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表演包括哪些?

舞台表演包括哪些?,第1张

舞台表演包括戏剧(含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等艺术形式。

1、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

2、曲艺

曲艺作为说唱艺术,虽有悠久的历史,却一直没有独立的艺术地位,在中华艺术发展史上,说唱艺术曾归于“宋代百戏”中,在瓦舍、勾栏(均为宋代民间演伎场地)表演;到了近代,则归于“什样杂耍”中,大多在诸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徐家汇、天津的“三不管”、开封的相国寺等民间娱乐场地进行表演。

3、音乐会

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称做recital)或是音乐团体的集体演出,像是管弦乐团、合唱团等。音乐会的通俗称号也叫“show”与“gig”。音乐会所举办的地点有着许多的可能,例如公共演艺厅、夜总会、音乐屋、体育馆、谷仓、音乐厅和多功能的表演场所等等。

4、舞蹈表演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5、武术表演

以表演来展示的“武术”,是舞术,无法展示出武术真正的实战作用与效果;竞技,是瞬间艺术,以竞技方式所展示的武术,形而下、不能体现武术的杀伤性所带来的震慑力;形而上、不能体现武术对修习者精气神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舞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乐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戏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舞台

同学你好,2020届树艺学姐拿到了云南艺术学院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进入了北电的终试,树艺学长也拿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和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的合格证,树艺聘请的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毕业老师全职授课,所以还是有一些影视表演经验可以传授的!

01

表演艺考中的台词技巧

1、说好普通话

作为一名演员首先必须要说好普通话。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北方话、吴话、湘语、赣语、客家话、闽北话、粤语。如果考生只能说家乡话,而且又极难纠正为普通话,是很难成为合格的演员的。

2、声音条件很关键

一个演员具备优美的声音,能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而反之嘶哑的嗓音会使人物的语言黯然失色。因此,在选拔一个演员时,考察他的声音条件是很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将来对人物的塑造。

3、正确理解作品,准确表达内涵

一个考生要想朗诵好一篇文学稿件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因为朗诵是在作品的基础之上演员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所以,考官对考生在理解和表达作品内容方面要进行细致的考查。

4、选材很重要

在朗诵考试时,选择一篇既好同时又适合自己的材料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为,选择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朗诵的效果。选择自己能够理解的,同时又好表达的,艺术性较强,有一定的思想性的材料。

5、语言要生活

考生在朗诵时既要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同时又要用自己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不能有“朗诵腔”,尽量使语言接近生活,不能“假”“大”“空”。首先要让观众或听众能听懂、听明白,在语言的运用上要生活化、自然、贴近生活。语言的处理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不要做作,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02

表演艺考中的台词四要素

台词不是背出来的,是发自人物肺腑而说出来的,声音好听或普通话标准不等于说好了台词,而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更也不代表台词很好,只有按照人物的思想、情感并赋有潜台词含义而说出来的语言,才是演员真正的台词。

所以背出来的台词是空洞乏力的。如何做到说台词,作为表演艺考生应要掌握以下四个要素:

(1) 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场合说的——地点

(2) 弄清楚这句话是与什么人物说的——对象

(3) 弄清楚这句话是以什么情绪说的——状态

(4) 弄清楚这句话是为什么动机说的——目的

03

表演艺考中的节奏技巧

1、演员的表演。首先是现实中人的生活过程的再现,既然节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动,所以“电影角色要以人类的有机性去建立起角色的有机性。电影演员的创作只有一条途径,就是遵循人类的规律。”

2、在表演这一艺术领域里,节奏是通过形体的表现(外在的)和心理的反应(内心的)感觉和理解它,其专业术语被称之为“表演的速度节奏”。它来源于斯坦尼体系术语,是表演技术诸元素之一。

节奏作为帮助演员激起正确体验和情感的技术,也是形成舞台演出节奏和情绪氛围的重要手段。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节奏则是贯穿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

例如,常说的“演出不合节奏”,不仅只是针对速率而言,同时也指演员的行动和体验的强度,也就是实现舞台事件时内心情感激动的程度。除此之外,节奏这个概念还包含节奏性,即行动的某种均匀性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

斯坦尼说:“剧本或角色的速度节奏要是找对了,能自然地直接地,有时是机械式地抓住演员的感情,激发正确的体验。”由此可见,行动的速度节奏不仅可以激起演员的情绪体验,而且可以创造出一定的情绪氛围,帮助演员准确地掌握好规定情境中人物的任务和行动。在一部影片中,银幕节奏是电影多种手段综合处理的结果。

随着事件情节的发展,对人物节奏的处理也应有所不同,最终体现出人物性格的统一性和多面性。在这个意义上,正如瑞典著名的两栖导演英格玛?伯格曼说:“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人物的个性,同时决定了不同的动作节奏,而节奏反映出的准确性将反作用于人物的性格。

04

表演艺考中的人物性格技巧

一部影片对演员表演最基本的要求是银幕上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自然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要使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感受到活生生的人物独特的气质和巨大的性格力量,就必须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人物的性格又通常可以理解为人物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而人物的思想和情绪则是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物的性格基调是角色内心变化的基础和依据,而节奏的体现就是角色内心变化的过程。既然节奏是一切运动的组织原则,当掌握了一部影片角色的整体节奏之后,也就掌握了“角色的性格基调”。

而演员可以十分有目的地把任何一个过程,根据花费最少的力量而达到最大效果的原则,把对角色每个片段的分析、人物基调的把握、行为动作的设计有规律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05

表演艺考中的节奏与人物性格多面性

1、表演节奏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表演艺术创造角色的历程,经历了由表演程式一人表现人一人演人的过程。”“ 人演人”的阶段就是需要演员创造生活化的角色,这是由电影的纪实性决定的。既然生活中自然人的性格基调不是单一的,总是复杂的,多侧面多色彩的性格就必然有着一定的节奏规律。

2、表演节奏与人物性格的畸变现实生活本身充满了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统一,戏剧如同其他的表现形式一样,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并做出自己评价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正是强调了对立统一在戏剧中的重要性。人物性格的畸变也是“冲突”的表现手段之一。

性格的畸变是人物性格多面性构成的表现之一,但畸变是通过某种突发事件,打乱了人物本来有规律的生活状态,从而造成了人物性格前后的极大反差,因此它与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侧面又有所不同。

在影片中,随着人物前后性格极大反差的转变,同时造成了人物节奏变化的差异。原本是各种成分有机的联系,服从于一个具体的有意义的组织,一旦突发事件引起的矛盾冲突破坏了这个组织,也就出现了原有性格的表演节奏差异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指简单的无序的差异,而是要建立在人物性格基调之上,前后有联系的差异。

06

表演艺考中理性感性节奏的结合

节奏把握中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既是表演艺术不可逾越的起点(不论一个演员在理性上有没有节奏的意识,他的举手投足都已具有了节奏的属性),又是表演艺术在高层次上的造诣(能被誉为“很有节奏”的表演,将是很高的表演创作境界)。

理性地分析出各层次的表演,才能使情绪的强烈程度、性格前后的差别以及节奏张弛的变化做到“有度”。过于“理性”可能会使人物看起来模式化,甚至呆板而无张力;过于“感性”又可能会出现舞台剧式的夸张,甚至跳出角色身份的范畴而脱离整个剧本。

只有在表演节奏上依照“理性”与“感性”有机的结合,一部电影角色的真实性才能不温不火地得到体现最终使人物的性格基调和多面性同时汇集起来凝聚成完整的人物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944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