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7.0集群最多11台主机

vmware7.0集群最多11台主机,第1张

我们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Vmware ESXi 70镜像的定制方法(如何私人定制VMWare ESXi 67和70的安装镜像?)和部署方法(VMWare ESXi 70的磁盘空间莫名少了120 GB?看这里!),掌握了vCenter 70的部署方法(VMware vCenter Server 70快速部署 *** 作指南),并且测试了虚拟机的热迁移 *** 作(vCenter 70的热迁移配置 *** 作指南)。
我们前面在部署ESXi 70时,发现系统中多了一块120 GB的VMFS-L(VMFS Local)磁盘空间,是针对并发群集 *** 作进行了特定优化的VMFS文件系统。我们也测试了调整VMFS-L分区的两种主要方法,分别是通过ESXi 6x版本进行升级,以及通过手工设定分区大小来实现。
我们在vCenter中纳管了主机之后,集群状态为空,HA状态为不可用。
这就说明要使用集群功能,就要单独进行配置,那我们今天就来尝试配置一下vCenter的集群功能。
创建集群
点击数据中心“ *** 作”选项中的“新建集群”。
在基础配置页面,我们把vSphere DRS和vSphere HA这两个功能开启,暂时不开启vSAN功能。
下面的“使用单个映像管理集群中的所有主机”就不开了,这个功能主要用于对集群中的所有ESXi主机进行版本同步,和IRF一样,从而消除ESXi主机之间差异。我们的主机版本都是一致的,就不配置此功能了。
检查要创建的集群的详细信息,点击“完成”。
创建集群完成之后,我们就会自动跳转到集群配置的“快速入门”页面,在此页面,我们可以按照提示快速配置集群。
第一步是“集群基础知识”,主要用于修改集群的名称和3个服务的启用状态,和我们前面的创建 *** 作基本一致。
添加主机
第二步是“添加主机”,可以将新主机和现有主机添加到集群中。点击页面的“添加”按钮,进入添加主机页面。
我们添加一台新主机192168134,按照要求依次填写主机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信息;如果要添加多台,点击下面的“添加主机”按钮即可。
然后我们再从现有的2台主机中选择192168136这台,也添加到集群中。然后点击“下一页”。
因为192168134是新添加的主机,如果出现证书的安全警示,直接“确定”即可。
查看要添加的主机的摘要信息。
最后有一个提示,在移至集群之前,主机将进入维护模式。对于已打开电源和已挂起的虚拟机,可能需要手工 *** 作关闭电源或迁移虚拟机。确认没有问题后,点击“完成”。
等待几分钟之后,可以看到2台ESXi主机的添加状态。
从数据中心视图中,可以看到两台主机已经被成功添加到集群中,并且处于“维护模式”。
配置集群
接下来进入第3步“配置集群”,点击页面中的“配置”按钮。
首先配置“Distributed Switch/分布式交换机”,需要配置ESXi主机的一台物理适配器连接到vMotion网络。
然后配置vMotion流量所使用的的IP地址和VLAN信息,可以使用默认配置,也可以按需调整。
在自定义集群设置的高级选项中,我只是把vSphere HA下面的“虚拟机监控”选项开启了,其他保持默认配置。
最后检查集群的所有配置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
从“近期任务”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到集群的配置过程,包括网络配置(配置分布式交换机、添加分布式端口组、更新ESXi主机网络配置)、虚拟机配置(部署vCLS的OVF模板、配置vCLS虚拟机)和ESXi主机的集群选举等等。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主机配置成功的状态显示。
再次查看主机状态,现在已经看到主机属于新建的“集群1”。
但是状态这里有个警告,我们查看一下告警详情。
发现告警信息为“该主机的 vSphere HA 检测信号数据存储数目为 0,少于要求数目: 2”。产生的原因是vCenter配置vSphere HA时,DataStore HeartBeat(数据存储心跳检测)功能要求集群下的所有ESXi主机之间至少有两个共享数据存储才能正常运行数据存储检测信号。
解决方案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关闭数据存储检测信号,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我们就不介绍了。第二种方案就是真正去配置共享存储,这也是我们前面介绍NFS配置方法的原因(Windows Server2012 R2搭建NFS服务器、CentOS 7搭建NFS服务器)。
我们先添加一个,发现告警信息有变化。
说明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相匹配,然后我们意外发现Windows的共享好像不是很好使,新增之后竟然没有数量变化,我就只好又新建了一个Linux的NFS共享。再次配置连接Linux的NFS共享之后,告警就消失了。
不过过了一会,Windows的NFS共享也生效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尴尬。
最后再看一下集群的状态。
主机状态正常,HA状态正常,完美!

