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olog实现事务原子性,redolog实现事务的持久性

undolog实现事务原子性,redolog实现事务的持久性,第1张

undolog可以实现事务的原子性,还可以用来实现MVCC。其原理是,(开启事务后)在 *** 作任何数据前,先将原数据备份到undolog,然后对数据进行修改,如果此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执行了rollback语句,可利用undolog中备份的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进行+2的事务 *** 作。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B=2到undo log.

E.修改B=4.

F.将undo log写到磁盘

G.将数据写到磁盘。

H.事务提交

对于数据的 *** 作,都是先读到内存中,然后在内存中修改,最后将数据写到磁盘。

之所以能保证原子性,是因为:

A. 更新数据前记录Undo log。

B. 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将数据在事务提交前写到磁盘。只要事务成功提交,数据必然已经持久化。

C. Undo log必须先于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如果在G,H之间系统崩溃,undo log是完整的,可以用来回滚事务。

D. 如果在A-F之间系统崩溃,因为数据没有持久化到磁盘。所以磁盘上的数据还是保持在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缺点:每个事务提交前将数据和Undo Log写入磁盘,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磁盘IO,因此性能很低。

所以,为了提升性能,可以在写数据到磁盘前,先写redolog,这就是wal预写日志机制,这样先写redolog日志,数据只需先写到内存,因为redolog是顺序写,而数据落盘则是随机写,要慢得多。 这样,当系统崩溃时,虽然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有redolog撑着,数据也不会丢。(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参数设置为2时,那么redolog每次不需落盘,而是写到os cache中(一定时间后再flush到磁盘),这样性能又大大提升,只要 *** 作系统不宕,即便mysql宕了,数据也不会丢)

Undo + Redo事务的简化过程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A=3到redo log.

E.记录B=2到undo log.

F.修改B=4.

G.记录B=4到redo log.

H.将redo log写入磁盘。

I.事务提交

通过undo保证事务的原子性,redo保证持久性。

但是!!!基于以上的过程,mysql一个事务 *** 作依旧十分繁琐,这也就是其在并发场景下需借助于nosql来提升性能

redolog和undolog属于innodb,而在mysql的server层还有一个binlog,其作用是误 *** 作后需要靠它来恢复数据以及主从复制, mysql在update一行数据的时候:

1.执行器先找引擎取id=n这一行,id是主键,引擎直接用树搜索到这一行

2.执行器拿到引擎给的行数据,把这个值加1,得到新的一行数据,再调用引擎接口写入这行新数据

3.引擎将这行数据更新到内存中,同时将这个更新 *** 作记录到redolog中,此时redolog处于prepare状态,然后告知执行器执行完成,随时可以提交事务

4.执行器生成这个 *** 作的binlig,并写入磁盘

5.执行器调用引擎的提交事务接口,引擎吧刚刚写入的redolog改成提交(commit)状态,更新完成

将redolog的写入拆成两个步骤,prepare和commit,这就是两阶段提交,其目的是为了让两份日志(redolog和binlog)之间的逻辑一致

这两个日志有三点不同:

1.redolog是innodb特有,binlog是mysql server层实现的,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

2.redolog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binlog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

3.redolog是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binlog是可以追加写入的,追加写是指binlog文件写到一定大小后会切换到下一个,并不会覆盖以前的日志。

redolog和binlog互相是不可替代的,redolog的作用是提升数据写入时的性能,并保证事务的持久化特性,以及崩溃恢复的能力,而binlog 是无法支持崩溃恢复,因为它没有能力恢复“数据页”。  而binlog也有着redolog无法替代的功能,一个是归档。redo log 是循环写,写到末尾是要回到开头继续写的。这样历史日志没法保留,redolog 也就起不到归档的作用。还有很多公司有异构系统中使用到的组件(比如es,redis等),这些系统就靠消费 MySQL 的 binlog 来更新自己的数据。关掉 binlog 的话,这些下游系统就没法输入了。总之,由于现在包括 MySQL 高可用在内的很多系统机制都依赖于 binlog,所以“鸠占鹊巢”redo log 还做不到。

undo日志用于存放数据修改被修改前的值,假设修改 tba 表中 id=2的行数据,把Name='B' 修改为Name = 'B2' ,那么undo日志就会用来存放Name='B'的记录,如果这个修改出现异常,可以使用undo日志来实现回滚 *** 作,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对数据的变更 *** 作,主要来自 INSERT UPDATE DELETE,而UNDO LOG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INSERT_UNDO(INSERT *** 作),记录插入的唯一键值;一种是 UPDATE_UNDO(包含UPDATE及DELETE *** 作),记录修改的唯一键值以及old column记录。

