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鹅“变”了

腾讯:鹅“变”了,第1张

3月23日下午,腾讯控股发布2021年度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根据财报显示,2021全年,腾讯营收达5601 2亿元,同比增长16%, 公司年度盈利227810亿元,同比增长4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23788亿元,同比微增1%,为近十年来净利增幅最低。而在第四季度,腾讯净利润(Non-IFRS)为2488亿元,同比下滑25%,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净利下滑。

其中, 游戏 和社交网络业务的收入依然占比较大,截止2021年12月31日,腾讯2021年度社交网络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8%。

腾讯增值服务业务年度收入为291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本土市场全年 游戏 收入1288亿元,同比增长6%。国际市场全年 游戏 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31%。

第四季度,腾讯营收1442亿元,市场预期1453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9496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网络广告收入215亿元,预估234 6亿元;增值服务业务收入719亿元,预估727 3亿元;个人电脑客户端 游戏 收入106亿元,预估104亿元。金融 科技 及企业服务收入479 58亿元,同比增长25%。

未成年人防沉迷方面, 2021年第四季,腾讯未成年人 游戏 总时长同比减少88%,占本土市场 游戏 总时长的09%。未成年人总流水同比减少73%,占本土市场 游戏 总流水的15%。

用户数方面,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12 68亿,同比增长35%。QQ移动端月活跃账户数5 52亿,同比下降72%。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1%至1 24亿,音乐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36%至7600万。

财报还披露,截止2021年12月31日,腾讯拥有112771名员工,同比增长313%。2021年度总酬金为95523亿元,同比增长371%。据此推算,腾讯员工人均月薪资达705万。

在财报后的业绩发布会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2021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我们积极拥抱变化,执行了加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但影响收入增速放缓。尽管财务受到影响,我们在业务上继续取得战略性进展,包括普及我们的企业软件及效率办公工具的使用,增加视频号的内容创作及观看量,拓展国际市场 游戏 业务。我们相信,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结构性地迈向更 健康 的模式,回归以用户价值、 科技 创新及 社会 责任为中心的本源。我们正在积极适应新环境,降本增效,聚焦重点战略领域,争取长期可持续增长。”

本土 游戏 收入增速慢于海外

腾讯的 游戏 收入包括本土和国际两部分,2021年这两项收入分别为1288亿元和455亿元。 同比去年的增速分别为6%和31%,整体 游戏 业务增速约为12%。四季度,腾讯本土 游戏 收入增长仅为1%,海外 游戏 收入增速则达到34%。海外 游戏 增长动力更为强劲,本土则相对疲软。

财报称,本土 游戏 收入增长主要受《王者荣耀》《使命召唤手游》《天涯明月刀》收入增长推动,但部分被《DnF》和《和平精英》收入减少抵销。海外 游戏 增长则由《PUBG Mobile》、《Valorant》、《荒野乱斗》及《部落冲突》等 游戏 拉动。

未成年人 游戏 限制方面,财报称2021年四季度未成年人总 游戏 时长同比减少88%,占本土 游戏 总时长的09%,未成年人总流水同比减少73%,占本土 游戏 总流水的15%。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将在2022年内消化,新的 游戏 版号发布后,也会获得对应新收入。

自去年7月开始,国产网络 游戏 版号审批名单就未更新,这对腾讯的新 游戏 上线也有明显限制。

刘炽平也表示,目前由于新版号尚未公布,国内 游戏 业务收入并没有太高的可预见性。但腾讯会加快国际 游戏 投资和发布脚步,增加现有IP的渗透度,并持续发布新的 游戏 。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 游戏 的高增速是腾讯财报亮点之一。 据App Annie去年12 月《中国 游戏 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显示,腾讯位居榜单第三。

腾讯 游戏 海外投资动作频繁,其中包括《饥荒》《缺氧》开发商Klei Entertainment、《麻布仔大冒险》开发商母公司Sumo Group,以及曾开发《喋血复仇》、《求生之路》等知名 游戏 的工作室Turtle Rock Studios的母公司Slamfire等。

此外,腾讯还在去年年底成立了海外 游戏 品牌 Level Infinite,同时公布《王者荣耀国际版》、《饥荒:新家园》手游、《重生边缘》、《GTFO》等多款 游戏 产品,Level Infinite 将发行腾讯 游戏 旗下工作室及其它第三方工作室出品的 游戏 作品,并为海外合作工作室提供技术和研发支持。

数实经济收入成新的增长引擎

由于监管趋严和宏观经济及部分广告主行业的疲软,腾讯2021年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78%,而2020年这一增速为20%。

其中,社交媒体及其他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1%至753亿元,媒体广告收入则下降7%至33亿元。财报介绍,前者由微信朋友圈小程序广告主增长带动,后者则受宏观环境和内容发布延迟等。

在线教育是腾讯广告主要客户,双减政策大幅影响该部分收入。 腾讯首席战略官James Mitchell在电话会中表示:“过去几个季度里,相比整个行业而言,腾讯的广告业务受到的影响更大,主要原因跟我们的广告客户构成有关,尤其是在线教育行业,一年之前在腾讯广告营收中的占比为10%-15%,而目前去年四季度只有1%-3%,这也解释了四季度广告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但他预期,随着对新的监管环境的适应,广告业务将在2022年下半年恢复增长。

