治移驻临沅县(今常德市武陵区)。武陵郡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域名,在此后五百多年中,时因时废。

至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将临沅县、汉寿县和沅南县三县合并,置武陵县;原武陵郡之名,在隋、唐、五代、北宋时期,曾改名为朗州、鼎州等。郡、州、县治所均同驻武陵县城。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武陵县更名常德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析出常德县城,置常德市,隶常德地区行署。1988年7月,常德市更名武陵区,常德县更名鼎城区,常德地区更名常德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陵区

参考资料来源:武陵区人民政府-武陵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武陵区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26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