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分哪几种

人参分哪几种,第1张

(1)按野生和栽培来分可分为两大类:

①通常把野生者称为“山参”或“野山参”,生长几十年的野山参如图1。

②将人工栽培的人参称为“园参”。四年生以上发育成熟的园参如图2。

(2)园参再按地区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来分,可分为“普通参”、“边条参”和“石柱参”三大类:

①普通参 采用一倒制(移栽一次),育苗2年或3年,移栽后生长4年或3年,六年生收获作货。多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且水分充足,气候较冷凉的条件下培植出来。产品主要特征为:根茎粗短,主体短大,须根多,且呈刷把状。

图1 野山参

图2 人参形态图1.植株 2.根②边条参 采用二倒制(移栽两次),参苗移栽时整形下须,7~9年才收获,多在气候较温暖的山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中下,透水、透气性好的条件下培植出来。产品主要特征为:主体长,根茎长,有体有腿,如人形美观。

③石柱参 采用籽趴(播种后不移栽,直至收获)或苗趴(播种育苗,用苗移栽后不再移动,直至收获),多在砂性较大的山地土壤中培育而成,产品主要特征为,根茎细长,主体短小,两条支根,须根少。

(3)按根形来分,可分为大马牙、二马牙和长脖三类,这三类也称三个农家品种,由于每一类都不纯,所以有人称为农家类型,究竟称类型好,还是称农家品种好,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在各个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优化是可以形成品种的。现将三大农家品种(类型)的特点简述如下:

①大马牙 根茎粗短,芽孢大,根主体短而粗,侧根多且集中生长于主体尾部呈刷锅的刷把状,植株高大。总体来说,生长快,产量高。

②长脖 根茎细长,参根细小,生长很慢,植株小,其中根体短小的称灵体,根体粗长的称顺笨体,参体粗短的称笨体。

③二马牙 根茎长短、参根大小、生长快慢等均间于大马牙与长脖之间,它生长较快,产量也较高,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根主体长,支根少,在边条参区经整形移栽后,脖子(根茎)较长,身长具两条粗长腿,体形美观,称边条参,商品很受欢迎。有的二马牙,由于体长腿粗,单株重量甚至超过大马牙。

园参除以上三个农家类型外,尚有圆膀圆芦和竹节芦。

圆膀圆芦的大小间于二马牙与长脖之间,主根根茎细长(但比长脖要粗),体形优美,主根上端与根茎均呈圆形。

竹节芦主根最短,也较细,肩稍尖,但根茎细长,节间明显,近似于竹子的地下根茎。

由于圆膀圆芦和竹节芦的数量极少,分散于少数地区,没有形成农家类型,更没有专门的产区。

(1)野山参又称真山参或纯山参。由种子自然落地或被鸟兽吞食后排出体外,在山林中自然发芽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既不移动,又不经任何管理,长期自然生长而成。(2)移山参又称山趴、移山趴。是专指那些被人发现过的野生人参,后经采挖或移动,又被栽到原处或别处,任其自然生长,经数年或数十年采挖出来的山参。(3)育山参又称籽海、籽货。是人为地把园参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的林下,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棚、不打药、不施肥,在林下自然生长20~30年或更长时间采挖,由于与野山参生长的环境相同又无人为干扰,根形与野山参完全相同。(4)艼变山参又称山参艼变、烂头山参。纯山参在遭到动物践踏、鼠咬、火烧或病虫伤害后,致使主根被毁或烂掉,艼帽继续生长发育代替主根,艼变山参一般总带有或多或少的老根(主体残痕)。艼变山参实际上为纯山参,因此有人主张归入第一类。(5)充山参又叫类山参,是指那些经历前后2期不同的生长环境的人参,而且必须是前期为人工栽培的,后期是自然生长的(姑且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栽培变野生)。它们的种子都是来自栽培的园参,而且多为长脖类型,让它们在栽培条件下生长2~6年后,再移植到与山参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生长许多年。移植后不动,浇水、除草、施肥等都不进行,使其生长缓慢,10~20年后才出货。

这类参种类很多,包括“小栽子上山”(园参苗上山)、“老栽子上山”(做货园参上山)、“大池底子”(撂荒棒槌)和“小池底子”(老参地落籽)等。

此外,对于采用特殊栽培技术生产的硬底参,包括辽宁省宽甸的“石柱子参”等,都是选用长脖型的栽培品种,种植在特定的硬底土壤的环境下,十多年才出货,它们的栽培环境特殊,毕竟是人为的栽培环境,只能归入特殊的内在质量较高的园参品种。

参的品种有3中,人参根据是否裁培可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园参;人参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红参、边条红参、白糖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等。

野山参又名山参,是山野林海中自然生长的人参,其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移山参指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生长的人参,其主根下部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至中部,须根的珍珠点却较少。园参即人工种植而成,以身长、支大、芦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67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5
下一篇 2023-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