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HP DL360G5 2.5服务器,基于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安装RAID 1方法

求HP DL360G5 2.5服务器,基于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安装RAID 1方法,第1张

一、在BIOS中打开RAID功能
安装好SATA硬盘之后,就要进入BIOS中打开南桥芯片的RAID功能。具体方法是: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OnChip IDE Device”窗口,找到一个名为“SATA Mode”的选项,将它设置为“RAID”,然后保存BIOS设置并重新启动电脑。
二、组建RAID系统
在BIOS中启动了RAID功能后,ICH5R南桥芯片内置的“Intel RAID Option ROM”便开始启动,该软件是Intel RAID应用程序,提供BIOS和DOS服务。在系统启动POST(加电自检)时,屏幕上会有一些提示信息,按“Ctrl+I”键便可进入Intel 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窗口
在该窗口中,窗口上半部分是主菜单,下半部分显示的是已经安装好的两个硬盘的信息,例如硬盘型号、容量、是否已经组建RAID系统等。将光标移动到主菜单的“1Create RAID Volume”上,然后按回车键,此时便进入创建RAID系统的主界面。
首先将光标移动到“Name”选项上,在此输入一个RAID卷的名称,一般用默认的名称即可;按“TAB”键,将光标停留在“RAID Level”选项上,在此按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按键,可以选择RAID的类型——RAID 0或者RAID 1;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RAID类型后,按“TAB”键将光标移动到“Strip Size”选项上,选择串列值,一般选择“128KB”。完成上述设置后,按“TAB”键,使光标停留在“Create Volume”上。
按下回车键,此时会出现一条提示信息,询问是否确认创建RAID系统。
小提示:
注意,如果是创建RAID 0这种类型的RAID系统,必须在创建前备份硬盘上的数据,否则一旦创建RAID 0系统,则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及分区都会被删除。
按“Y”键确认创建RAID,此时会回到主界面,在窗口的下方会发现硬盘的信息已经发生改变,显示已经创建了一个RAID卷。
按“Esc”键,此时会出现确认是否退出的提示信息,按“Y”键退出RAID配置程序,此时系统重新启动。
三、硬盘分区及安装系统
如果创建的RAID系统是RAID 1,那么系统会自动将主盘上的数据备份到从盘上,此时如果主盘上已经安装了 *** 作系统,则可以直接进入Windows,只要在进入Windows后安装Intel的ICH5R RAID驱动程序即可。