虽然这是基于2台服务器的MySQL集群,但也必须有额外的第三台服务器作为管理节点,但这台服务器可以在集群启动完成后关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推荐在集群启动完成后关闭作为管理节点的服务器。尽管理论上可以建立基于只有2台服务器的MySQL集群,但是这样的架构,一旦一台服务器宕机之后集群就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了,这样也就失去了集群的意义了。出于这个原因,就需要有第三台服务器作为管理节点运行。

由二台或更多物理上独立的服务器共同组成的“虚拟”服务器称之为集群服务器。一项称做MicroSoft集群服务(MSCS)的微软服务可对集群服务器进行管理。一个SQL Server集群是由二台或更多运行SQL Server的服务器(节点)组成的虚拟服务器。如果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发生故障,集群中的另一个节点就承担这个故障节点的责任。
认为一个SQL Server集群能够给集群中的两个节点带来负载平衡,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虽然这似乎很有用,但却是不正确的。这也意味着集束SQL Server不能真正提高性能。集束SQL Server只能提供故障转移功能。故障转移就是当系统中的一台机器发生故障失去其功能时,另一台机器将接手运行它的SQL Server实例。这种功能失效可能是由于硬件故障、服务故障、人工故障或各种其它原因。
为何要集束SQL Server环境?
在实用性方面,集群SQL Server环境令人满意。在进行故障转移时,将数据库实例由一台服务器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需要3至7秒钟。虽然需要重建连接,但对数据库的终端用户而言,故障转移处理通常是透明的。低廉的故障转移成本还可帮助你对集群中的节点进行维护,而不会造成服务器完全无法访问。
SQL Server集群类型
一共有两种类型的SQL Server集群:主动/被动集群和主动/主动集群。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说明(说明以两个节点的SQL Server集群为基础)。
主动/被动集群
在这种类型的集群中,一次只有一个节点控制SQL Server资源。另一个节点一直处于备用模式,等待故障发生。进行故障转移时,备用的节点即取得SQL Server资源的控制权。
优点:由于服务器上只有一个实例在运行,所以在进行故障转移时,不需要另外的服务器来接管两个SQL Server实例,性能也不会因此降低。
缺点:由于虚拟服务器上只有一个SQL Server实例在运行,另一台服务器总是处理备用模式与空闲状态。这意味着你并没有充分利用你购买的硬件。
主动/主动集群
在这种类型的集群中,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运行一个独立且主动的SQL Server实例。发生节点故障时,另一个节点能够控制发生故障节点的SQL Server实例。然后这个正常的节点将运行两个SQL Server实例——它自己的实例和发生故障的实例。
优点:通过这种配置,你能够充分利用你的硬件。在这样的系统中,两个服务器都在运行,而不是只有一台服务器运行,而另一台处于等待故障发生的备用模式,因此你能够充分利用你购买的机器。
缺点:如果进行故障转移,一台服务器运行两个SQL Server实例,性能就会受到不利影响。然而,性能降低总比虚拟服务器完全失灵要强得多。这种配置的另一故障在于它要求购买的许可要比主动/被动集群多一些。因为集群在运行两个主动SQL Server实例,这要求你购买两个单独的服务器许可。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可能对你形成阻碍。
集群考虑
在高实用性方面,集群SQL Server环境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高实用性也确实伴随某种折衷。
首先,建立一个集群SQL Server环境非常昂贵。这是因为集群中的节点必须遵照集群节点的兼容性列表。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网络,机器的配置必须几乎相同,同时需要实现数据库文件磁盘子系统共享。存储区网络(SAN)是建立这种子系统的不错选择,但SAN并非必要,而且十分昂贵。另外,如果你正在运行一个主动/主动集群,你需要为集群中运行SQL Server实例的每台机器的处理器购买一个许可。
因为当地集群主要局限于同一地理区域,自然灾难可能会使集群完全失灵。在那种情况下,你需要转移到灾难恢复站点进行继续 *** 作。你也可以建立地理分散的SQL Server集群,但这样的系统更加复杂与昂贵。

摘 要:云计算已成为当前信息领域的一大热点,文章在介绍云计算概念、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信息化管理情况,分析云计算技术在高校的计算机管理、教务管理、数字图书馆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高校;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管理;教务管理;数字图书管理;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29-02

