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分为哪几步

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分为哪几步,第1张

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分为:准备阶段,编程阶段,准备信息载体,加工阶段。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的特点是机床移动部件只能实现由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定位,在移动和定位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

机床数控系统只控制行程终点的坐标值,不控制点与点之间的运动轨迹,因此几个坐标轴之间的运动无任何联系。可以几个坐标同时向目标点运动,也可以各个坐标单独依次运动。

加工精度高

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005—01mm,数控机床是按数字信号形式控制的,数控装置每输出一脉冲信号,则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具脉冲当量(一般为0001mm),而且机床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间隙与丝杆螺距平均误差可由数控装置进行曲补偿,因此,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比较高。

百度百科-数控机床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冲压件的方法。汽车、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机械、生活器皿等常见的物品中大量冲压件。下面简单介绍下数控冲床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数控程序的设计原则

数控程序的设计方法有手工编程及自动编程两种,不管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所产生的数控程序都应做到程序结构清晰、语句规范、可读性好、可修改性强。特别是对于单件小批量数控生产,可能随时需要在机床工控柜上对程序进行修改、调整,程序的可读性和可修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选择合适的编程基点

数控冲床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机床的原点为定位基点的,但是有时选择原点以外的编程基点,可以大大降低程序设计中的数值计算,减少程序段和编程量,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及可修改性,减少程序设计中的错误。编程基点可以选择在零件或机床的任何位置,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确定的关系。

三、选择合理的换模次序和走刀路线

在设计数控冲床的程序时应当选择合理的换模次序,通常为先圆孔后方孔,先小孔后大孔、先中间后外形。出于缩短时间的考虑,同时一套模具在选用以后应该完成其在这个零件上的所有需要加工的型孔。在合理选择换模次序的同时也应该选取模具的走刀路线,并保证机床安全可靠的运行。

四、合理的夹钳位置及移位方式

数控冲床每一次夹钳定位都有一定的加工范围,当在超过这个范围时就必须通过夹钳移位来完成。夹钳移位时首先用压料块压住钣料,松开夹钳移动到基点位置再次夹紧继续使用。

五、合理的排料方式

对于中小型零件的数控冲压,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一般采用排版程序。排版程序可以做到走刀路线、换模次序合理。同时缩短辅助工时,节约加工时间。

六、冲压工序集中化设计

在数控冲床编程中应遵循工序集中化设计的原则,即零件在一次装夹中力求完成本台数控机床所能完成的全部型孔及外形,防止出现重复定位误差。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对于有些必须重复定位的零件也应充分考虑重复定位的方法,而且在出现重复定位的情况下,也应使有相关尺寸的孔尽量在一次定位中能够完成等。

以上就是数控冲床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清晰的设计思路,选用质量可靠的原料和性能良好的设备是提高工艺水平的关键。

不同控制系统的数控冲床,其数控编程指令是不相同的。下面以“GE-FANUC”系统为例,介绍数控冲尿的加工编程。

数控冲孔加工的编程是指将镀金零件展开成平面图,放入X、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对平圆圈中的各孔系进行坐标计算的过程。在数控冲床上进行冲孔加工的过程是:零件图→编程→程序制作→输入NC控制和:斗按启动按钮→加工

在数控冲床上进行冲孔加工工的工艺特点如下:

(1)冲压顺序应从右上角开始,在右上角结束应从小圆开始,然后是大方孔、切角,翻边和引源等放在最后。

(2)冲压宽度不要小于极厚,并且应禁止用细长模具沿横向进行冲切。

(3)同样的模具不要选择两次。

(4)一般不要用和缺口同样尺寸的冲模来冲缺口。

(5)不要用长方形冲模按短边方向进行步冲,因为这样做冲模会因受力不平衡而滑向一 边。

(6)实行步冲时,送进间距应大于冲模宽度的。

常用编程指令的用法

1模具号指定(TX X X)

指定要用的模具在转盘上的模位号,若连续使用相同的模具,一次指令后,下面可以省略,直到不同的模具被指定。

例如

1、模具号指定(TX X X)

指定要用的模具在转盘上的模位号,若连续使用相同的模具,一次指令后,下面可以省略,直到不同的模具被指定

例如:

G92 X18300 Y12700; 机床一次装夹最大加工范围为1 830 mmX 1 270 mm

G90 X5000 Y300 T102; 调用102号模位上的冲模,在(500 300)位置冲孔

G91 X5O0 在X方向再移动50 mm用同一冲模冲孔

G90 X7000 Y4500 T201; 在(700,450)位置,调用201号模位上的冲模冲孔

在最前面的冲压程序中,一定要写入模具号。

2、圆周上等分孔的循环(G26)

指令格式为:

G26 I-j-K_TXXX;

圆周极坐标编程,以当前位置或G72指定的点为圆心,在半径为i的圆弧上,以与X轴成角度J的点为冲压起始点,以冲制κ个将圆周等分的孔。

I:其取为圆弧半径,为正数。

J:其取值为冲压起始点的角度。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K:其取值为冲孔个数。

如图5-2所尽,孔的冲压加工指令为:

G72 G90 X3000 Y2500 G72定义图形基准点(300 250)作为圆心

G26 1800 J450 K6 T203; 圆周极坐标编程,以基准点为圆心,采用203号冲模(直径为10 mm的圆形冲头)在半径为80mm的圆周上,以与X轴成45。角的点为冲压起始点,冲制6个将四周等分的孔

如果要在图形基准点(300 250)冲孔时,则省去G72,并将T203移至上面一条程序,该图形的终止点和起始点是一致的。

3、夹爪自动移位(G27)

要扩大加工范围时,写入G27和X方向的移动量。移动量是指夹爪的初始位置和移动后位置的间距。例如,G27 X-5000执行后将使机床发生的动作为:

(1)材料固定器压住板材,夹爪松开。

(2)滑座以增量值移动-500 mm。

(3)夹爪闭合,材料固定器上升,释放极材。

材料固定器和滑座的位置。关系如图5a所示。 更多数控冲床编程知识和实例请登录 >

以上就是关于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分为哪几步全部的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分为哪几步、数控冲床工艺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保佑我能干上。数控转塔冲床‘ 编程工作求求你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054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