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什么时候奔赴南极?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什么时候奔赴南极?,第1张

上个月刚从北极凯旋的“雪龙”号,又将马不停蹄踏上一年一度的南极征程。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11月8日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考察队将乘坐“雪龙”号途经新西兰、罗斯海到达中山站,随后进行普利兹湾、戴维斯海和罗斯海的科考作业。在停靠新西兰进行补给后,前往阿蒙森海作业。总航程约3.6万海里,预计2018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将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开展罗斯海西岸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设的前期工作,同时开展国家南极观/监测网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调查、站区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常规地球物理调查、阿蒙森海海洋环境等调查工作。

由于我国第五个科考站建设的前期工作任务重,“雪龙”号抵达南极以后,第一站就将直奔罗斯海新建站的选址地。我国南极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将首次大规模承担中山站人员进出南极的运输任务,同时继续开展南极内陆飞行和航空遥感项目调查。

目前正在执行环球大洋考察的“向阳红01”号,也将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和“雪龙”号分工合作,在南极的不同海域开展业务化调查工作。

作者:看片都想哭

封面: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摘要

动画《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完结,官网也在最后请到了之前采访过的5位南极经验者,让他们最后一次与我们分享南极的魅力和回忆。

随着《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动画完结,这个专栏也将落下句号。官网请到了之前采访过的5 位南极经验者,最后一次与我们分享南极的魅力和回忆。

岳本宏太郎

日本防卫省海上幕僚监部防卫部运用支援科南极观测支援班班长、二等海佐。

昭和基地所在的东翁古尔岛,即使在南极也是特别冰势险恶的地区,日本南极科考队成立之初,人们甚至认为人类无法抵达那里。然而正是因为前辈们面对这种艰难条件也绝对不肯放弃,才有了如今的昭和基地。

和排除万难的初代南极科考船宗谷号相比,现在的白濑号二代不论是破冰能力还是安全性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飞跃。可是即使如此,南极航海还是远比一般的航海更加艰险。

在皑皑冰海,艰难险阻接踵而至,甚至有些情况,其他船只都根本不可能前进,只有白濑号这样全世界屈指可数的破冰船才能闯过难关。只要有这艘船在,无论目的地有多么险恶,也可以安全送达人和货物。而且,走的还是从来没有人涉足过的全新路线。

这种时候,作为一名船员,我会产生纯粹的兴奋感。同时,我也会感受到曾经挑战这片海域的众多前辈的不屈精神,感慨万千。

本吉洋一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教授、宣传部长,第58次日本南极科考队队长

我已经作为科考队员造访了十多次南极。如果问我为什么这么不辞辛苦,一言以蔽之,是为了地质研究。不在南极进行田野调查,我的研究就无法成立。

所以,一进昭和基地,我就要坐着直升机东奔西走,近两个月不回基地也是常事。在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我发现在南极采集到的宝石成分和印度、斯里兰卡的宝石完全相同,这为南极大陆在2 亿年前与印度次大陆相连的假说提供了佐证,也有助于验证冈瓦纳古陆的存在。

这只是研究成果的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和这一样在南极进行的考察,是想要通过解开地球历史之谜,预测未来的变动。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在严寒的恶劣环境下生活、观测,是因为有只有在南极才能做的研究。

小滨广美

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宣传部副部长,第52次日本南极科考队行政、通信负责人

我负责的是行政工作,在南极的体验就是为了服务队员和与船员协调而忙得团团转。不论是在白濑号上还是在昭和基地里,印象里一直都是慌慌张张的。

在这种匆忙之中,只有一次,我得以陪同去远离昭和基地的南极内陆的观测。那唯一的一次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基地是生活的地方,会有种种声音。但是内陆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不论是生物还是人造物,都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当乘坐的直升机起飞,我发现“没有出声!”时,可能是大脑太受惊吓,感觉像是耳朵被堵上了一样。虽然很难用语言表达,但那种感觉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非常不可思议。

之后,我们在无冰区步行了将近5个小时,那种神奇的感觉一直都在。我们那组是4个人,除我之外的3位都是男性。可能是他们走得太快,等我回过神来,已经看不见他们的人影了。就算我竖起双耳,能听到的也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就像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一样,让我忽然紧张了起来。

结果,那3个人正藏在岩石后面,看着惶恐不安的我哈哈大笑呢。

竖谷博

居酒屋“”店主

南极料理人和学者、机师不一样,必然会和所有队员都产生交集。也是因为这一层缘故,我在南极越呆就越变得像队员们的母亲一样(笑)。

在南极的生活,既见不到亲爱的家人,也找不到消闲的地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积累压力。这种时候,比如说我在他们喝酒的时候听他们说说话,或者是跟他们搭讪说“我有点担心你”,他们就会觉得“真的吗?原来还有人关心我”(笑)。

当然,比较严肃的问题和困难只能交给队长这种最高领导人。但是如果只是日常的压力和抱怨之类,如果自己听人家吐吐苦水就能多少缓解问题,那我愿意效劳。

但是反过来,有时候,也要教训一下那些任性的一面比较显眼的人:“你给我差不多一点。”虽然平时是笑眯眯的母亲,但有时候也要变成严格的父亲。很神奇,只要在南极做饭,自然而然就会扮演起这样的角色。回头看来,我想,科考队真的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小林正喜

第57次、第59次南极科考队机械负责人。

我去过两次南极,当留下越冬队的人、坐着直升机离开基地时,都会流下泪水。特别是第一次的时候,想到要把他们抛在这么严酷的环境里,只有夏队回国,我觉得这真是太残忍了,为之嚎啕大哭。

不过后来我得知,其实越冬队想的是“终于能进入越冬生活了”,反倒心里高兴得不得了,我的心情非常复杂(笑)。

但是,从空中俯瞰基地,那些设施是那么地渺小,看起来一点都不可靠,就像是趴在这种原本绝对不可能住人的冰天雪地里,强忍着风雪侵袭一样。就算说是为了科研,在我看来,也只是酷刑。

能在这种地方和那么棒的伙伴们一起工作,是我一生不会忘记的回忆。特别是我也不是什么学霸大拿,原本只不过是个修理工罢了(笑),当然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去南极。但是当我因为意外的缘分,得知自己“或许能去南极”的时候,我当场就回答“我想去!”,都没和妻子商量一声(笑)。

对我来说,南极既不是旅行,也不是冒险,而是地球上最遥远的工作地点。在那种严苛的环境下,能用自己的工作,为科学研究多少起到些帮助作用,那就是我最高兴的事了。

中国南极科考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包括首次在格罗夫山地区获得连续两年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首次在该地区梅森峰找到高压麻粒岩样品,并探知深度达1500米的山前冰下盆地地形。

格罗夫山地区位于东南极内陆,距离中山站600多公里,区内分布着64座冰原岛峰及大量岩石露头。在95%以上面积都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该地区是探索其深部结构的天然实验室。

此外,科考队还在往年考察基础上,利用冰雷达技术探测到1500米深处的山前盆地地形,为寻找格罗夫山可能存在的古沉积盆地并对之钻探取样奠定基础,这将为研究南极内陆冰盖进退和气候演化的历史提供依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57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