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单片机延时程序怎么理解

下面单片机延时程序怎么理解,第1张

所谓延时,就是让单片机做些不会产生后果的闲杂事,把这段时间给耗过去。

上面是毫秒级延时,下面是个100微秒的延时函数。

你贴出的程序中的延时并不太精确,内循环的次数要根据实际汇编的执行指令周期数来测算。

简单点的,采用两个非门(反相器)非门之间用电阻电容构成的积分电路连接,调试好电阻电容即可。但是输入脉冲的占空比不能太小了

哦,全部错了,没看清你的信号源频率,与延时比;

如果你还要保留信号源的占空比的话,估计只能是取样量化储存,然后在1毫秒后还原,如果不考虑占空比的话,就可略去量化过程。

下面有你要的 选一个吧

下面几个是单片机的延时程序(包括asm和C程序,都是我在学单片机的过程中用到的),在单片机延时程序中应考虑所使用的晶振的频率,在51系列的单片机中我们常用的是110592MHz和120000MHz的晶振,而在AVR单片机上常用的有8000MHz和4000MH的晶振所以在网上查找程序时如果涉及到精确延时则应该注意晶振的频率是多大。

软件延时:(asm)

晶振12MHZ,延时1秒

程序如下:

DELAY:MOV 72H,#100

LOOP3:MOV 71H,#100

LOOP1:MOV 70H,#47

LOOP0:DJNZ 70H,LOOP0

NOP

DJNZ 71H,LOOP1

MOV 70H,#46

LOOP2:DJNZ 70H,LOOP2

NOP

DJNZ 72H,LOOP3

MOV 70H,#48

LOOP4:DJNZ 70H,LOOP4

定时器延时:

晶振12MHZ,延时1s,定时器0工作方式为方式1

DELAY1:MOV R7,#0AH ;;晶振12MHZ,延时05秒

AJMP DELAY

DELAY2:MOV R7,#14H ;;晶振12MHZ,延时1秒

DELAY:CLR EX0

MOV TMOD,#01H ;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方式为方式1

MOV TL0,#0B0H ;给定时器设置计数初始值

MOV TH0,#3CH

SETB TR0 ;开启定时器

HERE:JBC TF0,NEXT1

SJMP HERE

NEXT1:MOV TL0,#0B0H

MOV TH0,#3CH

DJNZ R7,HERE

CLR TR0 ;定时器要软件清零

SETB EX0

RET

C语言延时程序:

10ms延时子程序(12MHZ)

void delay10ms(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5;i>0;i--)

for(j=4;j>0;j--)

for(k=248;k>0;k--);

}

1s延时子程序(12MHZ)

void delay1s(void)

{

unsigned char h,i,j,k;

for(h=5;h>0;h--)

for(i=4;i>0;i--)

for(j=116;j>0;j--)

for(k=214;k>0;k--);

}

200ms延时子程序(12MHZ)

void delay200ms(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5;i>0;i--)

for(j=132;j>0;j--)

for(k=150;k>0;k--);

}

500ms延时子程序程序: (12MHZ)

void delay500ms(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15;i>0;i--)

for(j=202;j>0;j--)

for(k=81;k>0;k--);

}

下面是用了80000MHZ的晶振的几个延时程序(用定时0的工作模式1):

(1)延时09MS

void delay_0_9ms(void)

{

TMOD=0x01; /定时器0工作在模式1下(16位计数器)/

TH0=0xfd;

TL0=0xa8;

TR0=1; /启动定时器/

while(TF0==0);

TR0=0;

}

(2)延时1MS

void delay_1ms(void)

{

TMOD=0x01; /定时器0工作在模式1下(16位计数器)/

TH0=0xfd;

TL0=0x65;

TR0=1; /启动定时器/

while(TF0==0);

TR0=0;

}

(3)延时45ms

void delay_4_5ms(void)

{

TMOD=0x01; /定时器0工作在模式1下(16位计数器)/

TH0=0xf4;

TL0=0x48;

TR0=1; /启动定时器/

while(TF0==0);

TR0=0;

}

根据外部晶振的不同,延时1毫秒的循环次数也不一样,一般12m晶振的话用

for(j=time;j>0;j--);延时时,1毫秒time大概为125左右,这里用110,大概晶振为110592m,所以这段程序,内部循环完成1毫秒延时,外部循环完成500毫秒延时。

sub delay(T as single)

dim T1 as single

t1=timer

do

doevents

loop while timer-t1<t

end sub

调用时,使用 delay 3 即可延时3秒

除了用timer函数外,还可以使用gettickcount函数,不过使用它之前要声明它,过程与上面的过程差不多,只是参数便是毫秒作为单位了

SLEEP函数延时是毫秒级的,精确度比较高,但它在延时时会占用很多系统时间,使 *** 作系统暂时无法响应用户 *** 作,所以在长延时的时候不适合使用它

最好直接利用定时器延时,定时1毫秒,程序中调用延时函数就行了,Delay(100):

uint count; //定义外部变量

Delay( uint k) // 延时函数

{ count = k;

while(count!=0) ;

}

TIME0() interrupt 1 // 定时器0中断函数

{ TH0 = 0XFC;

TL0 = 0X18;

count--;

}

void DelayM(unsigned int a){

unsigned char i;

while( --a != 0){

for(i = 0; i < 125; i++); //一个 ; 表示空语句,CPU空转。

} //i 从0加到125,CPU大概就耗时1毫秒

}

定时M毫秒的程序,晶振为12MHz。a取500就为500ms

#include<dosh>

void fun()

{

delay(10000);

}

调用系统的延迟函数delay,该函数的延时单位是毫秒,所以括号内写10000毫秒,即延迟10秒

以上就是关于下面单片机延时程序怎么理解全部的内容,包括:下面单片机延时程序怎么理解、毫秒级延时电路、1、 已知单片机的晶振为12M,请以子函数形式写出10毫秒延时程序。该怎么写啊用C语言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163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