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桶指的是哪里

火药桶指的是哪里,第1张

“欧洲火药桶”指的是巴尔干半岛。这个地区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火药桶”呢?这是由于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和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造成的。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汇合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的殖民统治下,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等,经过长期斗争,到19世纪先后获得独立或自治,但仍有一部分土地尚在土耳其控制下。19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巴尔干半岛就成为欧洲列强瓜分的重点目标。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各族人民的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但此时已经成立的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积极插手,从而使巴尔干半岛地区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巴尔千人民同土耳其统治者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还有巴尔干各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就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1911-1912年,意大利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和土耳其发生了战争,结果土耳其战败,这为巴尔干各族的民族解放斗争提供了良好机会。1912年3——8月,已经独立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先后结成反土联盟。10月,同盟各国相继对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结果,土耳其战败求和。在列强的 *** 纵下,1913年5月订立了《伦敦和约》,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附近一小块地区外,其余分别割给巴尔干同盟国并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这次战争彻底推翻了土耳其对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封建统治和压迫。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但是,第一次巴尔干半岛战争后,在分配战果时,巴尔千同盟发生了严重分歧,而德奥两国为达到瓦解同盟的目的,极力挑拨离间,以致战端再起。1913年6 月29日,在德奥支持下,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发起进攻,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此后,罗、门先后加入对保战争,土耳其在俄国怂恿下也趁机参战。经过一个多月厮杀,保加利亚战败求和,双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仅是一次争夺领土的战争,交战双方的背后是德奥和英俄法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集团。战争的结果,巴尔干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促使矛盾激化,保加利亚不甘心失败,投靠德奥集团,伺机“复仇”;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希腊、罗马尼亚则站到协约国一边。这样,两大军事集团对巴尔干的争夺和巴尔干各国的矛盾更加剧烈和复杂,巴尔干地区笼罩着浓厚的战争气息,成了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桶”,只要有火星,这个火药桶就会爆炸。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果然首先在这里点燃。

火药桶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巴尔干半岛在各个时期的作用造成的。

巴尔干半岛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西面是亚德里亚海和爱琴海,东面是黑海,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交通很便利。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开q刺杀——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也正是这次大战,使得“火药桶”的称谓名扬全球。

而最近的,则是冷战结束后的前南斯拉夫内战,以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前者以残忍的种族屠杀为世人熟知。而后者,则引发南斯拉夫得最后一次解体,让这个国家称谓成为历史,而此战中美国战机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轰炸,更成为一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痛。

从民族构成来看,巴尔干地区民族众多,这里居住着土耳其人、匈牙利人、奥地利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马其顿人、波兰人、捷克人、罗马尼亚人等等,各个族群宗教信仰各异。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导致巴尔干地区各民族之间摩擦不断。

扩展资料:

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由来: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所统治。

公元4到7世纪,匈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尔干半岛

可以爆炸。

1、火药桶掉落在地上时,与桶盖和图标依次互动可以点燃炸d,爆炸之前会有10秒倒计时,从每个装了火药的格子里取出一个火药可以关闭火药桶的点燃状态;

2、火药桶用于船时会炸开与桶中火药数量相等的洞,但是有上限的。煤炭桶最多可以装30个火药,但船最多只能炸开20个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37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