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服务器主机租用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海外服务器主机租用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第1张

众所周知,海外服务器不同于国内服务器,选择海外服务器建站的话是不需要备案的,这点对于不想备案或选择免备案的站长来说可谓是福音。不过,大家在选择租用海外服务器的同时有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下面本文我们就来一起聊聊。
一、根据客户群体位置选择合适服务器
海外服务器的范围很大,包括全球各地的服务器。所以,当你面对的客户群体处于欧美地区的话,建议选择欧洲服务器、美国服务器等比较好;要是面对的客户群体处于亚洲地区的话,最好是选择香港服务器、日本服务器以及韩国服务器等等,这样搭建网站效果更佳。
二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
对于新手站长来说,前期搭建成本不高,可以先尝试搭建小型规模网站,不过要将发展趋势规划好,然后选择相对应的服务器配置,这样在运行过程中,我们有足够的预案来应对不同阶段的用户需求,不至于因为配置问题导致论坛网站无法正常访问。
三、IP资源的选择
海外服务器的IP资源是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同时大多是属于独立IP,所以在租用前要明确好IP种类。例如较为多见的一些IP有动态、固定、共享、独立IP等等,如果我们需要采用到适宜的服务器,那样对其IP也是要有必要的认识才行。
四、查看访问速度、带宽方面如何
访问速度和带宽因素是直接影响到网站的加载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可见其重要性有多大。在租用海外服务器的前提下,最好可以向服务商索取IP进行测试,通过网站测速工具进行多个地点ping服务器以检测服务器响应速度。带宽资源充足、访问速度快的话,那么网站运行过程必然很稳定,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网站排名。
五、海外服务器售后服务方面是否专业、完善
购买海外服务器,即使再性能优越的服务器在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服务器提供商是否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很重要。毕竟谁也不想花了大价钱,就只使用几次便有损坏,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才能保证用户在使用服务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得到处理,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一、强化密码强度
只要涉及到登录,就需要用到密码,如果密码设定不恰当,就很容易被黑客破解,如果是超级管理员(root)用户,如果没有设立良好的密码机制,可能给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很多用户喜欢用自己的生日、姓名、英文名等信息来设定,这些方式可以通过字典或者社会工程的手段去破解,因此建议用户在设定密码时,尽量使用非字典中出现的组合字符,且采用数字与字符、大小写相结合的密码,增加密码被破译的难度。
二、登录用户管理
进入Linux系统前,都是需要登录的,只有通过系统验证后,才能进入Linux *** 作系统,而Linux一般将密码加密后,存放在/etc/passwd文件中,那么所有用户都可以读取此文件,虽然其中保存的密码已加密,但安全系数仍不高,因此可以设定影子文件/etc/shadow,只允许有特殊权限的用户 *** 作。
三、账户安全等级管理
在Linux *** 作系统上,每个账户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权限,因此在建立一个新用户ID时,系统管理员应根据需要赋予该账号不同的权限,且归并到不同的用户组中。每个账号ID应有专人负责,在企业中,如果负责某个ID的员工离职,该立即从系统中删除该账号。
四、谨慎使用"r"系列远程程序管理
在Linux *** 作系统中,有一系列r开头的公用程序,如rlogin、rcp等,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来攻击我们的系统,因此千万不要将root账号开放给这些公用程序,现如今很多安全工具都是针对此漏洞而设计的,比如PAM工具,就可以将其有效地禁止掉。
五、root用户权限管理
root可谓是Linux重点保护对象,因为其权利是最高的,因此千万不要将它授权出去,但有些程序的安装、维护必须要求是超级用户权限,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工具让这类用户有部分超级用户的权限。sudo就是这样的工具。
六、综合防御管理
防火墙、IDS等防护技术已成功应用到网络安全的各个领域,且都有非常成熟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综合使用这两项技术,因为防火墙相当于安全防护的第一层,它仅仅通过简单地比较IP地址/端口对来过滤网络流量,而IDS更加具体,它需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包(部分或者全部)来过滤网络流量,是安全防护的第二层。综合使用它们,能够做到互补,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实现综合防御。

近一个月以来,美国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各项限制,从经济市场到航空事业,从海运到电子几乎涉及了各项领域。即使面对这些限制,俄罗斯可以得心应手地应对,但身处信息化的时代,俄罗斯注定离不开互联网

