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第1张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狐狸兔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在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根据音乐曲调的变化做游戏。

2、能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小兔子和狐狸的音乐形象,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游戏准备]

1、事先教会幼儿歌曲《快乐的小兔》。

2、小兔子头饰若干,狐狸头饰6个,树丛一幅。

3、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

[游戏过程]

1、通过讲故事《狐狸和兔子》,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学习音乐游戏。

(1)完整欣赏两段音乐。

提问:这两段音乐,哪一段是表现小兔子的音乐,哪一段是表现狐狸的音乐,为什么?

(2)分段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创编动作。

①欣赏表现小兔子的音乐。

②启发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小兔子的音乐形象。

③请个别幼儿园示范动作。

④欣赏表现狐狸的音乐。

⑤启发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狐狸的音乐形象。

⑥请个别幼儿表现自己的动作。

3、教师讲解游戏玩法,交代游戏规则:当狐狸出现时,小兔子们要马上跑回家或者躲到草丛里蹲下不动。

4、幼儿玩游戏。

(1)教师扮狐狸,幼儿扮小兔子玩游戏。

(2)请几名幼儿扮狐狸,教师和其他幼儿扮小兔子,强化游戏规则。

5、小结游戏情况。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

2、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

3、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教学重难点:

幼儿在创编对话时,语气、语调与故事角色的匹配

幼儿合作创编并且表演情节

教学准备:

视频、故事录音、PPT

教学课时:

第二两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故事引出活动

1、引出活动

最近我们在表演童话剧《狐狸和兔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还记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样的狐狸和兔子?

——小结: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这样开始的。(听故事录音开始部分)

二、尝试创编台词

1、狐狸、兔子介绍自己房子时各自的对话

(1)出示一(狐狸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问:睡在这房子里会有什么感觉(外形、作用)

提问:兔子和狐狸会怎么介绍自己的房子?

2、狐狸出场

(2)看啊,狐狸来了。

听音频(事先准备狐狸和兔子的音频)

提问:兔子和狐狸说话时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同?

(3)出示幼儿说的不同之处,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记录(口气、语调、情感等)

(4)幼儿听一听、学一学

——兔子的声音很温柔,狐狸的声音又尖又细,不同的声音能表现不同性格的角色

3、视频表演

肖老师也录了视频,分别是狐狸骗兔子、狐狸赶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后,说说这两段视频说了什么?

出示两段无声音的表演

幼儿说说理由(动作、神态、表情)

小结:相同的动物可以用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视频,配上声音、动作

(4)放完整视频,幼儿跟着试一试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问:兔子被赶出了自己房子后,想了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结局不一样了,兔子是聪明、勇敢的,她会想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2)我们来尝试做导演,两人合作,分别扮演狐狸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赶出后想要回房子时他们的对话。

两人尝试表演

(3)展示

请2到3组幼儿上前表演,观众点评(通过评价动作、表情、语调等)

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三、欣赏童话剧,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这是你们的剧照,像不像为小朋友继续表演新编的故事呢?下次再来试一试。

教学评析:

根据大班童话剧的目标中提到的:“能创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题中的不同情节,表现不同角色的形象”这一点,结合这一目标,我借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还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赶出来家”一句话,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根据角色的性格、故事情节合理、大胆地创编相关台词,一步步将幼儿自己创编的情节、对话转变为童话剧的一部分,从而推动大班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关注大班幼儿合作表演的能力,结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并能合作、协商进行角色之间的分配以及情节的展开”,在上一环节的创编台词、表演基础上递进要求,两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儿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表演中神态、动作、语气的表演要素,推进幼儿自主表演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篇3

游戏的由来:

在以前的表演基础上,我班幼儿对于表演的故事性的情节掌握得较有经验技巧,对表演游戏的目的更加明确,游戏的兴趣很浓,往往会倾向于扮演某一角色,有时也可能出现角色拥挤的现象,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能注意到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反映角色的特征,还能够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内容进行想象,较有创造性地进行表演。部分幼儿愿意通过协商选择角色或轮流扮演角色,大部分还是倾向于由教师来分配角色,但在角色间的相互配合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培养,游戏的独立性较弱。《狐狸和兔子》这个故事生动,语言有重复性,适合大班幼儿表演,因此,这个月在幼儿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生动的表现这个文学作品。

活动总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从中理解做事要动脑筋、要机智、要勇敢。

2、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发展幼儿的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4、加深对角色的认识,学习角色的优良品德。

5、学习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学会正确的使用和替代游戏材料。

6、爱护游戏材料,学会正确收拾和游戏材料。

《狐狸和兔子》

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地参加表演游戏活动。

2、在语言、动作、表情等初步学习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3、能合作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会复述故事,以此培养幼儿对表演的兴趣。

2、物质准备。

(1)小兔、公牛、小狗、熊、狐狸、公鸡的服饰和头饰。

(2)兔子的房子一座。

三、活动过程:

1、引题:出示动物的角色引题。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有表情地、生动地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记忆、复述故事情节等。

3、练习故事中的对话,要求表情和语气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4、全班进行分角色练习对话。

四、观察与推进:

观察:幼儿在活动之前已学习过这个故事,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孩子们对故事内容很熟悉,较快理解故事中主要意思,初步学会角色的对话,并掌握的较熟练。

对故事中角色的动作表演方面做的不够,幼儿在练习角色对话时,动作表现的较少。

推进:加强角色的对话练习,动作表演。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动手布置场景。

游戏: 幼儿对这个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了,因此在表演中比较得心应手,表演时的规则意识也大大的增强了,在平时自由活动中幼儿们也自发的组成一个表演队在小舞台进行表演,继续发挥他们的表演和想象能力。幼儿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主动的参与游戏,在表演中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角色。表演的经验进一步的丰富。