RAID 1的创建 虽然在原理上和RAID 0完全不一样,但RAID 1的安装设置过程却与RAID 0相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HighPoint 370 BIOS里的设置。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只向大家重点介绍这部分设置: 进入HighPoint 370 BIOS后选择“Create RAID”进行创建: 1在“Array Mode”上点击回车,在RAID模式选择中选择第二项“Mirror(RAID 1)for Data Security(为数据源盘创建镜像)”。 2接着是源盘的选择,我们再次提醒用户:务必小心,不要选错。 3然后是目标盘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像盘或备份盘。 4然后开始创建。 5创建完成以后BIOS会提示进行镜像的制作,这一过程相当漫长。 6我们用了大约45分钟才完成60GB的镜像制作,至此RAID 1创建完成。 RAID 1会将主盘的数据复制到镜像盘,因此在构建RAID 1时需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把主盘和镜像盘弄混,否则结果将是悲剧性的。RAID 1既可在两块无数据的硬盘上创建,也能够在一块已经安装 *** 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比RAID 0方便多了(除了漫长的镜像制作过程)。创建完成以后我们试着将其中一块硬盘拔下,HighPoint370 BIOS给出了警告,按下“Esc”,另一块硬盘承担起了源盘的重任,所有数据完好无损。 对于在一块已经安装 *** 作系统的硬盘上添加RAID 1,我们建议的步骤是:打开BIOS中的控制芯片→启动 *** 作系统安装HighPoint 370驱动→关机将源盘和镜像盘接在IDE3、4口→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RAID 1(步骤见上文介绍)→重启系统完成创建。 我们对两种RAID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虽然RAID 0的测试成绩让人有些不解,但是实际使用中仍然感觉比单硬盘快了很多,特别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启动异常迅速,进度条一闪而过。至于传输率曲线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我们估计和平台选择有一些关系,毕竟集成芯片在进行这种高数据吞吐量的工作时非常容易被干扰。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看到RAID 0系统的数据传输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一度接近60MB/s。与RAID 0相比,RAID 1系统的性能虽然相对单磁盘系统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但测试中我们发现RAID 1的工作曲线显得非常稳定,很少出现波动的情况。 再看看Winbench99 20中的磁盘测试成绩,一目了然。 对用户和 *** 作系统而言,RAID 0和1是透明不影响任何 *** 作的,我们就像使用一块硬盘一样。 三、用软件方法实现RAID 除了使用RAID卡或者主板所带的芯片实现磁盘阵列外,我们在一些 *** 作系统中可以直接利用软件方式实现RAID功能,例如Windows 2000/XP中就内置了RAID功能。 在了解Windows 2000/XP的软件RAID功能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Windows 2000中的一项功能——动态磁盘管理。 动态磁盘与基本磁盘相比,不再采用以前的分区方式,而是叫卷集,它的作用其实和分区相一致,但是具有以下区别: 1可以任意更改磁盘容量 动态磁盘在不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情况下可更改磁盘容量大小,而且不会丢失数据,而基本磁盘如果要改变分区容量就会丢失全部数据(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磁盘工具软件可以改变分区而不会破坏数据,如PQMagic等)。 2磁盘空间的限制 动态磁盘可被扩展到磁盘中不连续的磁盘空间,还可以创建跨磁盘的卷集,将几个磁盘合为一个大卷集。而基本磁盘的分区必须是同一磁盘上的连续空间,分区的最大容量当然也就是磁盘的容量。 3卷集或分区个数 动态磁盘在一个磁盘上可创建的卷集个数没有限制,相对的基本磁盘在一个磁盘上最多只能分4个区,而且使用DOS或Windows 9X时只能分一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这里一定要注意,动态磁盘只能在Windows NT/2000/XP系统中使用,其他的 *** 作系统无法识别动态磁盘。 因为大部分用户的磁盘都是基本磁盘类型,为了使用软件RAID功能,我们必须将其转换为动态磁盘: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在查看菜单中将其中的一个窗口切换为磁盘列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右键菜单将选择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 在划分动态卷时会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类型的动态卷。 1简单卷:包含单一磁盘上的磁盘空间,和分区功能一样。 (当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磁盘并且两个磁盘上都有未分配的空间时,我们能够选择如下的两种分卷方式) 2跨区卷:跨区卷将来自多个磁盘的未分配空间合并到一个逻辑卷中。 3带区卷:组合多个(2到32个)磁盘上的未分配空间到一个卷。 (如果如上所述系统中的两个动态磁盘容量一致时,我们会看到另一个分区方式) 4镜像卷:单一卷两份相同的拷贝,每一份在一个硬盘上。即我们常说的RAID 1。 当我们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态磁盘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更加复杂的RAID方式——RAID 5,此时在分卷界面中会出现新的分卷形式。

开机是按"F8"进入RAID界面,选择第一个"Creat",然后选择物理磁盘,在右侧会显示RAID的级别先择RAID的级其他的按默认就行了然后按:F8"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1第一步是在界面闪烁后出现提示信息时按“Ctrl + R”按钮。进入SAS3108 BIOS配置实用程序页面,如下图所示。

2然后,要创建的RAID 5包含至少3个硬盘。此时,按上面界面上的“F2”按钮,然后在d出列表中选择“创建虚拟驱动器”。

3然后你需要将RAID级别设置为RAID 5,然后在“RAID Level”区域中按“Enter”,然后通过“↑”和“↓”选择“RAID 5”,那么你需要添加一个硬盘。

4最后一步是按“↑”或“↓”移动光标。按“Enter”键选择此选项。请注意,RAID创建完成后会自动执行初始化。然后只需在此页面的高级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如下所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403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