那么作为互联网的开山鼻祖——美国, 拥有全球13台服务器,如果美国想要在这方面“限制”俄罗斯,全部切断以后,会对俄罗斯产生多大的影响?俄罗斯有没有解决方案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跟踪服务器。 根服务器主要被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 互联网的顶级域名解析服务由根服务器完成,它对网络安全、运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服务器被称为互联网的“中枢神经”。

简单来讲,带入到我们人体当中,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最主体的部分,那么服务器对于现在整个的互联网来讲, 它就是那个最主体的部分。

现有的服务器,全球仅有13台 。由1个主根服务器和12个辅根服务器组成,美国互联网机构NetworkSolutions运行主根服务器,剩余的辅根服务器,9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1个在亚洲。

其次,根服务器有多么重要 。自从根服务器成立以来,世界各国对美国互联的依赖日渐增大,因为根服务器的特殊原因,国际互联的工作机理离不开它,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

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想要被实现解析 ,就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流程才能完成。 而根服务器就是这第一层。也就是说美国的服务器掌握着全世界域名解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下一层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域名数据库、ISP的缓存服务器, 任何一个域名都必须经过第一层根服务器的解析后, 才可以流转到下一层。

最后打破跟服务器的现状。这种局面当然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继续进行下去的,因此在2016年, 全球1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雪人计划”的的项目。 其主要内容就是在现有根服务器体系架构充分兼容基础上,完成25台辅根服务器的架设,形成“13+25”的新格局。

这样做的目的,相比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明白。其中,我国就参与部署了25台里面的4台,和现有的13台根服务器的配置一样,由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组成,这一举动不仅打破了美国在根服务器上的独有地位, 还打破了我国国内没有根服务器的局面。

这样一来,我国在2025年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可能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国内的网络、应用、终端将全面支持,有望完成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根服务器不管是现有的,还是下一代它的存在都会带领各国推动新 科技 产业革命和重塑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先导领域。尤其是对拥有它的国家来讲,效果更甚。

那么现在在还没有进入各国和平,共享根服务器的时代,美国对于互联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从已经发生过的事例和理论上看 ,美国关闭服务器后就可以断开其他国家的网络。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曾终止对伊拉克国家顶级域名“IQ”的解析,导致所有以IQ为后缀的网站瞬间从互联网上消失。2004年,利比亚于美国发生分歧,国内顶级域名“LY”突然瘫痪, 利比亚在互联网时间里消失了4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拥有根服务器,就拥有了解析顶级域名的权限。美国靠着自己拥有的服务器 ,在互联网上横行霸道,甚至控制了别国的网络自主权。 那么今时不同往日,俄罗斯如果真的遭受美国的“限制”,切断对俄罗斯相应的域名解析,俄罗斯也会瞬间在互联网上消失吗?

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面对美国对于互联网的威胁,各国都在尽力地想解决办法, 研究出来的根镜像服务器就是其中的解决办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克隆13台根服务器的数据,将自己国家的数据连接到互联网上。

只不过根镜像服务器的问题就是它只能实现复制,不能改变任何地方。那么怎么办呢?既然自己摆脱不了美国服务器对自己的影响, 那么我就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主权网。 于是俄罗斯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在2019年,俄罗斯自主研发设计的主权网络打造成功, 它的出现构建出了俄罗斯境内一个脱离全球互联网的内部局域网。 也就是说,哪怕美国对俄罗斯采取像利比亚或者是伊拉克那样的措施,俄罗斯国内互联网设备依旧可以照常运行。

那么就有人担心,美国如果突然切断我国的网,会不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其实2016年发起的雪人计划,在2017年就已经基本架设完成25台IPv6了。我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服务器里,巩固了自身的网络主权和信息安全, 所以美国对我国断网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在互联网的霸权时代已经结束,即使依旧有些国家的互联网还受制于美国,但是相信IPV6正式接管以后,那些国家也会慢慢脱离美国的掌控,还给世界一个自由、和平、公平的互联网时代。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IPv6时代来临之后会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惊喜呢?

1web代码层面 主要是防注(sql injection)防跨(xss),能用的措施就是现成的代码产品打好补丁,自己实现的代码做好安全审计。防患于未然可以上WAF
2服务框架层面 主要是防止系统本身的漏洞和错误或遗漏的配置性漏洞。及时更新补丁,学习相应安全配置。防0day的话上ips
3流量压力测试层面 主要是防cc,ddos等,做域名导向或者上CDN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3675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