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国子监和弘文馆有什么区别?

请问国子监和弘文馆有什么区别?,第1张

一、修建年代不同

1、国子监修建年代: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2、弘文馆修建年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

二、创办特点不同

1、国子监特点: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古代唯一保存完好的最高学府遗址,中国古代唯一的中央公立大学建筑。

2、弘文馆特点: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当王朝有制度演变和礼节时。创办学校书郎,管理学校图书,出版是非。图书馆有一位馆长,负责图书馆的事务。数十名学生是从王室和北京高级官员中挑选出来的。

扩展资料: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超过27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国子监大门名集贤门,门内东西两侧有井亭。这两道大门叫太学门,左边是钟楼,右边是鼓楼。在大门的北走廊有一个上釉的拱门。牌坊左右两侧有黄琉璃瓦双檐碑亭,北面为主体建筑碧雍。

主楼两侧有“两厅六堂”和御碑亭,形成了传统的对称格局。前院东侧有敬持门与孔庙相通,构成“左庙右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子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弘文馆

唐太宗曾于627年在门下省置弘文馆,聚《经》、《史》、《子》、《集》4部书共20余万卷,精选天下著名儒者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等人以本官兼学士,以褚遂良为馆主。馆中不仅讲论文义,商议政事,还传授书法,教授经业。

639年,唐太宗在东宫设立了崇贤馆,也就是后来改名的崇文馆。自此,在13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唐太宗等人的倡导和支持下,基本上形成了唐代以“六学二馆”为代表的官学体系。

弘文馆学士为长官,负责校正图书、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及礼仪。收学生38名,都是皇亲国戚、一品官、宰相和功臣的子弟,入学年龄为14-19岁。凡学生教授、考试,如国子监。

崇文馆本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唐代在此设“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崇文馆又是唐代的贵族学校。唐制规定:“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常识教育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77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8
下一篇 2023-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