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头号权臣袁世凯简介

清朝末年的头号权臣袁世凯简介,第1张

中华民国人物

中文名:袁世凯

别名:字慰亭,人称袁项城,袁宫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项城

出生日期:1859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1916年6月6日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历史lishixinzhi.com)

主要成就: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首创中国国内警察制度、设立春节逼迫清帝和平退位、开创中华民国督修铁路、办工厂、大力发展实业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维护中国领土和 *** 完整

代表作品:《袁世凯全集》

墓寝:安阳袁林

袁世凯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他的生父是袁保中,为项城县的地主豪绅,捐了个同知官位。袁世凯系袁保中第四子,生母是袁保中之妾刘氏,他于1859年9月16日(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生于大清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北之袁张营。袁世凯出生的那天,袁甲三恰好寄书到

家,言与捻军作战得胜。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大喜过望,因此为这个新生的婴儿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排行,给婴儿命名“世凯”。袁世凯被其婶母牛氏(袁保庆之妻)抚养长大,他本人也在1864年过继给无子的袁保庆为后嗣。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教四书五经,后又随袁保庆宦游济南、扬州、南京诸地。在南京,袁世凯师从曲沼学习武艺,并“喜游览山水,复善骑射,课暇则策马登览清凉山、莫愁湖、太平湖诸胜迹”,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13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寥寥数字,充分体现了袁世凯的雄心。

1873年夏,袁保庆病死于南京任上,袁世凯扶柩回籍安葬,其后居住于陈州府淮阳县。1874年初,从叔袁保恒(袁甲三之子)见袁世凯游手好闲,命其赴北京家学“读书上进”。从同治十三年到光绪三年,他正正经经在北京读了4年书,长进很大。他自己说过,那几年,为了要博一个功名,他读书累到吐血,都没考取一个举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袁保恒、袁保龄兄弟对其管束甚严,袁世凯亦颇知自励,且有严师督导,数年间大有长进。是年底,袁保龄致函保恒说:世凯可堪造就,虽“文章尚不入门”,但已“竟是上中美材”了。1876年秋,袁保恒兄弟命袁世凯返回河南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成功。落榜后,袁世凯于同年10月与沈丘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7岁。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时华北大旱成灾,袁保恒奉命到开封帮办赈务,带袁世凯同行,袁世凯在赈灾期间表现出相当强的办事能力,工作热心,颇有优异的表现。1878年,袁保恒感染瘟疫去世,袁世凯返回项城,移住陈州。此时,正在陈州授馆的徐世昌与袁世凯结交,拜为金兰,后来成为袁世凯毕生重要的谋士。1879年,袁世凯以袁保恒的捐赈款而获得“中书科中书”的官衔。同年秋,袁世凯再度参加乡试,仍未考中,他一怒之下把诗文付之一炬,忿然说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袁世凯既两度名落孙山,又不愿留在乡间做土财主,因此开始考虑在外闯荡。当时袁世凯曾作诗《感事》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此诗被认为是他少年时代便有了远大志向。当时淮军将领吴长庆与袁世凯的养父袁保庆“订兄弟之好”,所以袁世凯打算投奔吴长庆。吴长庆为了报答袁保庆的恩情,此时也写信给袁世凯,“招其往学军旅”。因此袁世凯便于1881年10月前往山东登州投奔驻防当地的吴长庆。吴长庆幕府中囊括了张謇、周家禄等名士,袁世凯在他们的指导下砥砺磨练,纨绔之气逐渐消失,“谦抑自下,颇知向学”,并认为是“有造之士”,于是被破格任命为帮办营务处。袁世凯虽然一度对科举厌倦,但他仍不甘心,在吴长庆幕府中继续读书,准备功名,他曾在1882年3月对其三哥袁世廉写信说:“弟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1882年(壬午年)正好为乡试年,袁世凯本欲应举,但清朝属国朝鲜突发事变,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

袁世凯生于1859年,字慰亭,河南项城人,人称袁宫保,袁项城。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北洋军阀领袖,中华民国选举出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其早年跟随养父好友吴长庆发迹于朝鲜,并得到了李鸿章赏识。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全国上下掀起维新变法,改革救国的浪潮,袁世凯深知练兵是发达的机会前途不可限量,借机向朝廷上书筹备练兵,他的建议也得到了光绪皇帝和朝中大臣的支持。 在此期间,袁通过其种种手段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其深谙人性,曾说过:“练兵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服从就吃刀”简单的话语道破天机,充斥着其对人性的了解。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如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亦是源自于此。

小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的 历史 意义,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自此声誉鹊起,青云直上。

1901年11月, 李鸿章死前曾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在其举荐之下,袁世凯出任了直隶总督。袁世凯于任上内结权贵,外树党羽,大力兴办北洋企业,修建了京张铁路,并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只警察队伍。以袁世凯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北洋政治集团。

