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是什么意思

土味是什么意思,第1张

土味,网络流行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些俗气、不符合潮流、很low的、不洋气的,甚至很多还很鬼畜的东西。比如说网络上常见的社会摇和杀马特就会常常被大家形容为“土味”。

“土味”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2016年,出现的地点是在微博贴吧等等地方。最开始,“盘点中华土味系列”经常会分享一些比较土、比较low的视频后来微博上出现了“土味老爹”、“土味挖掘机”等等博主的相关分享,于是“土味”这个词慢慢地被大家知晓。虽然一些“土味”东西非常low、非常没有格调,但是大家仍然对此欲罢不能。

对土味文化的看法几乎是两级分立的,“土味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分支,与“丧文化”“萌文化”等亚文化性质相同,但目前为止,并没有专家或学者对其下过明确定义。所谓“土味”,可以理解为其发源于农村、乡镇或一些小城市,用户通过快手、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一种内容浮夸的图片、语言或视频作品。土味文化有以下特征:

强调原汁原味,并不注重逻辑与意义

具有独特的语言符号,以标出土味为特征

土味文化流行的原因有几种:

互联网技术赋权给弱势群体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大部分农村地区也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模式受到挑战,乡村边缘群体作为弱势群体,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在互联网技术赋权下成为拥有话语权的传播者。相比于摄影机等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手机上各类应用软件(App) *** 作简单,只需要一部手机,这些乡村边缘群体便可随时记录生活点滴,并将其上传至网络平台。

乡村边缘群体的展示诉求

过去,在精英文化时代,精英阶层很少将目光投注在乡村阶层,乡村群体属于边缘群体,处于被压抑的一方。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的传播机制使得乡村边缘群体也拥有了话语权,长期以来一直被压抑的乡村边缘群体在技术赋权下展示自我诉求,他们在网络上营造出一个互动性极强的场域,通过使用特殊的符号,如方言、造型、服饰、场景等,构建自己特殊的身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胆地表现自己,寻找共鸣,与其他用户共建身份认同感。

猎奇心理的追随

中国地域之广、民族之多、差异之大,使得各地的生活习惯、穿衣风格、社交礼仪、日常用语等不尽相同,这种群体之间的生活“反差”给了用户一定的新鲜感。如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群体对乡村的种种风土人情充满好奇,在这种猎奇心理驱动下,他们浏览与“土味文化”有关的视频、文字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转发、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土味文化”之风燃爆网络。例如,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建和乡村生活”用户,他通过短视频展示用大锅炸鸡块、在田间锄地、在小溪边洗菜、在茶园采茶、在院子里养鹅、在河里捉鱼、在山上挖笋等生活场景,这种乡村生活是城市群体不曾体验过的。

审丑心理主张土味文化

弗洛伊德曾经提出,人们对于丑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一种“情感矛盾”,这种心理非常复杂,甚至会产生审美快感。例如,用户在观看喊麦类或行为艺术类的土味短视频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审丑心理,他们或许会对这种浮夸的造型、夸张的表演、无意义的叫嚣嗤之以鼻,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完成了自我与视频中行为的对比,从而产生肯定自我的愉悦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土味文化”的“土味”可以起到取悦用户的作用,这也是“土味文化”盛行的原因之一。

流量明星的推崇

许多流量明星十分推崇土味情话,甚至说土味情话成为很多综艺节目的一大环节。如在综艺节目《口红王子》中,著名主持人何炅就曾经邀请男嘉宾对女嘉宾说土味情话,并询问女嘉宾哪位男嘉宾的土味情话最能打动她。作为一档颇有市场的综艺节目,加之颇有粉丝基础的男嘉宾和女嘉宾,双重流量加持使得土味情话的热度在网络上一涨再涨。流量明星的推崇,使得“土味文化”的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于土味文化的态度,尽管有很多的争议与辩论,但其基本走上了一条对抗然后收编的道路。

