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名词解释

化学药物名词解释,第1张

化学药物的名词解释如下:

我们将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以及经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而制得的药物,统称为化学药物。

结构明确的具有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化学药物是以化合物作为其物质基础,以药效发挥的功效(生物效应)作为其应用基础的。

危险化学药品类别:

1.爆炸品。

2.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如:

(1)易燃气体(2)不燃气体(3)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以下医学整理了几条常见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①生物烷化剂:是指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者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进行亲电反应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的一类药物。

②抗代谢学说:所谓代谢拮抗就是根据相关联物质可能具有相反作用的理论, 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与基本代谢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

或干扰基本代谢物被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或使肿瘤细胞死亡。

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也称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属于化学品. 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目前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700万种,其中已做为商品上市的有10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7万多种,现在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多种.

化学药品,是指人类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化学药品是所有药品中数量、品种最多的一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是为鼓励新药创制,严格审评审批,提高药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对当前化学药品注册分类进行改革,特制定的工作方案。

2016年3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自2016年3月4日起实施。2018年9月,国家药监局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

对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类别进行调整,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共分为5个类别,具体如下:

1类: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

2类:境内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药。指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处方工艺、给药途径、适应症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3类:境内申请人仿制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该类药品应与原研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

原研药品指境内外首个获准上市,且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的药品。

4类:境内申请人仿制已在境内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该类药品应与原研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一致。

5类:境外上市的药品申请在境内上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34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