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服务器raid阵列怎么配置

Dell服务器raid阵列怎么配置,第1张

首先重启Dell服务器,我们会看到Dell的服务器的启动界面,稍等片刻
当我们看到出现下图这个界面的时候 按一下键盘上的ctrl+R 键(注意下图最后一行的configration utility )
按完后我们进入raid阵列卡的配置界面,由于我们初次没有配置阵列卡 所以阵列卡显示的是空的界面
我们将光标移到最上面,controller 0上面 这时候按一下键盘上面的F2键 d出创建阵列盘选项,我们选择creat new VD 回车一下
我们进入了是VD的界面在这里我们看到我们现在服务器上面有多少个磁盘,以及可以做什么阵列,按TAB键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raid 级别 然后按tab切换到磁盘界面 我们选择我们需要的磁盘(那几块需要组建raid)按空格键选择
阵列模式和磁盘我们都已经选择好了之后,我们接下来按tab键切换到ok选项 回车 确定磁盘阵列,接着会自动返回主界面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virtual disk 0选项 我们已经成功创建阵列组合,接着 我们光标移动到virtual disk 0选项上 按一下F2 d出菜单 ,
选择第一个选项初始化 然后我们选择fast模式
这时候会d出对话框我们选择ok
初始化成功后重启服务器 raid成功配置完成!

华为作为国产品牌,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份子。支持国产品牌,更因为骨子里是对自己的信任,对未来前景的看好,虽然我不是华为人。前段时间,公司买了一台华为服务器 RH2288 V3 ,是一个裸机。  

作为一名服务器小白,对服务器的了解甚少,把服务器的参数看了 N 遍,有些参数明白,比如内存 16G , 8 盘位,可以安装 8 块硬盘。还特别问了客服,硬盘是否可以扩容?客服回答,是可以的,你所选择的服务器目前只安装了一块硬盘。想一想公司里没有什么系统安装软件,自己对服务器了解甚少,就拜托客服把系统安装好了,再寄过来。  

几天后,服务器寄过来了,打开一看,只有一个盘且剩余容量只有 70G 了,这还没有干什么呢。先咨询客服这款服务器可以配置什么样子的硬盘,又和老板商量再买一个固态硬盘,最后锁定 华为( HUAWEI )服务器硬盘 600GBSAS 25 英寸。客服又问我,服务器有没有在使用,我说还没呢,客服说先不要用,要重装系统的,喔,好吧。  

硬盘邮寄过来了,重装系统,重装系统后就报了个错,Missing operation system 什么意思呢,错误的 *** 作系统?我的英文也很蹩脚,如图 -2 ,问了客服,客服犹豫了一下,回答说,需要一个引导盘,再寄个引导盘过来,好吧,我静静地等着。  

过了一天半,引导盘寄过来了,还送了一个系统安装盘,之前给过一个的。这两张盘从北京发到苏州,一天半就到了,速度没得说,快。客服之前打过我的电话,听我的声音是女生,特意给我配置了一个技术人员,重新安装系统。

 

第一次装系统时,需要做 RAID ,也就是做阵列,首先启动服务器,在出现华为的 logo 后的第二个屏幕,当屏幕上出现 CTRL C 时, 如图-3所示

按下CTRL+C后,进入CU界面,可以看到LSISAS2308的选项,只有这么一个选项,如图-4所示

按下enter键,进入RAID属性设置页面,如图-5所示

如果系统曾经安装过,设置过raid,这里需要选择delete raid properties,也就说需要删除raid的痕迹,删除过后,再重新来到这一步,按下enter键,选择要设置raid的模式,我选择的是raid1模式,如下图-6所示

此时按下Enter键之后,出现如下图-7所示

按下空格键,NO就会变成Yes,Yes的意思是表示加入当前的RAID,默认No未加入当前的RAID, 最后按下C键,进入保存设置的页面,如图-8所示

继续按Enter,然后又会回到这个界面,这时,可以选择第四个选项Exit the configuration utility and reboot,保存所做的设置并退出,按过Enter键盘之后,就可以直接按ESC直接退出了。

这时需要装入系统引导盘,系统引导盘顾名思义是安装系统之前的引导盘,这个安装很简单,选项都选默认的,语言选择中国,地址选择北京,再设置个电脑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其他的直接选择下一步就可以了。

在安装完系统引导盘,装入系统盘后,出现了下面的错误,如图-9所示

询问了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说忽略这一步,于是叉掉了这个对话框,继续下去,继而又出现了一个错误,找不到指定的硬盘,这是什么原因,再次像技术人员请教,技术人员有发给我一个压缩包,拷贝到U盘进行安装,又出现了一个错误,如图-10所示

就这样反反复复多次,系统依旧没有安装成功,技术人员为难了,这是为啥呢,为啥这个机器总是安装不成功呢,我也是在他的视频指导下安装的,不行只能邮寄到北京了

这样反反复复的安装,安装步骤我都记在心里了,额,有两张系统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安装了一次,换了一张系统盘。

过了半个小时,没想到,安装一直继续中,莫非安装要成功了,果真,安装成功了。纳尼,这是为什么,迅速查看了新寄过来的系统盘,好吧,里面空的耶。

系统完全安装好之后,再确认一下,新装的固态硬盘是否识别,双击我的电脑,一看,怎么还是一个盘,还是只有剩余的70个G,再次联系了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电话视频了我,把未识别的硬盘识别出来了。

