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的各参数怎样设置比较好?

手机摄影的各参数怎样设置比较好?,第1张

每个人使用手机拍摄,设置的方法都不一样,我推荐我的参数设置给您作参考,设置如下:

1、分辨率设置。4:3比例,12MP推荐值。为什么是4:3呢?因为取景画面摄入较多,不需要的景物可以后期裁剪掉。

2、参考线、水平线打开。这样可以在取景拍摄时,尽量保持横平竖直,附和大众对地平线水平和楼宇垂直的视觉习惯,但也可以不拘一格的来取景。

3、拍照静音打开。这个功能非常好,免去被拍人物的紧张或安静环境下的噪声,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抓拍人物自然的状态和笑容。

4、善用大光圈功能。大光圈能够突出主体,虚化杂物的干扰,是拍摄人像的利器。

5、如果有AI大师功能,可以打开此功能。一些场景下可以交给手机自动渲染不同环境和不同景物的参数,有时候拍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6、美颜。女孩儿还是喜欢这个功能的,但不要过度美颜,设置到3就好,免得失真[呲牙]。

7、专业模式下测光方式。选择平均测光,一般情况下都能胜任。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根据不同光线环境适时选择即可。

8、专业模式下的感光度、快门速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平时都可以设置为自动。需要手动调节时再根据不同环境景物自行调节。

9、专业模式下的对焦方式。建议使用AF-C自动连续对焦模式,这个对摄影初学者较好用,随手就拍,免去老对焦的麻烦。摄影进阶者可以自行选择AF-S单次对焦和MF手动对焦模式。

10、初学者需要拍摄视频,请设置1080P、30fps以上。如果进阶者需要升格拍摄,请设置到60fps,这样您才能得到较好的慢动作画面。

11、设置熄屏快照。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拿起手机抓拍不想错过的场景。

12、音量键设置为对焦。这是我一个常用的功能,可以摄录一直虚化背景的照片或视频,非常好用。

13、用手机拍摄时,尽量不要放大倍率超过您手机镜头最大的光学变焦数。要不然,您拍下来的画面画质会很渣。

以上是我粗略总结的手机拍摄参数设置。还有好多手机更多的功能玩儿法,慢动作、全景、HDR、流光慢快门、延时、AR等等,这里不做赘述。

摄影棚中的相机参数设置如下:

1、把色温调成同棚灯一样的。

2、光圈根据每个镜头的最佳光圈来,一般情况是8-11,这样画质最佳。

3、快门最快不超1/250,闪光同步不上,最慢视情况而定。越低越好,100-200比较合适。

4、棚拍大多数情况下相机不能和棚灯同步测光,只能看直方图来调整,除非有外接测光表。

5、中央自动点对焦,手动。

扩展资料:

在使用佳能550D 18-55镜头拍金属表面静物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18端,将相机移到最近对焦距离(微距模式);

2、镜头不要垂直对着金属面;

3、不要使用闪光灯补光;

4、使用三脚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佳能550D

1、光圈:作用是控制镜头的进光量,在字母F后面的就是光圈了值了,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也就越亮,景深更浅,背景也就越模糊!

2、快门速度:通俗来说其实就是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所用时间,快门速度越高,曝光时间越短,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

例如使用70mm的焦距时,使用高于1/7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可以防止抖动,造成图像虚化!另外,一定要记住快门速度与我们正常的数值大小是相反的,比如1/150秒的快门速度比1秒的快门速度要快的多。

3、感光度:ISO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

实际上,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调整感光器件的灵 高感光度相片对照试验敏度或者合并感光点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线敏感度或者合并几个相邻的感光点来达到提升ISO的目的。

ISO越高,可以捕捉到的光量就越多,在同一快门下提高ISO就可以相应增大光圈。但是ISO越高,拍出的照片噪点就越多,白天拍风景ISO控制在100——200之间就好。

4、反相机相较于微单最大的劣势在哪里?那就是真的很重!更多的感光元件与金属,以及各种长长的镜头,使得单反相机变得很重。为了防止相机抖动,正确的端相机的方式就很重要了!

正确方式,右手握住相机,左手托住镜头,右手食指搭在快门上,取景时记得你喜欢左眼取景就用左眼,喜欢右眼取景就用右眼。夹紧双臂于身体两侧,保持均匀呼吸轻按快门。

5、相机模式:p档,程序自动曝光,全傻瓜式模式,不知道相机参数怎么调的时候,就试试这种吧!

Tv,快门优先,程序自动曝光,在这个模式下你可以自己设定快门速度以及iso,由于程序自动检测光圈值,一般用于长时间曝光,比如夜景拍摄,星空拍摄。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可以自己设定光圈大小,相机自动设定快门速度。M档,完全自己设定参数,新手可以用来做练习,不过要用这种模式拍出好片子可不容易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63268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 2023-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