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是什么意思?它又是由哪些因素引发的

猪周期是什么意思?它又是由哪些因素引发的,第1张

猪肉价格上涨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既有“非洲猪瘟”的原因,也有“猪周期”的影响。猪瘟的作用很好理解,瘟疫流行导致肉猪数量减少,猪肉价格自然会出现上涨。那么,“猪周期”又是什么意思?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的是“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猪肉价格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简单来说,就是猪肉价格高刺激农民积极养猪,造成猪肉供给增加、价格下跌。然而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放弃养猪,造成供给短缺、价格上涨,如此周而复始,这就是所谓的“猪周期”。

对于“猪周期”的产生,一般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生猪产量不稳定。我国的生猪生产没有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在一方面,中国用地、劳力、资金急剧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生猪发展速度减缓;而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猪肉需求急剧上升。受到比较效益低、疫病难控制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生猪的产量起伏不定。

(二)标准化规模饲养程度低。在我国,生猪产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散养户。而在价格波动中,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

(三)生猪有自己的生长周期。生猪生产具有周期较长、途中难改变的特性。散养户以当年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收益,陷入“蛛网困境”,生产计划赶不上变化,产量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

(四)信息监测预警调控滞后。由于生猪生产分散在养殖户手中,生产单位众多,政府难以进行普查,导致统计数据不够准确,难以根据猪肉销量确定合适的生猪产量。

近年中国一共经历了三次猪周期,大致上每一轮猪周期都是维持在三到四年的样子。第一轮猪周期: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猪蓝耳、猪瘟疫情蔓延,猪大量死亡或被扑杀,猪价一路上涨。这一轮周期历时46个月,行业亏损15个月,盈利31个月。

第二轮猪周期:2009年2月到2010年7月,猪瘟、蓝耳病再次爆发,2011年冬季流行性腹泻又让仔猪大量致死,于是第二轮猪周期爆发。这一轮周期共持续59个月,亏损12个月,盈利47个月。

第三轮猪周期:第三轮周期从2015年启动,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结束。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猪肉价钱高会刺激养猪户的积极性,而造成供给增添,供给增添就会导致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比力低,就会冲击养猪户积极性造成供给欠缺,供给欠缺又会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39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