随着权势的扩张,清朝廷逐渐对其产生了戒心,欲除之而后快。但当时的清权贵内部意见不统一,认为杀掉袁世凯会引发兵变,摄政王载沣将袁世凯解除官职,袁也称病返回河南老家。隐居到彰德洹上村。明面上脱离政治,实则暗中联络旧部, *** 纵局势。赋诗道: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富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太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派出北洋军南下,第一军军统冯国璋,第二军军统段祺瑞早已请示了在原籍奉旨养病的袁世凯。“慢慢走,等等看”的指示也心领神会。清政府见无法指挥北洋军,北洋又是清廷可以依仗的唯一力量,于是只能让袁世凯重新出山,出任内阁总理大臣,重组内阁。袁世凯自此已经掌握了军政大权。他同时与南方的革命党边打边谈。1912年,为了结束南北对抗,双方经过多轮谈判斗争,于1月25日袁世凯同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同年2月12日清王室接受优待条件退位。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改总统为内阁制,大大削减了袁世凯的权利。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

后来又于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12月29日,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选连任,强化了自身权利。这时候的袁世凯打压革命党,培植自身势力,统一了币制,赫赫有名的袁大头,因为含银量高,颇受民众喜爱。可以说如果不糊涂称帝,以当时的局势,袁世凯必然能建立伟业。 历史 没有如果,留给后人品味的除了可惜更有可悲!

1915年,袁世凯为了称帝,自导自演了各种花花故事。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在国会、高校、民众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准备建立君主立宪制。袁世凯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成立了中华帝国,定国号洪宪。随即各路军阀起兵,发起护国运动,人心向背,尤其是原本最亲密的手下、女婿冯国璋的五省通电更是让袁世凯又气又怕,1916年3月22日,过了83年皇帝瘾的袁世凯被迫下台,面对众叛亲离,忧病交加。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病逝,时年仅57岁。死前曾自挽道: “ 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作为清末民初的关键人物,袁世凯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又充满曲折。在袁世凯3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做过驻外使节,当过地方督抚,既是共和总统,又做过洪宪皇帝,这让袁世凯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转型者的亲历者,也让他做了一场千秋帝王梦。在袁世凯帝王梦的崛起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便是由袁世凯创立兼督办的北洋军。

袁世凯

这支晚清末年最强大的近代化军队,本应归晚清朝廷所有,但是,在《走向共和》这部电影中,袁世凯每次发响的时候,都会给北洋军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如此一来,北洋军就彻底沦为了袁世凯的私人军队。那么,电影中所出现的这一场景,是否真的符合历史呢?如果北洋军真的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那么,清政府为何又能够容忍袁世凯的这些做法呢?

袁世凯

影视剧必然掺杂了改编的部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毋庸置疑的是,给北洋新军发军费的是清朝廷,而非袁世凯。清廷对于练兵大臣,尤其还是一个汉人出身的大臣,必然有所防范。所以,从现实角度而言,起码在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的初期,他也没胆量说出这样一席话。更何况,慈禧太后为人又阴鸷而多权谋,袁世凯不可能、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将北洋军当做私军训练。

1907年9月,慈禧太后就通过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袁世凯手中的军权。就从这几个方面而言,在慈禧掌权期间,袁世凯在训练北洋新军之时,袁世凯恐怕不存在让手下的人去给士兵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这样思想的可能。影视剧中无疑是想夸大袁世凯对于北洋新军的控制权,所以才进行了这样的改编。

北洋新军

当然电影中的改编也并非乱编,因为北洋新军确实成了袁世凯手中的私人军队。,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于此事也是敢怒不敢言,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的。

第一:袁世凯在奉命训练北洋新军时,就已经优先控制了这支军队的军权。他为这支军队所选用的军官骨干,主要以他的个人亲信、重金结交的旧部,以及从底层干起、得到他提拔重用的人为主。经袁世凯选拔的这些军官骨干,既能够消除满清皇族对于他的疑心,又能够让北洋新军中遍布自己的得力干将,这就让袁世凯轻易控制出了北洋新军的军权。

袁世凯剧照

第二:袁世凯利用中央财力的支持,发给北洋新军的军饷远高于旧军军官,这让新军士兵对于袁世凯感恩戴德。早在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之初,他就为这支军队拟建好了军营制饷章上奏朝廷,这让北洋新军的军饷得到了极大保障。这些士兵们能够拿到手中的薪水银、公费银远高于其他旧军军官;袁世凯为了避免有些军官克扣军饷,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发放军饷制度。如此一来,那些下级军官就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袁世凯

所以,虽然北洋军中并无向发饷时向士兵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的做法,但是,北洋军中早就流传开了将领们吃袁宫保的饭,就该为袁宫保出力这样的说法。这也让袁世凯在低级军官心目中树立起了至高无上的伟大形象。虽然慈禧太后及其继任者并不愿意这支帝国最精锐的新军 *** 控与袁世凯之手,但是,腐朽没落、抱残守缺的清廷,既无能力也无足够的手段彻底控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包括北洋新军和各地新军一步步的滑向革命的阵营,坐视自己的死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6074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