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新品种选育论文 结论 怎么写?

果树新品种选育论文 结论 怎么写?,第1张

果树新品种选育第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草莓繁殖和栽培管理技术

2,一般掌握草莓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地栽培技术

3,基本了解草莓的生产概况,主要种类和品种.

第一节 概述

1,多年生草本,浆果,Vc含量较高.

2,用途:鲜食,制酱,酒,果汁和罐头等.

3,植株特性:适应性广,花芽分化容易,植株矮小,繁殖简单,结果早.

4,栽培特点: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管理方便,容易栽培,宜间作,轮作和立体栽培.

5,栽培现状:我国目前栽培3700公顷,产量约400万吨.

6,存在问题:

现代化程度不高,品种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单产不高,连作严重,无病毒化程度差,普及不广,产供销严重脱节,加工业滞后等.

7,发展方向:

(1)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

(2)栽培方式多样化

(3)品种优良化

(4)种苗无毒化.

第二节 主要品种类型

一,按照生态特点,休眠期,需冷量分为四个品种群

1,暖地型品种群:需冷150小时以内.

2,寒地型品种群:需冷800小时以上.

3,中间型品种群:需冷150-800小时之间.

4,四季结果型品种群.

生产上保护地栽培以暖地型品种群为主.

二,适于不同栽培方式的主要品种

1,适于促成栽培的品种:费杰利亚,丰香等.

2,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哈德拉等.

3,适于南北方各种栽培方式的品种:鬼怒甘等.

4,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宝交早生等.

第三节 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

一,形态特征与生长结果习性

1,多年生草本常绿植物,呈半平卧丛状生长.

2,须根系,多分布20cm土层中.

3,茎有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

新茎的顶芽可形成混合花芽,基部可发生根状茎,腋芽萌发形成匍匐茎.

根状茎多年生短缩,有明显的节和年轮,3年后逐步衰老死亡.

4,花芽分化的条件:充足的营养,低温,短日照.

5,聚伞花序的开放顺序:一级序的一朵中心花→二级序花→三级序花→四级序花.

6,多数品种为完全花,能自花授粉结实,异花授粉可提高结实率.

7,叶为基生三出复叶,光饱和点较低,较耐荫,适合于保护地栽培.

8,果由花托膨大而成,果品学上称假果,栽培学上称浆果(聚合果)果生长成S曲线.

二,生育周期

1,开始生长期

2,开花结果期

3,旺盛生长期

4,花芽分化期

5,休眠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2,水分

3,光照

4,土壤

第四节 繁殖技术

一,繁殖方法

1,匍匐茎分株法(为主)

2,新茎分株法

3,组织培养法

4,种子繁殖法

二,育苗技术

(一)草莓优质壮苗标准

1,当年抽生的匍匐茎苗植株完整

2,无机械损伤与病虫害

3,具有五片以上正常展开叶

4,植株矮壮,新茎粗1.2-2.0cm

5,出生根较多,有5条以上5-6cm长的根系

6,全株重量在30-40克左右

7,花芽分化良好.

(二)技术要点

1,秧苗假植

10度左右低温,短日照10小时,假植1-2个月.

2,整地作畦

作1-1.2m宽,10-15cm高,埂宽25cm的畦.

3,原种苗的选择与定植

选经组织培养的脱毒苗末/3—上中/4定植,400-500株/亩.

4,苗圃地管理

浇水1-2次,除草,松土,去老叶和摘花序,2-3次根外追肥,引蔓压土和摘心等.

5,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

(1)短日照处理

①遮光法

②利用山间谷地育苗.

(2)低温处理

①高山育苗

②夜冷育苗

③低温育苗

第五节 露地栽培管理技术

1,避免重茬,施足基肥,改良土壤.

2,平整土地,作畦或打垄,覆盖塑料薄膜.

3,选育优质种秧,秋季实施定植.

4,栽植密度合理.通常每亩10000-14000株.

5,栽植深度适宜.秧苗苗心基部与表土平齐.

6,栽植方法适当.带土栽植或根系吸水后栽植可提高成活率新茎弓背朝外有利于采收.

7,定植后立即浇水.

8,及时中耕除草.5-8次3-6cm深的中耕.

9,及时进行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

10,疏花疏果.去掉4级序以上果.

11,摘除老叶,叶芽及匍匐茎.

12,分期分批采收.

13,注意防晚霜危害和防冻.

14,注意防治主要病虫害.

第六节 保护地栽培管理技术

1,栽培设施类型

地膜,小拱棚,中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加温温室,无土栽培等.

2,栽培方式

(1)促成栽培

不经过自然休眠阶段(初冬升温),使其连续生长发育,尽早促进果实成熟的栽培方式.

(2)半促成栽培

通过自然休眠而不经过被迫休眠(及早创造适宜生长条件),促进果实尽早成熟的栽培方式.

3,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1)选休需冷量小,花芽分化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

(2)采用经过促进花芽分化处理过的假植优质壮苗.

