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层电子构型是什么?

外层电子构型是什么?,第1张

外层电子构型是价电子的电子亚层排布,如 O:2s2 2p4;Fe:3d6 4s2。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而过渡元素的价电子可能是次外层,甚至倒数第三层。外层电子构型和外围电子构型是一个意思。

按照量子力学的轨道近似法,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的每一个电子被认为各处于某自旋和轨道的状态。体系中全体电子所处的自旋和轨道的总体,构成了整个体系的电子构型。

扩展资料

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能量是由他所处的轨道高度(能级)以及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来代表;(量子数是量子力学中表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一组整数或半整数。因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量子数是量子化的,所以量子数的取值也不是连续的,而只能取一组整数或半整数;

量子数包括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s四种,前三种是在数学解析薛定谔方程过程中引出的,而最后一种则是为了表述电子的自旋运动提出的。n是整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构型

原子形成离子时,所失去或者得到的电子数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一般是原子得或失电子之后,使离子的电子层达到较稳定的结构,就是使亚层充满的电子构型。越少的电子越容易失去,因此判断离子构型时首先判断其最外圈电子数量。低价离子一般是元素的原子序数比较小的离子。

简单的离子电子构型有以下几种:

1、2电子构型:最外层电子构型为1s^2,如Li⁺等。

2、8电子构型:最外层电子构型为ns^2np^6,(n是指电子层数)如Na⁺、Ca²⁺等。

3、18电子构型:最外层电子构型为ns^2np^6nd^10,如Ag⁺、Zn²⁺等。

扩展资料:

当原子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4时,如碳族,既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又易得到电子,所以与别的原子以共价键化合。

当原子电子层最外层电子为8时,如稀有气体,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几乎不与别的元素化合。

由于能级交错的原因,End>E(n+1)s。当ns和np充满时(共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多余电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电子层,填入(n+1)s轨道中,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超过8个。

元素周期系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分层数划分周期,再按外电子层亚层充填类型、电子数和能级划分元素族。元素的最外电子层的充填类型具有周期性重复变化,这导致了元素基本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和在自然结合状态中成族成组共生的规律。因此原子的外 (和最外)电子层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根据原子外电子层的电子数量、排布,以及所在能级 (次量子数)可以在展开式周期表上划分出以下几种类型,称为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

最外电子层为 s 亚层充填型 包括第Ⅰ、Ⅱ主族和H、He,位于周期表左侧,为s区。

最外电子层为p 亚层充填型 包括第Ⅲ、Ⅳ、Ⅴ、Ⅵ、Ⅶ和0 的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半部,称为p区。

次外电子层为d 亚层充填型 包括第Ⅰ~Ⅶ副族和第Ⅷ族元素,位于展开式周期表的中部,称为d区。其中第Ⅰ、Ⅱ副族元素应属ds亚层充填型。

f 亚层充填型 (自外数第三层充填) 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六、七周期中部,称f区,见图2-3。

原子的外层和次外层电子是元素间化学反应最活跃的粒子。通常主族元素 (s亚层和p 亚层充填型)只有最外层电子参加化学反应过渡族元素 (d亚层充填型)除了最外层电子外,次外层的部分或全部d电子可参与化学反应而镧系和锕系元素则外数第三层f电子也有一部分可以参加化学反应。由原子的外电子层结构决定的元素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它们制约着元素在自然界中相互结合及迁移和分布的多种行为。

图2-3 中性元素电子亚层的能级和电子构型

(据Yuan-Hui Li,2000)

三角标示与给定构型不一致的构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85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下一篇 2023-03-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