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如何分配内存

mysql 如何分配内存,第1张

我们仍然使用两个会话,一个会话 run,用于运行主 SQL;另一个会话 ps,用于进行 performance_schema 的观察:

主会话线程号为 29,

将 performance_schema 中的统计量重置,

临时表的表大小限制取决于参数  tmp_table_size 和 max_heap_table_size 中较小者,我们实验中以设置 max_heap_table_size 为例。

我们将会话级别的临时表大小设置为 2M(小于上次实验中临时表使用的空间),执行使用临时表的 SQL:

查看内存的分配记录:

会发现内存分配略大于 2M,我们猜测临时表会比配置略多一点消耗,可以忽略。

查看语句的特征值:

可以看到语句使用了一次需要落磁盘的临时表。

那么这张临时表用了多少的磁盘呢?

我们开启 performance_schema 中 waits 相关的统计项:

重做实验,略过。

再查看 performance_schema 的统计值:

可以看到几个现象:

1. 临时表空间被写入了 7.92MiB 的数据

2. 这些数据是语句写入后,慢慢逐渐写入的。

来看看这些写入 *** 作的特征,该方法我们在 实验 03 使用过:

可以看到写入的线程是 page_clean_thread,是一个刷脏 *** 作,这样就能理解数据为什么是慢慢写入的。

可以看到每个 IO *** 作的大小是 16K,也就是刷数据页的 *** 作。

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

1. MySQL 会基本遵守 max_heap_table_size 的设定,在内存不够用时,直接将表转到磁盘上存储。

2. 由于引擎不同(内存中表引擎为 heap,磁盘中表引擎则跟随 internal_tmp_disk_storage_engine 的配置),本次实验写磁盘的数据量和 实验 05 中使用内存的数据量不同。

3. 如果临时表要使用磁盘,表引擎配置为 InnoDB,那么即使临时表在一个时间很短的 SQL 中使用,且使用后即释放,释放后也会刷脏页到磁盘中,消耗部分 IO。

1,每个数据库对应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和库名相同;

2,(单独的表空间中) 每张表对应几个文件,文件名和表名相同,innodb引擎中对应两个文件,后缀名为:frm、ibd;

frm文件:存储的是表结构信息。

ibd文件:存储的是表里的数据、索引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6123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5
下一篇 2023-03-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