在MySQL中,两者存在的意义以及性能:

00 – Undo Log

Undo Log 是为了实现事务的原子性,在MySQL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中,还用Undo Log来实现多版本并发控制(简称:MVCC)。

- 事务的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中的所有 *** 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不做任何 *** 作,不能只做部分 *** 作。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要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

- 原理

Undo Log的原理很简单,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在 *** 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备份的地方称为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除了可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Undo Log也可以用来辅助完成事务的持久化。

- 事务的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一旦完成,该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所有修改都会持久的保存到数据库中。不能因为错误/重启/宕机而丢失已经COMMIT的数据。为了保证持久性,数据库系统需要将修改后的数据完全的记录到持久的存储上。

- 用Undo Log实现原子性和持久化的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的内存buffer.

C.在内存中修改A=3.

D.记录B=2到undo log的内存buffer.

E.在内存中修改B=4.

F.将undo log的buffer写到磁盘。

G.将内存中修改后的数据写到磁盘。

H.事务提交

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数据都是先读到内存中,然后修改内存中的数据,最后将数据写回磁盘’。以上过程之所以能同时保证原子性和持久化,是因为以下特点:

A. 更新数据前记录Undo log。

B. 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将数据在事务提交前写到磁盘。只要事务成功提交,数据必然已经持久化。

C. Undo log必须先于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如果在G,H之间系统崩溃,undo log是完整的,可以用来回滚事务。

D. 如果在A-F之间系统崩溃,因为数据没有持久化到磁盘。所以磁盘上的数据还是保持在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缺陷:每个事务提交前将数据和Undo Log写入磁盘,这样会导致大量的磁盘IO,因此性能很低。如果能够将数据缓存一段时间,就能减少IO提高性能。但是这样就会丧失事务的持久性。因此引入了另外一种机制来实现持久化,即Redo Log.

01 – Redo Log

- 原理

和Undo Log相反,Redo Log记录的是新数据的备份。在事务提交时,只要将Redo Log持久化即可,不需要将数据持久化。当系统崩溃时,虽然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Redo Log已经持久化。系统可以根据Redo Log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 Undo + Redo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的内存buffer.

C.内存中修改A=3.

D.记录A=3到redo log的内存buffer.

E.记录B=2到undo log的内存buffer.

F..内存中修改B=4.

G.记录B=4到redo log的内存buffer.

H.将redo log的内存buffer写入磁盘。

I.事务提交

- Undo + Redo事务的特点

A. 为了保证持久性,必须在事务提交时将Redo Log持久化。

B. 数据不需要在事务提交前写入磁盘,而是缓存在内存中。

C. Redo Log 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D. Undo Log 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E. 有一个隐含的特点,数据必须要晚于redo log写入持久存储。这是因为Recovery要依赖redo log. 如果redo log丢失了,系统需要保持事务的数据也没有被更新。

- IO性能

Undo + Redo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提升IO性能。虽说通过缓存数据,减少了写数据的IO. 但是却引入了新的IO,即写Redo Log的IO。如果Redo Log的IO性能不好,就不能起到提高性能的目的。为了保证Redo Log能够有比较好的IO性能,InnoDB 的 Redo Log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尽量保持Redo Log存储在一段连续的空间上。以顺序追加的方式记录Redo Log,通过顺序IO来改善性能。因此在系统第一次启动时就会将日志文件的空间完全分配,从而保证Redo Log文件在存储上的空间有更好的连续性。

B. 批量写入日志。日志并不是直接写入文件,而是先写入redo log buffer.当需要将日志刷新到磁盘时 (如事务提交),才将许多日志一起写入磁盘,这样可以减少IO次数。

C. 并发的事务共享Redo Log的存储空间,它们的Redo Log按语句的执行顺序,依次交替的记录在一起,以减少Redo Log的IO次数。例如,Redo Log中的记录内容可能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insert …>

记录2: <trx2, update …>

记录3: <trx1, delete …>

记录4: <trx3, update …>

记录5: <trx2, insert …>

D. 因为C的原因,当一个事务将Redo Log写入磁盘时,也会将其他未提交的事务的日志写入磁盘。

E. Redo Log上只进行顺序追加的 *** 作,当一个事务需要回滚时,它的Redo Log记录也不会从Redo Log中删除掉。InnoDB的做法时将回滚 *** 作也记入Redo Log(具体做法看下一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909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