事后我反思,如果一开始,就这样按照技术人员的方法是不是就可以把硬盘识别出来了,也就不用这么折腾的重新RAID,重新安装系统引导盘,重新安装系统了?这款硬盘可是支持热插拔的,和U盘一样,客服让我重装系统时,我心里也有过疑问,加快硬盘也要重装系统,不合常规呀,太不智能了吧,但是心里没底,也没敢和客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说明几个问题,第一个我不懂,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第二个客服不懂,不懂硬盘的热插拔;第三个技术人员也不了解事情的经过,技术人员懂热插拔,肯定不了解事情的经过,不知道这个服务器曾经安装过系统。

当然这样反反复复的安装,让我这个服务器小白学到了怎么做RAID,怎么做系统,对RAID0、RAID1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技术人员问我要做RAID0还是RAID1时,我的心里是茫然的,不知道这两个的区别。百度之后,才知道其中的差异,RAID0存储利用率高,但是没有备份,RAID1存储利用率不高,但是有备份。作为公司的测试服务器,文档和数据还是需要备份的,这点很重要。

做阵列并不难,关键在英文水平和理解能力,像我英文这么蹩脚的安装几次,也记住了其中的步骤。英文好一些的,知道安装步骤里的英文意思,安装起来改该选择哪些选项,按照命令提示就可以完成的。看来,还是自个儿英文学的不咋地呀。

安装服务器系统并不难,难的是抗拒对未知的恐惧,还有就是英文有待提高呀,在做事情时,思考和执行同样重要,执行出现问题时,一定要细细思考,查找原因,不懂原理更容易出现盲目执行、盲目试错、盲目失败呀,一定要牢记!

在最初的RAID技术中,是将几块小容量廉价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大的逻辑磁盘给大型机使用。那个时候还没有逻辑卷的概念。只是单纯的将磁盘按照传统RAID级别进行组合然后提供给上层主机使用。
后来硬盘的容量不断增大,组建RAID的初衷不再是构建一个大容量的磁盘,而是希望利用RAID技术实现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提升存储性能,由于单个容量硬盘都已经较大了,数据硬盘组建的RAID容量更大,所以把RAID划分成一个一个的LUN(逻辑卷)映射给服务器使用。
随着硬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块硬盘的容量已经达到数T,传统RAID技术在硬盘重构的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增加了在重构过程中其它硬盘再坏掉对数据丢失造成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块虚拟化技术应运而生。RAID 20+ 是华为的块虚拟化技术,该技术将物理空间和数据空间分散分布成分散的块,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读写能力,方便扩展,也方便了空间的按需分配,数据的热度排布,迁移。它是华为所有Smart软件特性的实现基础。同时,由于热备空间也是分散在多个盘上的,因此硬盘数据的重构写几乎可以同时进行,避免了写单个热备盘造成的性能瓶颈,大大减少了重构时间。
RAID20+软件逻辑对象
华为RAID20+采用底层硬盘管理和上层资源管理两层虚拟化管理模式,在系统内部,每个硬盘空间被划分成一个个小粒度的数据块,基于数据块来构建RAID组,使得数据均匀地分布到存储池的所有硬盘上,同时,以数据块为单元来进行资源管理,大大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
OceanStor存储系统支持不同类型(SSD、SAS、NL-SAS)的硬盘(SATA盘理论可用,只是其性能较低,企业级存储中已很少使用),这些硬盘组成一个个的硬盘域(Disk Domain)。在一个硬盘域中,同种类型的硬盘构成一个存储层,每个存储层内部再按一定的规则划分为Disk Group;
各存储层的硬盘被划分为固定大小的Chunk(CK),其中,SSD层和SAS层的CK的大小为64MB,NL-SAS层的CK大小为256M。
OceanStor 存储系统通过随机算法,将每一个存储层的Chunk(CK)按照用户设置的“RAID策略”来组成Chunk Group(CKG),用户可以为存储池(Storage Pool)中的每一个存储层分别设置“RAID策略”。
OceanStor存储系统会将Chunk Group(CKG)切分为更小的Extent。Extent作为数据迁移的最小粒度和构成Thick LUN的基本单位,在创建存储池(Storage Pool)时可以在“高级”选项中进行设置,默认4MB。对于Thin LUN(精简置备LUN)或文件系统,会在Extent上再进行更细粒度的划分(Grain,一般64KB),并以Grain为单位映射到Thin LUN、文件系统。
若干Extent组成了卷(Volume),卷(Volume)对外体现为主机访问的LUN(这里的LUN为Thick LUN)。在处理用户的读写请求以及进行数据迁移时,LUN向存储系统申请空间、释放空间、迁移数据都是以Extent为单位进行的。例如:用户在创建LUN时,可以指定容量从某一个存储层中获得,此时LUN由指定的某一个存储层上的Extent组成。在用户的业务开始运行后,存储系统会根据用户设定的迁移策略,对访问频繁的数据以及较少被访问的数据在存储层之间进行迁移(此功能需要购买SmartTier License)。此时,LUN上的数据就会以Extent为单位分布到存储池的各个存储层上。
RAID20+基本原理
总结,相比于传统的RAID,华为RAID 20+块虚拟化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基本单位由单个磁盘调整为数据块,将数据块CK按照相应RAID级别(不同存储层可选择不同的RAID级别)组成CKG的方式。并且内部具备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根据数据块的冷热程度动态迁移至不同的存储层中,大大提高了存储性能。其次,在重构方面,由于是以数据块的方式做RAID,同时热备磁盘也以热备块的方式存在,当磁盘发生故障时,可并行多个CKG一起进行重构,所以相比传统的RAID技术大大提高的重构的效率。但缺点就是磁盘都以数据块的方式管理,将大大提高管理开销,所以在硬盘较少的场景并不适合使用块虚拟化技术。现在RAID 20+技术在华为存储设备中运用广泛,也在越来越多的存储场景发挥更大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303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