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安全类别

衣服的安全类别,第1张

衣服的安全类别如下:

根据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这个强制标准的规定,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安全类别划分了三等级。

A类:婴幼儿用品,指36个月以内婴幼儿所使用的纺织品服装。包括婴儿服装、服饰、围嘴、帽子、尿布、纸尿裤、床上用品在内的所有婴幼儿纺织服装用品,均属于A类安全级别。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窗帘、床垫等不在此类。

B类: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大部分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衫、泳衣、袜子、围巾、夏季裙装、裤装、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只有小面积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如外套、秋冬裤子、裙子、地毯、床罩、挂毯、窗帘、桌布等。

查询衣服是否是正品的方法

1、看面料

品牌服装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是其品牌价值,就单件衣服而言最重要的质量标准是面料。

辨别方法:面料手感和面料成分匹配、用深色面料在浅色上蹭不会掉色、面料环保闻闻不会有刺激的甲醛味。

2、看辅料,有时候,真假外贸服装在面料上难于区分,就要从小处着眼看辅料。

辨别方法:很多大品牌都有特定的商标、洗水标也有特定的做法和材质、纽扣材质已经不再用塑料而是金属、树脂、橡胶、贝壳等天然材质、大品牌通常用的拉链基本上是YKK和Ideal拉链,这是很重要的辨别真假因素,与假货的拉链成本相差好几倍。

3、看标签、标识

好品牌的logo都做的很讲究,模糊的那肯定是假货,真品服装的内在纤维含量均标出,厂名、厂址是否齐全。

4、看水洗品相

真正的服装很多都经过预先的水洗工序,这样不容易缩水,手感好。看衣服的洗水品相是评判衣服真假的重要标准,但是这却没有标准的可依。

衣服的安全等级abc类区别是,衣服有A、B、C三种类别,以下内容是区别。

1、A类是指婴幼儿服装,适用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甲醛含量必须低于20毫克每千克的衣物。

2、B类是指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甲醛含量必须低于75毫克每千克。

3、C类是指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安全级别低。

安全使用干衣机

1、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人不要离开机器。如果要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关闭电源和开关。

2、大家在使用简易干衣机烘干衣服的时候,尽量要把衣服脱水,尽量不要使用太潮湿的衣服。防止水滴滴落到干燥器上,引发设备的短路,引发火灾。

3、衣服里面要尽量检查,避免夹杂了火柴、打火机、电池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意外。

4、大家在使用干衣机的时候,尽量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在卧室、衣柜里面使用,防止热量积聚,引发意外。

5、大家在选购简易干衣机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3C认证合格的产品,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 *** 作规程来使用,防止意外发生。

1、A类是婴幼儿服装;

2、B类服装就是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床单、内衣等产品;

3、C类产品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外套、窗帘、布艺就是C类产品。

2003年出台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类产品的甲醛含量、色牢度、pH值、芳香氨含量等做了规定,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类别分为A、B、C三种。

据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只有安全类别在B以上的产品,才适合贴身穿着。

扩展资料:

消费者购买衣服时,应注意参看衣服的商标及货号。衣服商标上的货号还能透视出生产年份、季度等隐形信息,如货号为K2084JJ333—990的,K代表着公司品牌的缩写、2表示种类,08是年份,4是季度、JJ33是货品的种类及流水号等,990代表颜色的编码。

纺织服装在印染等生产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或多或少含有或者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消费者应注意从衣服商标上标明的相关指标中辨认出衣物的质量安全水平。

正规渠道销售的服装都会在吊牌上标出安全类别,消费者在选购着装时注意辨别衣物的安全类别,避免将标为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贴身穿着。

参考资料来源:东南网-千元毛衣竟致皮肤瘙痒? C类产品不能贴身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6083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