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语法

html5语法,第1张

基本沿用了html基础语法。但更简洁更人性化,主要有以下5点:

<!doctype html>

   字符集设置

<meta charset="utf-8">

   不允许写的结束符的标签: area、basebr、col、command、embed、hr、img、input、keygen、link、meta、param、source、track、wbr

  可以省略结束符的标签: li、dt、dd、p、rt、optgroup、option、colgroup、thread、tbody、tr、td、th

  新增结构化标签 :

        从<div>...<div/>派生而出

    (1)header标签 :顾名思义,header标签用于将 HTML 页面的一部分标记为页眉。

    (2)section标签 :section标签用于标识页面上的重要内容部分。该标签有点类似于将一本书分成几个章节。

   (3)article标签 :article标签标识了 Web 页面中的主要内容。以博客为例,每篇帖子都构成一个重要内容。

    (4)aside标签 :aside标签表示标签中包含的内容与页面主要内容相关,但不是该页面的一部分。这有点类似于使用括弧对正文进行注释(就像这样)。括弧中的内容提供关于该元素的一些附加信息。

    (5)footer标签 :footer标签将所包含的元素内容标记为文档的页脚。

  ( 6)nav标签 :nav标签中包含的内容主要用于导航。

示例:

新增媒体标签:

video

audio

embed

<input type="checkbox" checked/>

写明表示true;否则false

不区分大小写,与xhtml不同

单双引号皆可,有空格时不行。

HTML5是HTML标准的下一个版本。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开始HTML5来构建网站。如果你同时使用HTML4和HTML5的话 ,你会发现用HTML5从头构建,比从HTML4迁移到HTML5要方便很多。虽然HTML5没有完全颠覆HTML4,它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 也有一些关键的不同。本文就列出了它们之间10个关键的不同之处。

1. HTML5 标准还在制定中

首先要注意的是,HTML5虽然现在很火,但是HTML5标准还在制定中,标准仍在改变。HTML4已经10多年了,不会有任何改变了。

2. 简化的语法

HTML5简化了很多细微的语法,例如doctype的声明,你只需要写就行了。HTML5与HTML5,XHTML1兼容,但是与SGML不兼容。

3.

Flash给很多Web开发者带来了麻烦,要在网页上播放Flash需要一堆代码和插件。

4. 新增 和 标签

HTML5设计的一个原则是更好的体现网站的语义性,所以增加了和这样的标签,用来明确表示网页的结构。

5. 新增 和 标签

与, 类似,和也有利于清晰化网页的结构,更有利于SEO。

6. 新增 和 标签

可以被用于创建传统的菜单,也可以用于工具栏和上下文菜单。标签使得网页文字和图片的排版更专业。

7. 新增

这两个标签可能是HTML5里面最有用的两个标签了。顾名思义,这两个标签是用来播放音频和视频的。

8. 全新的表单

HTML5对 和 标签进行了大量修改,添加了很多新的属性,也修改了很多属性。

9. 删除 和 标签

这个改进我还无法理解。我不认为删除这两个标签对代码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官方的解释是应该用CSS来替代这两个标签。但我还是觉得对于简单的文本,这两个标签还是很方便的。

10. 删除 , , 标签

我已经记不得上次是什么时候使用这些标签了。

前端的基础无外乎HTML、CSS、js三类,HTML控制内容、CSS控制表现、js控制动效。由于题主的要求中还有`迅速`这个要求,所以基础学习的时间分配可以有侧重:

1. HTML、HTML5标签过一遍:大概2天。不要求对每个标签的每个属性都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标签就足矣,死记硬背也没什么意义,后面用的多了自然就熟了。

2. CSS、CSS3:也还是整体先过一遍:大概3天。重点关注选择器语法、选择器优先级计算,要写出高效简洁的CSS,其实也就是看选择器写得好不好而已。

3. 了解常见布局:大概2天。熟悉一下常见的2列3列自适应布局方案,各种居中,各种行列的实现方式有哪些,响应式布局的实现方式等。

4. 模仿几个PC、移动端网页:7天。学编程主要是靠练习,前面学的都是比较零散的细节,这时候可以找一个比较简洁的网站去模仿它的静态页面。这个时候的重点不是某个CSS属性的用法,而是要看一下一个网站的HTML结构是怎样的, CSS样式是怎么组织起来的,HTML与CSS是怎么结合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99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