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的种群和群落的概念是什么?

生物中的种群和群落的概念是什么?,第1张

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扩展资料:

1、 种群特征描述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与“密度”不同,前者是个体的“数目”,后者是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指在一特定时间内,一种群新诞生个体占种群现存个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则是在一特定时间内,一种群死亡个体数占现存个体总数的比例。

迁入率与迁出率 许多生物种群存在着迁入、迁出的现象,大量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会对种群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一个确定的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种群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分别成为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比,自然界中,不同种群的正常性别比例有很大差异,性别比例对种群数量有一定影响。

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幼年个体(生殖前期)、成年个体(生殖时期)、老年个体(生殖后期)的个体数目,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空间格局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群落分类

热带雨林 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层次多,最复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 5 ~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

常绿阔叶林 分布在温暖多湿的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森林,大致分布在南、北纬度22°~34°(40°)之间。

针叶林 分布:寒温带及中、低纬度亚高山地区植物:冷杉,云杉,红松

荒漠 分布: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特点: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50mm,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晴天,日照时间长。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

冻原 分布: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边缘地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山地与高原。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凉短暂,最暖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4℃。年降水200~300mm。

热带草原 分布:干旱地区。特点:年降水量少,群落结构简单,受降雨影响大;不同季节或年份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景观差异大。

沼泽 分布于低洼地和排水不良地段,可分为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种群

百度百科-群落

种群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群。

种群一词与物种概念密切相关。根据生物学种的定义,同一物种的个体不仅因其同源共祖而表现出性状上的相似(包括形态、大分子结构及行为等各个方面),而且它们之间能相互交配并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个体。但不同种之间则由于形态、生理或行为上的差异而不能交配繁育,这称为生殖隔离。与此相应,广义的种群即是指一切可能交配并繁育的同种个体的集群(该物种的全部个体)。

种群是生态学所研究的最小的生态单位。种群指的是分布在同一生态环境中,能自由交配、繁殖的一群同种个体。在生物组织层次结构中,种群代表由个体水平进入群体水平的第一个层次。因为有性生殖过程是一个基因重组过程,重组产生新的变异,可供自然选择,所以相互交配繁育的种群便构成了一个进化的单位,它可能成为分化新物种的起点。有的生物还环绕着繁育关系组成一定的社群结构。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个体共享同一资源,因而在对待资源的关系上又表现出种内竞争或合作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67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5
下一篇 2023-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