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三要素

电磁兼容三要素,第1张

电磁兼容的三要素分别是:

1、电磁骚扰源。

2、耦合途径。

3、敏感设备

在遇到电磁兼容问题时,要从这三个因素入手,消除其中某一个因素,就能解决电磁兼容问题。

电磁兼容介绍: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电磁兼容(EMC)的主要研究对象:

1、各种人为噪声,如输电线电晕噪声、汽车噪声、接触器自身噪声及导体开台时放电引起的噪声、电气机车噪声、城市噪声等。

2、共用走廊内各种公用事业设备(输电线、通信、铁路、公路、石油金属管线等)相互间的影响。

3、超高层建筑、输电线、铁塔等大型建筑物引起的反射问题。

4、电磁环境对人类及各种生物的作用。其中包括强电线等工频场,中、短波及微波电磁辐射的影响。

5、核电磁脉冲的影响。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能大面积破坏地面上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及报系统。

6、探谱(TEMPEST)技术。其实质内容是针对信息设备的电磁辐射与信息泄漏问题,从信息接收和防护两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扩展资料:

电磁兼容性设计(EMC)的基本原理:

一、接地是电子设备的一个很重要问题。接地目的有三个:

1、接地使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所有单元电路都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地干作。

2、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机壳接地可以使得由于静电感应而积累在机壳上的大量电荷通过大地泄放,否则这些电荷形成的高压可能引起设备内部的火花放电而造成干扰。

3、保证安全工作。当发生直接雷电的电磁感应时,可避免电子设备的毁坏;当工频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因绝缘不良或其它原因直接与机壳相通时,可避免 *** 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发生。

二、屏面

1、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

2、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

3、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反射能量和抵消能量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

参考资料:emc(电磁兼容性)_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74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7
下一篇 2023-0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