幼儿能积极愉快的参与本次游戏,在游戏中表现的较自主,如决定和谁玩,怎么玩,并会根据游戏的需要自主地布置改变游戏场景,同时幼儿在整个过程中能较友好的和同伴交往协商,与同伴共同游戏,还会将自己对故事的新想法创造性的表现出来,在游戏中,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传达给同伴,导致游戏不能顺利开展,还需要老师帮助协调,对于幼儿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平时扎扎实实的加强。

在整个游戏开展过程中,较多孩子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演,幼儿能够按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游戏,在常规上也比以前有进步了,许多孩子在游戏后都能主动地来好小组的物品,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即使解决,但与同伴协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2、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3、爱护游戏材料,学会正确收拾和整理游戏材料。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布置场景的经验和表演的经验。熟悉故事的角色对话语言。

2、物质准备。

(1)小兔、公牛、小狗、熊、狐狸、公鸡的服饰和头饰7套。

(2)兔子的房子7座。

三、活动过程:

1、用布偶来引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2、全班进行练习角色对话和分角色进行练习,重点引导幼儿要注意角色的表情、语气及动作,更加逼真地体现故事的思想。

3、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其他观看并进行评价。

4、全班幼儿分组表演,引导幼儿在表演中能独立的讲述角色的对话语言,启发幼儿能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

四、观察与推进:

观察:本次活动设计了一个环节,让一些表演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活动前排练好部分情节表演,使其余的幼儿更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印象,全班幼儿对游戏中的语言对话掌握较好。孩子们表演的积极性非常高。

幼儿表演时比较局限在语言上的讲述,动作和表情方面表现得不好,不够生动。有一些能力差的幼儿不会表演,分组表演时扰乱了游戏常规。

推进:重点学习幼儿在动作和表情上的表演,加强游戏时的常规教育。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加深对角色的认识,进一步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2、学习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学会正确的使用和替代游戏材料。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表演过故事的经验。熟练掌握故事对话。

2、物质准备。

(1)小兔、公牛、小狗、熊、狐狸、公鸡的服饰和头饰7套。

(2)兔子的房子7座。

(3)公鸡的镰刀7把。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一起准备头饰、布景、玩具等,布置游戏的场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玩游戏的愿望和积极性。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场地、道具的使用方法及游戏材料的摆放、收拾等,培养幼儿的良好游戏常规。

3、引导幼儿通过协商来选择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强迫幼儿表演不愿意扮演的角色。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吸引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玩表演游戏,以促进他们语言的发展。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运用动作和表情进行生动的表演。

4、评价游戏情况,重点评价游戏的常规,及有所进步的幼儿。

四、观察与推进:

观察:全班幼儿对游戏中的语言对话掌握较好。孩子们表演的积极性非常高。幼儿能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但是有一组小朋友还是出现了不愿表演狐狸的现象。

动作和表情方面有部分孩子表现得较生动,但还有一部分幼儿有待加强。

推进:继续引导幼儿能协商分配角色,轮流扮演。能力强的幼儿能带动能力差的幼儿学习表演。

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保持愉快的情绪进行游戏活动。

2、掌握兔子、狐狸走路的基本节奏,能用动作表现狐狸和兔子的音乐形象。

3、欣赏感受音乐内容,能根据音乐的变化遵守规则进行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若干,狐狸头饰一个。

2、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随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2、发声练习。

二、创设情境,进行音乐游戏,注意遵守游戏规则。

1、用谈话的形式引出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教师:小朋友,在森林里,最狡猾的动物是什么?哪种动物最喜欢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做游戏呢?

2、教师d奏游戏的乐曲,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3、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几分段欣赏音乐,学习狐狸和兔子的动作。

(1)欣赏表现狐狸的音乐,想一想狐狸怎么走路节奏

节奏训练:狐狸走路。

幼儿跟随音乐学狐狸走路。

(2)欣赏表现小兔子的音乐,想一想小兔子怎样走路。

节奏训练:兔子走路。

幼儿随音乐做小兔子动作。

4、教师d奏游戏的乐曲,幼儿完整随音乐做动作,能准确地区分表现狐狸和兔子的乐曲。

5、幼儿完整学习音乐游戏。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游戏的玩法。

全班小朋友做“兔子”,开始由教师扮“狐狸”。当听到表现狐狸的音乐时,狐狸按节奏四处走动,结尾处找地方蹲下来。当听到表现兔子的音乐时,兔子从家里出来在草地上四散地跳,听到6512|3—|的时候说明狐狸就要来了,小兔子就赶快蹲下原地不动。当听到表现狐狸的音乐时,狐狸开始走向兔子,发现哪只兔子动了时,就绕着它走一圈,等音乐结束时,就可以把兔子抓回自己的家里。如果兔子都没动,狐狸只好空手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家里。

(2)讨论游戏的规则。

当狐狸出现时,小兔马上原地蹲下来,否则就会被狐狸抓走吃掉的。

(3)教师伴奏,小朋友扮狐狸和小兔子,完整地玩一遍游戏。要求幼儿游戏时要遵守游戏的规则。

三、伴随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出教室。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故事贯穿始终,便于幼儿更好地感知音乐内容。通过倾听、欣赏音乐,幼儿能好的分辨出不同节奏的音乐,在音乐游戏中也能把动物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整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幼儿非常喜欢。

但是,个别幼儿难以克制自己的行为,活动过程中秩序有些混乱,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加强常规教育。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全部的内容,包括:幼儿园小班《狐狸和兔子》教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116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