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意思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意思,第1张

意思是: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会丰富,主观武断,不虚心向人求教,就办不成大事。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

扩展资料:

《仲虺之诰》为《尚书·商书》名篇,解决了商汤最顶心的问题——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合理的制度(大禹长久的事业)、来源于上天的意旨(天命)、来源于人民的支持(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而不是交接的手续。这也是我们认定商汤的造反是种革命的重要理由。

不少方国都起了反抗夏桀之心,其中以商汤的势力最大。时势造英雄,仲虺果断投奔了商汤,被知人善任的商汤拜为左相,和右相伊尹一起成为辅佐商汤灭夏的左膀右臂,先后灭掉韦国、顾国、昆吾国,在鸣条一战中歼灭了夏桀的主力,放逐夏桀于南巢,三千诸侯共拜商汤为天子。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谚语,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好问:勤学多问,诚心向人请教问题。

自用:自以为是,不虚心向人求教。

《尚书·仲虺之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相关词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

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意思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

扩展资料

《尚书·仲虺之诰》从三方面阐述商汤革命的合理性:

一、讨伐夏桀是按照老天爷的意思干的,是为了拯救老百姓。

二、称赞商汤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与夏桀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所谓的“应乎人”。

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大禹王创立的合理制度,而夏桀恰恰是破坏了他的祖上的制度。仲虺巧妙的“对事不对人”,给革命找到了第三个合理的理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907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5
下一篇 2023-03-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