腾讯的金融 科技 和企业服务首次成为腾讯最主要收入来源。 2021年四季度,腾讯金融 科技 和企业服务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25%,达到了47958亿元,数实经济(To B)收入首度超越网络 游戏 板块,成为腾讯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 这意味着,以服务B端为主的数实经济收入已经成为腾讯新的增长引擎。

金融 科技 服务收入的增长主要反映了商业支付金额的增加。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快速增长,乃由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及互联网行业的视频化趋势,以及自2020年11月合并易车的企业服务收入的贡献。

马化腾此前曾表示,自2015年以来,腾讯就开始进行互联网和行业融合,2018年,公司进行了“930”架构调整后,正式拥抱产业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腾讯的定位是数字化助手,为各行各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2019年一季度,腾讯控股首次单独披露金融 科技 与企业服务板块收入数据,当季该板块收入21789亿元,占整体营收255%,网络 游戏 板块占比则为334%。近年来,腾讯加大拥抱产业互联网,并在政务、金融、教育、交通出行、医疗、智慧零售、工业、能源等诸多领域,形成产业数字化方案。

财报显示,2021年,腾讯金融 科技 与企业服务板块的收入成本为1208亿元,同比增长32%,该板块同样是腾讯成本投入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现阶段,腾讯正积极参与到“东数西算”的建设中,在贵阳、重庆、广东、江苏等地都投入了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过去一年,腾讯云在印尼、泰国、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的国际数据中心相继开服,整体全球运营的可用区达到70个,覆盖27个地理区域,运营着超过100万台服务器,为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研发投入三年翻倍

2021年,腾讯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3%,达到518亿元。而在2018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仅为22936亿元。这就意味着,在三年的时间里,腾讯的研发投入已经实现了翻倍。

2021年,腾讯持续发力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在芯片、 *** 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等技术领域,实现多项突破。

芯片方面,面向AI计算、视频处理、高性能网络三大场景,腾讯自研了AI推理芯片紫霄、视频编解码芯片沧海、智能网卡芯片玄灵,产品性能业界领先。

同时,腾讯与多家芯片企业深度合作,自研星星海服务器。结合云计算的丰富场景,实现整机性能业界最强,可靠性翻倍。过去一年,星星海快速迭代,支持全平台、多场景,规模增长高达400倍,成为了业内上线后增长最快的服务器产品。

2021年,腾讯还发布了第六代100G云服务器,采用全面自研技术架构,计算性能最大提升220%、网络转发性能最大提升300%,已在电商、社交、 游戏 等业务场景大规模应用。

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之上,腾讯通过公有云、私有云以及客户本地集群构建了无所不在的云服务。去年11月,腾讯云正式发布行业首家全域治理的分布式云 *** 作系统遨驰。遨驰单集群支持10万级服务器、百万级容器规模,管理的CPU核数超过1亿。

数据库领域,腾讯云数据库TDSQL发布全新的Oracle兼容引擎,满足金融核心快速上线要求;以及TDSQL金融级全自研新敏态引擎,可实现无限扩展、在线变更,适配金融敏态业务。

目前,腾讯云数据库TDSQL已成功服务客户数超50万,涵盖金融、政府、电商、 游戏 ,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核心系统国产化,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

音视频领域,腾讯云音视频覆盖国内90%音视频客户,拥有100+项新一代国际编解码专利。2021年,TRTC后台架构技术获得“中国专利金奖”,超低延时直播产品“快直播”将直播延时降低90%以上,综合服务质量(QoS)远超标准直播。

根据腾讯控股最新发布的2021年研发大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腾讯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1%。新增研发项目超6000个,增量同比2020年增长51%。过去三年,腾讯控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200亿元。

2022年人员仍会增长

早前有消息称腾讯对外招聘计划正在紧缩,部分事业群开启“优化”。

2021年4月,腾讯以腾讯视频、微视以及应用宝为基础组建“在线视频BU”,通过内容生产、分发和应用渠道的整合,减少资源消耗的而同时继续深耕视频赛道。

2022年2月,腾讯影业的主体部分将从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被调整到企业发展事业群(CDG),原有的强商业属性的IP影视化开发工作交由阅文集团旗下的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以及PCG旗下的腾讯动漫负责。这对后者而言也是一种资源整合,充分挖掘阅文集团IP的价值。

这些业务调整不一定意味着人员整体缩减,但增长会相对有限。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腾讯拥有1127万名员工,同比增长313%。

“今年的员工增长会大幅下降,增幅远低于前两年。”刘炽平说,腾讯的减员计划和组织调整是有关联的。“组织上的优化(不意味着投入缩减),处于优势的核心业务会继续加大投入,边缘和亏损的、可缩减的业务会减少招聘。”他说,腾讯依然持续引进核心 科技 人才和优秀的应届毕业生,预计2022年人员仍会增长。

