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9000常用共面阻抗模型的解释

SI9000常用共面阻抗模型的解释,第1张

SI9000常用共面阻抗模型的解释 所谓的“共面”,即阻抗线和参考层在同一平面,即阻抗线被VCC/GND所包围, 周围的VCC/GND即为参考层。


相较于单端和差分阻抗模型,共面阻抗模型多了一个参数D1,即阻抗线和参 考层VCC/GND之间的间距。


在Palor Si9000中,下面红色标注的工具栏图标为coplanar模型组: 针对共面模型,下面只选几种典型模型来进行说明,更详细全面的内容 请参考同组笔记本下的"常见的阻抗模型---整理版"。


  另外注意,此组模型都是wavegide模式。


  1.  Surface coplanar waveguide 1B
适用范围:

外层蚀刻后单线共面阻抗,阻抗线被VCC/GND所包围, 周围的VCC/GND即为参考层,而次外层(innerlay 2) 为线路层,而非VCC/GND参考层。


参数说明:
H1:外层到次外层之间的介质厚度 W2:阻抗线上线宽 W1:阻抗线下线宽 D1:阻抗线和同面参考VCC/GND之间的间距 T1: 阻抗线铜厚=基板铜厚+电镀铜厚 Er1:介质层介电常数  

2.Coated coplanar waveguide  1B

适用范围:
阻焊后单线共面阻抗,阻抗线被VCC/GND所包围, 周围的VCC/GND即为参考层,而次外层(innerlay 2) 为线路层,而非VCC/GND参考层。


参数说明:
H1:外层到次外层之间的介质厚度 W2:阻抗线上线宽 W1:阻抗线下线宽 D1:阻抗线和同面参考VCC/GND之间的间距 T1: 阻抗线铜厚=基板铜厚+电镀铜厚 Er1:介质层介电常数 CEr1:阻焊介电常数 C1:基材阻焊厚度 C2:线面阻焊厚度(后加工)
3.Surface coplanar waveguide with ground 1B 适用范围:
外层蚀刻后单线共面阻抗,参考层为同一层面的VCC/GND 和次外层VCC/GND。


参数说明:
H1:外层到次外层VCC/GND之间的介质厚度 W2:阻抗线上线宽 W1:阻抗线下线宽 D1:阻抗线和同面参考VCC/GND之间的间距 T1: 阻抗线铜厚=基板铜厚+电镀铜厚 Er1:介质层介电常数  
4.Edge-coupled Offset stripline 1B1A  适用范围:         内层单线共面阻抗,阻抗线被VCC/GND所包围,
周围的VCC/GND即为参考层,而次外层(innerlay 2) 为线路层,而非VCC/GND参考层。


参数说明:
H1:阻抗线路层到下一层之间的介质厚度 H2:阻抗线路层到上一层之间的介质厚度 W2:阻抗线上线宽 W1:阻抗线下线宽 D1:阻抗线和同面参考VCC/GND之间的间距 T1: 阻抗线铜厚=基板铜厚 Er1:H1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Er2:H2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5.Embedded coplanar waveguide with ground 1B1A

适用范围:         内层单线共面阻抗,参考层为同一层面的VCC/GND         和次外层VCC/GND。


参数说明:

H1:阻抗线路层到临近VCC/GND之间的介质厚度 H2:阻抗线路层到上一层之间的介质厚度 W2:阻抗线上线宽 W1:阻抗线下线宽 D1:阻抗线和同面参考VCC/GND之间的间距 T1: 阻抗线铜厚=基板铜厚 Er1:H1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Er2:H2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6. Offset coplanar waveguide 1B1A

适用范围:         内层单线共面阻抗,参考层为同一层面的VCC/GND         和及与其临近的两个VCC/GND层。


参数说明:

H1:阻抗线路层到临近VCC/GND之间的介质厚度 H2:阻抗线路层到较远VCC/GND之间的介质厚度 W2:阻抗线上线宽 W1:阻抗线下线宽 D1:阻抗线和同面参考VCC/GND之间的间距 T1: 阻抗线铜厚=基板铜厚 Er1:H1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Er2:H2对应介质层介电常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6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2
下一篇 2022-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