(3)合理密植.

大垄双行定植,每亩8000-12000株.

(4)适时定植.50%的假植苗达到花芽分化期时定植.山东半岛地区在9月上中旬.

(5)适时扣棚保温.保温适期为第一腋花芽已分化至休眠前.一般在10月中旬.

(6)严格控制各物候期的温湿度.

(7)进行补光和赤霉素处理.

4,半促成栽培:P165

作业4

一,

1,P156-1572,P1583,P165.

二,

1,P158-1602,P160-161

3,P161-1624,P164.

第十一章 猕猴桃

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栽培管理技术,架式与整形修剪

2,一般掌握生物学特性

3,基本了解生产概况,主要种类和品种.

第一节 概述

1,原产我国,近100多年来传入国外.

2,多年生草本果树,又称羊桃,阳桃,毛犁.

3,在我国分布广,发展迅速,是最大生产国.

4,用途:鲜食,制果酱,果酒,果脯,果干,果汁,果晶和罐头等.

第二节 主要种类,品种和砧木

一,主要种类

1,美味猕猴桃:果大,密被黄褐色硬毛.

2,中华猕猴桃:果面柔软茸毛易脱.

二,主要品种

1,海沃德:新西兰选育,成熟晚.

2,布鲁诺:新西兰选育,座果率高,丰产,适于加工.

3,我国选育的新品种—秦美:早果,早丰产.

4,各地表现较好的品种:徐香,华美2号,魁密,红阳,怡香等.

三,主要砧木

主要是本砧.

第三节 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

1,根为肉质根,有两个生长高峰.

2,藤本落叶果树,需借助其它物体支撑生长.

3,芽有主芽与副芽和叶芽与花芽(混合花芽)之分.主芽抽生新梢,副芽一般为潜伏芽.已开花结果部位的叶腋间成为盲芽.

4,枝条分为营养枝和结果枝.结果枝分为徒长性(长150cm以上),长(50-150cm),中(30-50cm),短(10-30cm)和短缩(10cm以下)5种果枝.长势中等的营养枝是第二年较理想的结果母枝.

5,生长旺盛的树易抽生副梢,二次副梢可发育成良好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由强壮的发育枝,长势减缓的徒长枝和发育良好的结果枝转化而来.

6,花为形态上的两性花,生理上的单性花.一般着生在结果枝的1-7节上,中心花座果率高.

7,结果母枝中部的花芽抽生的结果枝最好.

8,因为雌雄异株,栽培上必须配置授粉树.

9,喜欢温湿,不耐旱,不抗寒,怕早晚霜危害.

第四节 架式和整形修剪

一,主要架式

1,单臂篱架

2,平顶棚架

3,"T"形小棚架

4,倾斜式小棚架

二,整形修剪

(一)整形

1,多主蔓分层形

2,少主蔓扇形

3,棚架龙干形

(二)修剪

1,冬剪

(1)当年生枝的修剪

①结果枝

疏除过密,衰弱,带病虫的结果枝,短截徒长性果枝和长,中果枝,不截或疏除短果枝及短缩果枝.原则:粗壮枝长留(留8-12个芽),细枝短留(留6-8个芽)棚架枝长留(10-12个芽),篱架枝短留(6-10个芽).

②发育枝

中华猕猴桃剪留8-10个芽,美味猕猴桃剪留10-12个芽发育枝数量多可将部分枝留3-4芽短截作预备枝.

③徒长枝

大锯口下的去掉多年生侧蔓后部背上的先回缩再留6-8芽短截上年修剪过重形成的留8芽以上短截.

(2)结果母枝的更新

采取轮换更新保留一部分枝组结果的方法.

(3)雄株修剪

疏除细弱枯枝,扭曲缠绕枝,病虫枝,交叉重叠枝,萌蘖枝,位置不当的徒长枝轻剪保留生长充实的各次枝短截留作更新的徒长枝和发育枝回缩多年生衰老枝.开花母枝冬剪留75-80cm,花后短截至50-60cm.

2,夏季修剪

主要是抹芽,摘心,剪枝,疏枝,绑缚枝蔓.

3,修剪应注意的问题

(1)花期要注意对缠绕枝摘心和短截

(2)剪截时要在剪口下部留3-4cm活桩

(3)萌芽前后一个月左右伤流严重,修剪要避开

(4)早实性强,不宜重截重疏

(5)冬剪疏枝时,要留心鉴别枝蔓类型,做到去劣留优.

第五节 栽培管理技术

一,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管理

1,果园间作

2,地表覆盖

3,树盘中耕除草培土等.

(二)果园施肥

1,采果后及早(10-11月)施基肥

2,追施萌芽肥(N为主)和壮果促梢肥(N.P.K配合)

3,采取环状与条状沟施和穴施及全园撒施,叶面喷施等.

(三)水分管理

1,初果树适当控水,盛果树中/5充分灌水,夏季多次灌水.

