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的卵是什么样子的?

福寿螺的卵是什么样子的?,第1张

福寿螺雌螺产的卵块,由数十个乃至上千个排列整齐的卵粒组成,卵粒呈圆形,直径大约2毫米,初产的卵呈粉红色至鲜红色,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很容易辨认出来。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原产地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进入我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在我国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现。

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扩展资料:

福寿螺的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阴,怕强光,白天活动较小,傍晚、凌晨和阴天活跃。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成螺、卵块可通过水流而传播扩散。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

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喜食水稻等农作物、水生蔬菜、浮萍、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福寿螺

福寿螺的卵没有毒。

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之后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目前,福寿螺已经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曾经有专家对福寿螺进行过实验,发现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6000条,未煮熟食用后,轻则发烧拉肚子,重则危及生命。福寿螺卵本身并不存在危险,但是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碰和把玩,外环境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还是很多。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注意彻底加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38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