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是有什么典故?

我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是有什么典故?,第1张

出自唐代房玄龄等人所著《晋书·列传三十九》。

原文记载:

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字伯仁)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顗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顗。

顗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

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译文:

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

周顗见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顗喜欢喝酒,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顗,周顗没搭理他。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

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他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

文中相关人物简介:

周顗,字伯仁,汝南郡安成县人。晋朝大臣、名士。

周顗少有声誉,神采飞扬。弱冠之年担任秘书郎,袭封成武县侯,担任镇军(司马毗)长史、吏部郎中。

永嘉之乱后,跟随安东将军司马睿出镇建业,担任军谘祭酒,迁宁远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历任太子少傅、吏部尚书,累迁左仆射。身负雅望盛名,清正廉洁。时常酒醉,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

永昌元年,王敦之乱时,惨遭杀害,终年五十四岁,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为康。相关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我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呀,君子之间也有着他们的深厚友谊。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人生遇一知己真是难得。“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意思是我没有杀周伯仁,周伯仁却因为我死了。这是出自哪个典故?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晋纪。讲述的是周伯仁和王导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晋朝,晋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导,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他还有一个堂兄叫王敦,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们两兄弟辅佐晋元帝夺得了皇位,手握重权。晋元帝坐稳江山后,非常忌惮他们,开始对兄弟两人实行削权。王敦性格刚烈,受不了这种委屈,于是就开始起兵造反。而王导并没有谋反之心,怕堂兄的事迹殃及到他,于是就请自己的好朋友周伯仁在晋元帝面前替他说清。

周伯仁表面不理王导,王导因此对周伯仁怀恨在心。但是周伯仁到了晋元帝面前,却一直为自己的好朋友王导。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让晋元帝不追究王导的责任。没想到,王导的堂兄真的造反成功了。王敦与朝臣们议论是否要留下周伯仁,王导一言不发。王敦觉得既然周伯仁不能为他所用,就见他处死吧。后来,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的时候,发现周伯仁一直在晋元帝面前替自己说好话,当场痛哭流涕。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我不杀周伯仁,周伯仁却因为我死了,两人如今阴阳相隔,我辜负了这位好朋友呀。言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导的悔恨,没能够出手就周伯仁的悲痛。两位好朋友,因为误解就桥归桥、路归路,实在是令人惋惜呀。

一则典故“我不杀伯仁”起于权势之争,一朝误会,后悔终生。这句古言几乎家喻户晓,却未有很多人了解它的背景和内涵,也不懂说出这句话的人有多么的后悔。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出处。“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后一句为“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实为痛心悔恨至极,而事情却无回转余地,实在让人感叹万分。句中的“吾”为东晋王家贵族中的王导,而“伯仁”为并不出名的周顗,两人曾为挚友或是说旗鼓相当的对手。

随后,周顗去投奔了豫章的王敦,被收留。不久,元帝召他回建康,重新启用他,再次任命他为军谘祭酒。周顗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遭到了d劾。加上门生伤人牵连到了他,被免去了官职。318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让他担任太子少傅,兼任吏部尚书。周顗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便上书推辞。可朝廷觉得他能担此大任,让他不要谦虚和推辞了,他才答应。

魏晋人好酒,有的是真的爱喝,比如“酒圣”刘伶,是除非醉死,只要醉不死,就要往死里喝;有的却是被当时的政治形势所逼,比如阮籍,他比周伯仁更厉害,有一次喝醉,居然整整醉了六十天。而周伯仁醉酒的原因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吧,毕竟东晋王朝刚刚建立,像他这样正直的人是很容易夹在政治权势斗争中左右为难的。

周伯仁这种追求魏晋名士风骨的人物,是不屑于在王导和王敦跟前表现出任何的奴才相,也不会在王导跟前表现出那种救你一命,你得感恩戴德的嘴脸。周伯仁要的只是风骨。王导默认了王敦处死周伯仁的决定,同时这个决定也成全了周伯仁最大的风骨。这就是伯仁,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至于王导吗?比起王谢并称的谢安来,那真是天上地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655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4
下一篇 2023-02-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