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道教还是佛教?

五台山是道教还是佛教?,第1张

五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初是道教名山,名为“紫府山”,但东汉时期逐渐被佛教所取代。

五台山,即清凉山是极少有的佛在经中亲自受记的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文殊菩萨施化道场。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佛,是觉,是慧,是用,是果,道是行,是证,是体,是因。佛道无二,众生因妄心而生分别。因分别而生妄想,因妄想而生疑惑与烦恼,因烦恼疑惑而行颠倒,因颠倒而造诸业,因造业而枉受其苦。所以,五台山既是佛教圣地,也是道教圣地,亦是修行圣地,同样也是旅游胜地。

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公里,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公里。

有古籍记载:“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为太行山脉主峰。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

截至2018年底,五台山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五台山最早是道教胜地,后来成为佛教名山。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文献记载,五台山最早为神仙方士的居所,名叫紫府,是道教胜地。《清凉山志》载,佛教祖师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到了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影响日盛,成为佛教圣地。

五台山的巅峰时期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的佛教发展达到了第一个巅峰时期。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

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到了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巅峰。唐朝《古清凉传》记载,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那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6022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