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成语有哪些

东西成语有哪些,第1张

东西成语:东躲西藏、东张西望、声东击西、东奔西走、说东道西。

一、东躲西藏

【解释】: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出自】: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q刀剑戟都潎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东闪西躲、东藏西躲

二、东张西望

【解释】: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左顾右盼、东望西观、抓耳挠腮、东张西张、举目四望、东瞧西望、东睃西望、三心二意、东张西觑、东观西望

【反义词】一心一意、目不转睛、聚精会神、目不斜视

三、声东击西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自】: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蜀国的人可能会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指着南边却要攻打北边。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近义词】围魏救赵、调虎离山、避实就虚、东声西击、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反义词】围魏救赵、无的放矢

四、东奔西走

【解释】: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自】:强如在中国东奔西走,受尽腌臜的气。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到处奔波

【近义词】东奔西跑、东跑西颠、萍踪浪迹、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到处奔跑、浪迹天涯、东食西宿

【反义词】安家落户、安营扎寨、萍踪浪迹、走南闯北、深居简出、按兵不动、四海为家、浪迹天涯、足不出户、安土重迁、东食西宿

五、说东道西

【解释】: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出自】: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道西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东扯西拉、东拉西扯、说三道四、说长道短、说东谈西

东西的成语如下:

1、[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2、[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3、[东西南北人]指居处无定之人。

4、[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

5、[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6、[什伍东西]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7、[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8、[东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9、[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

10、[东支西吾]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11、[东征西怨]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12、[东征西讨]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13、[东遮西掩]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14、[东张西张]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15、[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16、[东张西觑]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17、[东怨西怒]指任意指责别人。

18、[东游西逛]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

19、[东游西荡]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20、[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21、[东扬西荡]指飘泊无定。

22、[东央西浼]指到处恳求请托。

23、[东央西告]指到处恳求。

24、[东掩西遮]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38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