2,灌水以浸湿根系集中分布土壤层(40cm深)为佳.

3,漫灌,沟灌,穴灌,喷滴灌等.

4,注意排水.

二,花果管理

(一)辅助授粉

采取人工授粉,放蜂和机械授粉等措施.

(二)疏花疏果

1,疏除结果枝基部和先端的花,视枝强弱留中间2-6朵.疏花量比预留果量多留30%.

2,疏果:疏去畸形果,小果,病虫果,枝基部和先端果及过密果留果量:长果枝4-5个,中果枝3-4个,短果枝1-2个.下/5-上/6进行.

(三)应用生长调节剂和果实采收

作业4

一, 4,P171, 5,P172,

6,P172, 7,P176

二, 5,P173, 6,P174, 7,P175.

第十二章 其它果树

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栽培管理技术

2,一般掌握生物学特性

3,基本了解主要种类和品种.

第一节 树莓

1,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都有分布.

2,地上部有一至两年生枝,地下有根状茎和侧生不定根.

3,芽分为叶芽和花芽,花芽为混合花芽.

4,能自花授粉结实,花期可持续1个月左右.

5,栽植第二年可开花结果,3-4年丰产,10年后衰老.

6,通常采用分株,扦插和压条繁殖.

7,架式主要有篱架和扇形架两种.

8,一般一年修剪2-3次.

9,喜光,比较耐寒,不耐旱,也不耐涝.严寒地区冬季需埋土防寒.

第二节 沙棘

1,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东北,华北和云贵一带分布,通常树高1-1.5m.

2,芽分为叶芽和花芽(混合花芽).

3,雌雄异株,栽植需配置授粉树(10:1).

4,栽后三年结果,树龄通常十年左右.

5,3-4月开花,8-9月成熟成熟果不易脱落.

6,可在春秋季实生,扦插和压条繁殖.

7,幼树可行轻短截,结果后以疏剪为主.

8,喜光,耐寒,抗旱,耐瘠薄,也耐盐碱.

第三节 刺梨

1,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多丛生,高1.2m左右.

2,果实富含Vc,被誉为水果中"Vc之王".

3,按树形分为匍匐形和直立形,按果实上刺的形态分无刺,有刺和硬刺三种类型.

4,芽具早熟性,一年可形成2-3次分枝,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是刺梨的主要结果母枝.

5,贵州中部地区上/5开花,下/9果实成熟.

6,可采用实生和扦插,压条,嫁接繁殖.

7,修剪时应注意选留健壮的一年生枝.

8,一般在气候温和,湿润,光照良好,年平均温度15度左右地区栽培.

第四节 醋栗

1,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米左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

2,芽分为叶芽和花芽(混合花芽),当年发生基生枝上的芽皆为叶芽,基生枝上生长的一级侧生枝可形成花芽,结果后形成短果枝或短果枝群.

3,春季混合花芽萌发后可长出1-3个花序,每个花序1-3朵花,花为两性花.

4,多用压条和分株法繁殖.

5,修剪时选留1-4年生基生枝共10-20个,每年更新其中1/4数量的基生枝,对选留的基生枝在1/4处短截,以促发侧枝和结果枝生长.

6,冬季需要防寒喜光,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

7,用途多,除鲜食外,可加工制罐头,果酱,酿酒和用于观赏.

果树是指果实可食的树木,能提供可供食用的果实、种子的多年生植物及其砧木的总称。例如苹果树,梨树,柑橘树,杏树,桃树等等。木本落叶果树1.仁果类果树属蔷薇科,包括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木瓜等。果实主要有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为假果。果实的外层是肉质化的花托,占果实的绝大部分,外中果皮肉质化与花托共同为食用部分,内果皮革质化。果实大多耐贮运。2.核果类果树包括桃、李、杏、樱桃等。果实由子房外壁形成外果皮,中壁发育成果肉,内壁形成木质化的果核。果核内一般有一枚种子。食用部分为中果皮。3.浆果类果树包括猕猴桃、树莓、石榴、葡萄等。果实多浆汁,种子小而多,分布在果肉中,大多不耐贮藏。该类果实因树种不同,果实构造差异较大。其代表树种葡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外果皮膜质,中内果皮柔软多汁。食用部分为中内果皮。4.坚果类果树包括核桃、板栗、榛子、银杏等。其特点是果实外面多具有坚硬的外壳,壳内有种子。食用部分多为种子,含水分少,耐贮运,俗称干果。5.柿枣类果树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枣内果皮形成果核,食用部分是中果皮;柿内果皮肉质较韧,食用部分是中内果皮。木本常绿果树1.柑果类果树包括柑、橘、橙、柚等。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外果皮革质,具有油胞,内果皮为白色海绵状,内果皮则为多汁的囊瓣。食用部分为内果皮囊瓣。果实大多耐贮运。2.其他包括荔枝、龙眼、枇杷、杨梅、椰子、杧果、油梨等。多年生草本果树包括香蕉、菠萝、草莓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7198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