1 前言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的应用及网络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各大院校都引入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网络资源平台来为教学、办公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机房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数字图书馆等,这些系统和平台都要求校园网络提供较大的数据吞吐量和承载更多的多媒体数据流,而目前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传输承载瓶颈。本文将探讨采用云计算,将网络中分散的、零散的资源聚集起来,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形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解决高校当前信息化管理的问题,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2 云计算技术的介绍
21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本质上是计算池,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商业计算模式。“云”不仅仅是简单计算机资源的汇集,它是一些可以自我管理和维护的虚拟计算机资源的集合,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如存储服务器、带宽资源等;同时“云”也提供了一种管理计算机资源的机制,包括资源提供、变更请求、重新映射、工作负债平衡和资源监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这些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使计算业务不再局限于个人桌面和校园计算中心,而可成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处理的服务,实现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计算资源及对这些计算资源进行安装、配置与维护等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
22 云计算的特征
221 超大规模和超强的计算能力
Google云计算已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规模庞大,在云端通过一定的协调调度策略,给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222 虚拟化
云端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相应的应用服务。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一台计算机或一个手机,就可通过网络服务来访问我们需要的网络资源。
223 安全可靠
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224 经济实用性
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某项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构造出各种各样的应用,同一个“云”也可以同时支撑运行不同的应用。云计算能在降低IT基础设施投资、减少用户计算机成本的基础上,改善性能,减少维护问题和软件开支。
225 大存储容量和数据共享
云计算技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将所有共享资源都集中存储在云服务器,因此云服务器具有海量的存储空间。云计算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避免单一用户承担较高的费用或有限的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3 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
31 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中计算机的管理
目前基于云计算的成熟的虚拟桌面系统很多,每个系统的原理及作用大致相同。将多用户、多桌面、多应用环境进行集成配置和统一管理,随时为不同的前端使用者交付其所需的应用软件环境,并提供集中统一的远程部署、软件安装、升级、维护和远程管理等服务。可解决如下问题:
311 集中化远程管理、提高效率
对所有的计算机进行集中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检查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并可对计算机批量或单独的进行各种控制和管理。
312 统一部署、安全可靠
当多媒体计算机需要大面积系统软件安装或升级时,只需要在一台客户机进行 *** 作,再通过虚拟桌面服务器进行一次同步更新,完成后其他客户机只需重新启动即可,无需逐台安装 *** 作,当计算机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系统瘫痪时也可快速从服务器恢复系统。可提高部署效率,降低部署成本,提高维护的快捷性,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313 硬件要求低,降低投入成本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硬件无关性,不论计算机的品牌、配置不同都可使用,可延长电脑的使用年限,部分硬件配置差的电脑也无需直接淘汰,可重组使用。
32 教务系统中选课、排课、排考的管理
根据云计算的虚拟化和超强计算特征,通过在教务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上安装Vmware、Hypervisor等虚拟机软件完成对所有服务器的虚拟化平台的设置,构建出多个虚拟服务器,通过相应的中间件软件构建出虚拟的服务器集群,再将相关计算交付于云计算平台来完成。可解决教务管理中的以下问题:
321 扩大负载量
多个虚拟服务器集群,扩大了前台应用和后台数据库的并

发数,保证了系统应用的质量,可解决当前选课的负载限制数,支持更多同时在线选课人数。
322 增强计算能力
通过云计算平台,增强教务系统的计算能力。在前期统计好所有参数的初始化数据后,教务人员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大范围的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平台能很快的得出一张排课监考的原始表,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并提高了排考、排课的效率。
33 数字图书馆管理
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及数字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各种教育机构积聚的大量教育资源聚集起来,提供用户按需获取资源的便捷。云计算技术将给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以下优势:①利用云计算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的设备要求最低,可降低运行成本,使用起来也最方便;②利用云计算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减少重复投入,在更大程度上进行信息资源共享;③利用云计算可提供高性能的检索服务,实现图书馆不间断的安全服务,确保服务器的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器出错概率。
34 校园内资源共享
利用云计算中网格化的概念,将学校现有的公共存储的教学资源视同为一个“公共云”,将师生自行存储的教学资源视作“私有云”。我们将采用OGSA网格体系结构,在校园网原有资源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网格平台,以实现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间的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和数据管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优点:①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全体师生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方便;②充分利用个人计算机的存储,无形中扩大了整个校园存储空间;③师生可共享自己学习日记、推荐观看的影片和音乐等,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4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给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机遇。在现有网络部署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共享系统,可以提供较大的数据吞吐量和承载更多的多媒体数据流,进而充分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云计算是高校希望节约教学成本并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突破口,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彬彬教学管理中的云计算应用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
[2]杨霞利用云计算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J]情报探索,2011
[3]谢海燕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1
[4]刘鹏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EB/OL]>问题1 :服务器集群简单可以理解为负载均衡 就是多台服务器分担同一个应用任务,但是还要看具体应用是要跑什么然后才能判断能不能实现。比如web服务器(网站服务器)就可以放到群集服务器上,100个人访问的话可以随机分配到3个服务器上,但是看到的内容是一样的感觉就是在一台服务器上。

问题2:云是依托集群来做的。群集是实现云技术的一个基础平台。简单例子:三台服务器可以做成群集架设成云平台,然后经过云平台虚拟出6台或者更多台的虚拟服务器(视你物理服务器的性能来做)

就类似很多太服务器串联,例如一台服务器是12个核心,10台串联在一起就是120个核心,当然内存之类的也一样,然后通过他们的行业软件最终做成所谓的集群式,这样的集群设备好处优点就是随意修改配置(当然作为用户钱是少不了的)

wolfhen帮你进行专业解答:
虚拟机要通过真实机上网有以下四种方法:
1,直接桥接,虚拟机的IP与真实机(你的服务器)设在同一个网段,而DNS,网关可以与真实机的设成一样。
2,NAT:虚拟机的IP设成自动获得,而DNS设成与真实机一样,就可以上网。
3,host-only上网:这方法复杂一些,首先要把你的真实网卡给共享给VMnet1,然后VMnet1的IP自动变为19216801,接着你把你的虚拟机的IP设为1921680,网关为19216801,DNS设成真实机的DNS。就可以上网。
4,直接用CCPROXY在主机上做代理服务器,然后虚拟机通过代理上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251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