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和危害?,第1张

银行会产生流动性需求的情况有:

1、客户提取存款。

2、合格贷款客户的贷款要求。

3、偿还非存款贷款。

4、营业费用及提供销售服务之税项。

5、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

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如果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期限长、期限重,流动性风险就会特别高,可能导致银行发生挤兑。因此,满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银行来说,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流动性,是指银行随时满足客户提款,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的能力。那么,银行如何满足其流动性需求呢?事实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转换资产,另一种是借款。

当流动性不足时,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产和贷款的转换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1、资产转换:即一些短期金融资产,如国债,可以快速转换为现金。

2、借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中央银行筹集资金,通常是再贴现或再贷款业务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银行间市场借入短期资金,即向其他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增量发债导致银行各类存款增加,增量法定准备金支付使超额准备金收缩和减少,是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的核心因素。

拓展资料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及重要性是指银行随时满足客户提款以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的能力。在保证这种支付能力方面,流动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的流动性第二个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不遭受损失,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快速清算流动性负债是指商业银行,以低成本获得所需资金。从股票的角度来看流动性就是你所持资产的流动性。从流动的角度来看, 流动性也是获得资金的负债能力。

我认为这个情况很难说,因为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危机基本上取决于美联储的加息行为,我们需要看美联储的加息行为什么时候结束。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美联储没有停止加息的话,这个现象不仅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缩水,同时也会导致各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更会导致一些国家出现相应的经济危机。对于美国来说,因为当地的通货膨胀相对比较严重,所以美联储需要通过加息的方式来应对通货膨胀,但这个方式也会导致全球范围内受到一定的经济影响。

全球外汇的储备已经缩水了10,000亿美元。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里,全球范围内的外汇储备已经缩水了10,000亿美元,有些国家的货币汇率已经因此而贬值了20%以上。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日元和欧元之外,几乎所有的货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这个情况也会进一步导致相关国家的外汇储备相应缩水。

这个情况可能会导致流动性危机。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美联储的加息行为本身就会导致美元回流,这个现象也会进一步导致很多国家的资产缩水。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处在资产高位的国家来说,这些国家的财富可能会因此而缩水10%以上。如果这些国家存在一定的债务规模的话,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国家出现一定的债务危机,甚至有可能会演化成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虽然全球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滑,但目前看,主要经济体都没有出现显著的经济衰退。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和德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处于历史高位,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仍处于低位,所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呈现出分化的现象。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编辑本段]【形成原因】

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商业银行作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随时持有的、用于支付需要的流动资产只占负债总额的很小部分,如果商业银行的大量债权人同时要求兑现债权,例如出现大量存款人的挤兑行为,商业银行就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 *** 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 *** 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除了应当做好流动性安排之外,还应当有效管理其他各类主要风险。从这个角度说,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编辑本段]【分类】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能迫使银行提前进入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有哪几种

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义

第一,流动性极度不足。流动性的极度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致命性的风险。但这种极端情况往往是其他风险导致的结果。例如,某大客户的违约给银行造成的重大损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和人们对该银行前途的疑虑,这足以触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或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为预防该银行可能出现违约而对其信用额度实行封冻。两种情况均可引发银行严重的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

第二,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应付短期负债的支付或未预料到的资金外流。从这个角度看,流动性是在困难条件下帮助争取时间和缓和危机冲击的“安全垫”。

第三,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而市场流动性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资金成本均产生影响。市场流动性指标包括交易量、利率水平及波动性、寻找交易对手的难易程度等。筹集资金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银行的内部特征,即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需求及其稳定性、债务发行的安排、自身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市场对该银行看法、信用评级等。在这些内部因素中,有的与银行信用等级有关,有的则与其筹资政策有关。若市场对其信用情况的看法恶化,筹资活动将会更为昂贵。若银行的筹资力度突然加大,或次数突然增多,或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那么市场看法就可能转变为负面。因此,银行筹资的能力实际上是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流动性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各个市场中均存在流动性风险,比如证券,基金,货币等等。

[债券知识]什么是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差的债券使得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从而遭受降低损失或丧失新的投资机会。针对流动性风险,应在投资前注意分析,尽量选择交易活跃的债券。同时,注意不要将全部资金都用来投资,应准备一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针对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交易活跃的债券,便于得到市场的认同,冷门的公司债券最好不要购买。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产生于银行无法应对因负债下降或资产增加而导致的流动性困难。

以上界定来自于2009年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流动性风险的分类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筹资能力的变化可能影响原有的筹融资安排,迫使商业银行被动地进行资产负债调整,造成流动性风险损失。这种情况可能迫使银行提前进入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

什么是流动性风险请通俗一点

你拿钱去投资,要用钱的时候,一下子取不出来,这就是流动性风险

什么是“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一直是存在的。流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流动性问题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流动性支付危机,这一问题对金融机构尤其重要。

所以需要流动性管理,其根本是保锭银行金融机构足够的头寸,用于日常营运。

解释什么是流动性,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即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它的流动性越强。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我们说一个银行具有流动性,一般是指该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要求。

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当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时,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不相匹配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即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存款、同业拆借、央行存款、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等,其中具有短期性质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运用于贷款、贴现、证券投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其中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资产构成中占了绝对比重,而这些贷款以盈利性较高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在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下,当市场发生突然变动,客户大量提取额度的情况下,如果其它要素不变,银行便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将其资产变现而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因为银行流动性保持是一个在时间上连续的过程,现期的资产来源和运用会影响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供给,靠短期拆借来维持流动性只能产生恶性循环。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

1、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股市的发展还很不成熟,经常大起大落,当熊市转为牛市时,大量的短期性银行存款便从居民的存款账户上转到居民的证券账户,使短期内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激增,在流动性供给不能相应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而在牛市转熊市时,银行短期存款大量增加,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这种存款很不稳定,易带来流动性风险隐患。

其次,众所周知,我国的新股发行一向一本万利,因此常常获得超额认购。许多企业和机构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在新股发行时将大量资金在企业存款账户和证券公司间来回转账,随着股市的大起大落,来回转账既造成了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又扩大了流动性负债的波动性,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

第三,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很多企业的融资方式,那些经营良好、效益突出的企业为了降低筹资成本,纷纷改制上市,从证券市场吸收资金获得发展,而这些企业很多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和贷款对象,当这些企业改变融资方式,资金需求从长期性贷款需求转向短期性的周转性贷款之后,从总体上说,银行的贷款质量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

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理财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例如,当预期利率要下降时,为了减少财富的损失,此时居民储蓄存款会相应增加,而贷款则会因为未来成本的下降而转为在未来进行,此时贷款需求减少,这时银行一般不会产生流动性风险;而当居民和企业预期利率上升时,为了减少未来融资成本,现时企业的贷款需求会突然放大;而居民的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造成银行的预期资金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银行流动性供给不足,产......

流动性风险是指什么

你好,流动性风险可以有两层:一是理财产品本身出问题,无法按时偿还本金的风险;二是该产品在封闭期间无法赎回,客户需要资金时无法变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41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