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蛮貊”怎么解释

“夷狄蛮貊”怎么解释,第1张

这两个词语泛指古代少数民族。

1、夷狄:

读音:yí dí

释义:指少数民族地区。古称东方部族为夷 ,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视为夷狄。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2、蛮貊:

读音:mán mò

释义: 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

扩展资料:

近义词:蛮夷

读音:mán yí

释义:泛指华夏民族以外、九州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出处:战国刘向等人《战国策·燕策》:“北蛮夷之鄙人。”意思是,北方边远地区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夷狄

百度百科——蛮貊

百度百科——蛮夷

虽然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

【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译文】子张问怎样才能行得通。孔子说:“只要说话忠诚信实,做事忠厚、谨慎,虽然在蛮荒落后的国家也能行得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49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