土味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对抗

无论是土味短视频,还是土味音乐、土味情话,本质都是一种区隔行为,是用户在用一种社会层面可以定位的表演与主流文化进行对抗。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再到电视传播,大城市中的精英阶层一直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精英文化也占据着主流地位。乡村群体被封锁在边缘地带,直到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红利惠及他们,他们才开始出现在大众的面前,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他们早期的视频作品,一部分是对城市群体生活的模仿,表达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这些短视频的灵感往往来自电视、电影、广告等宣传内容,如部分用户在短视频中用树枝、塑料袋等废弃品做成服饰装扮自己,模仿维密天使的走秀场景等。在“土味文化”的发展下,部分小镇青年更愿意通过各种土味符号来表达他们的社会身份认同,如土味短视频、土味音乐、土味舞蹈、社会化语言等,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他人的认同,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圈层”。

资本市场对土味文化的收编

资本对“土味文化”的商业收编,首先表现在土味短视频中的广告植入上。许多土味短视频的创作者在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后,商业资本就会对其抛出橄榄枝。例如,有些创作者通过在短视频中插入软广告,实现流量变现;也有一些创作者专门设置专栏出售商品,如抖音短视频平台用户“老冬快乐乡村生活”,专门设置了商品橱窗专栏,用以展示蜂蜜、红糖、福字、黄桃罐头等商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流量变现。此外,“土味文化”中的土味元素更是被商家予以充分挖掘,一系列与“土味”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在手机壳上、服饰上、抱枕上印刷土味情话,通过工业化生产大批量复制此类产品等;微信、QQ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土味表情包,深得广大用户喜爱。同时,一些土味短视频的头部意见领袖(KOL)也享受到商业收编的红利,如“giao哥”被邀请参加《中国新说唱》的海选,这作为综艺节目的一大宣传噱头,使土味短视频的头部KOL和综艺实现双赢局面。

对土味文化的深刻思考背后,“土味文化”的流行是否意味着大众审美能力的缺失?尤其是小镇青年掀起来的“审丑狂欢”,是否意味着这一代年轻人审美贫瘠,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审美缺乏?现实可能并不似想象的那么悲观。随着用户猎奇心理的满足、对低俗的“土味”内容的审美疲劳,简单粗暴、浅显浮夸的“土味文化”似乎已经失宠。

作为亚文化形态的一种,尽管“土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主流文化相对抗,但随着国家对相关内容创作管控力度加大、用户审美需求转变、主流媒体为其背书,土味文化在其自身发展中逐渐与主流文化走向融合,也即主流文化对“土味文化”的收编。而且在“土味文化”的被收编过程中,商业资本通过对“土味文化”中土味元素的拿捏,控制着“土味文化”的边界,“土味文化”中的抵抗意味逐渐被驯化。对抗主流文化的“土味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也从它所抗争的对象即主流文化那里谋得了好处。

土味文化源自于直播,这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一开始是很土很有味,之后就开始别样的美。连周董都有土味的歌词,你觉得土味文化怎么样?

土味文化是伴随网络直播视频流行起来的一种网络文化,其形式和内容包括土味视频、社会摇、喊麦等,土味文化来自于民间的各种奇葩见闻、搞笑段子、庸俗因为来自于民间,具有乡土气息被称为土味文化。看到上面的图片,一股浓浓的乡村田野气息,感觉就是那么的亲切。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就喜欢这样的土味文化。

土味文化并不是低俗,好吗?低俗的文化,会被禁止的。但是土味的文化,却可以反映当地的风俗文化,例如黄渤现身机场,收到了一把芹菜和一枝玫瑰,虽然带着口罩,但也能感受到渤哥的懵逼,就因为在节目里说自己喜欢吃家常菜,“肉丝炒个芹菜,高兴死了”,这.......粉丝们也太朴实接地气了。这就是土味文化的一个形式,根植于生活,谁家的生活不是油盐酱醋茶?俺是山东的,不吃米饭,就愿意吃馒头,大馒头!

反正俺现在是经常刷直播的,不是为了送游艇和火箭,就是为了看,觉得喜欢,就看看。最多就送个流量啥的,其他的,没有了。就想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而已,仅此而已。当然,你会说你这个素质不高。是啊,已经过不惑之年了,还想再折腾一下,估计连翅膀也折了。飞是不想了,就想老婆孩子安稳地过,就可以了。

至于是不是土味的文化,我觉得不重要,只要在看的时候开心快乐了,那就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28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