今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公司和 科技 公司推动股票回购,阿里昨日就宣布上调回购规模至250亿美元,是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腾讯今年1月进行了一波密集回购,从1月5日至1月20日共计回购了11次,合计回购48314万股。

减持京东是腾讯“主动”战略的另一侧面。 去年年底,腾讯以中期派息的方式将其持有的近46亿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发放给合格股东,持有京东的股权将从169%降至22%,刘炽平也卸任京东董事。

James Mitchell称,腾讯过去几年有几百亿不同方向的投资,“撤资并不是大事”。他表示,腾讯投资会更偏向于选择没有上市的私有化公司,帮助他们扩张上市。

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腾讯于上市投资公司(不包括附属公司)的权益公允价值为9828亿元,接近万亿规模。

对此,刘炽平称,2020年和2021年都是腾讯的转折之年,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腾讯采取了“激进的市场营销措施应对竞争”,但随着互联网行业出现的范式转变等根本性变化,腾讯会进行全盘的成本优化,他预测2023年的利润率会好转。

截至3月23日收盘,腾讯股价微涨,报389港元,港股市值为37391亿元。美股方面,腾讯股价4688美元低开,截至发稿拉升至4770美元。

云服务器又称云主机,云服务器是在云计算环境中运行的虚拟服务器,而不是物理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云计算进行一系列的远程 *** 作。云服务器也是虚拟服务器的一种,只是相对比较高级,配置比较灵活,云服务器相对比较独立,拥有高度的运行环境。

云服务器作用:

1、放置公司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通过互联网开发业务渠道,许多公司将选择将其网站放置在云服务器上,并允许用户直接通过云服务器访问它们。不仅是企业网站,还有博客,电子商务平台等。不仅安全稳定,数据安全,而且具有成本效益。

2、APP和其他应用程序

它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放置在云服务器上的网站,诸如APP之类的应用程序以及任何希望用户访问网络的应用程序都可以放置在云服务器上。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一般APP等应用对云服务器配置要求较高,所以尽量选择配置较高的云服务器。

3、使用云服务器来存储和共享数据

许多公司,由于数据量大,或需要实时共享。它将专门购买云服务器来存储数据。它不仅高度安全,而且提供在线下载和数据共享,非常方便。

4、云服务器放置游戏

许多小型游戏都放在云服务器或服务器上,然后才能访问它们。很多时候游戏链接不稳定或闪回,这可能是由于云服务器过载。还有一些用户专门购买云服务器与其他人进行在线玩。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互联网行业高速增长时代正在远去,已成一个不争事实。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们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考虑第二增长曲线。

云智能服务,是被各家盯准的一条赌上未来的赛道。

成果已经显现——阿里云Q3实现营收首超200亿元,首次连续四季度盈利;百度每月砸20亿搞研发,智能云营收连续增长超70%;腾讯云这边,也首次提出“云智能”战略,三年实现团队一千多人至一万多人的10倍扩张……

令BAT无法忽视的一大劲敌是华为,作为一家从ICT切入到云智能的 科技 巨头,华为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猛烈受挫,而云智能业务成为其新的增长命脉。

一场以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为主角的云智能进军千行百业的圈地大战已经蓄势待发。

华为任正非亲自督导“五大军团”,阿里云智能将建立18大行业事业部,腾讯和百度也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架构调整或战略升级,盯准政企数字化市场,“磨刀霍霍向牛羊”。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华为云总裁张平安、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百度CTO王海峰,作为这场云智能大战中掌舵者,在2021年这一疫情后经济恢复和全球洗牌的关键时期,正在做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抉择。

尽管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带领团队迈向AI落地的“深水区”。

见过汤道生的人可能对他身上的程序员风格印象深刻,他 *** 着一口不太流利的香港普通话,似乎不善言辞,却很缜密。这位1997年从斯坦福走出来的电子工程硕士,34岁时便成为腾讯QQ研发副总裁、QQ秀产品中心总经理,在2018年成为腾讯CSIG掌舵者。

2021年,越来越多的腾讯内部员工会看到汤道生出入纯商务场合,包括与建筑产业的天一集团合作、与物流交通产业的招商港口合作、与出行产业的广汽集团签约……为了带领腾讯涉足此前不熟悉的产业互联网领域,做技术出身的汤道生越来越像一名“销售”代表。

腾讯CSIG总裁汤道生

“腾讯没有To B基因”——这是2018年9月腾讯CSIG成立时外界的普遍质疑。腾讯CSIG融合了公司的云计算、AI、智慧产业等多重技术能力,腾讯的很多科学家出自这里,但如何将技术落地行业,对汤道生和这些科学家来说有不小的鸿沟需要跨越。

即使是三年后的今天,腾讯CSIG已从三年前的一千多人扩张到一万多人,汤道生依然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坦言了做To B的吃力点——“To B工程的周期更长,对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要求更高,以及传统行业引入人才也需要磨合。”

业务做深、组织变大,也意味着面临新的问题。在以AI为重要驱动的产业互联网项目中,大厂虽然有平台势能,却难以像AI创企那样灵活机动地打“游击战”,因此在很多AI竞标方案中未必能超过小厂。

对此,汤道生在今年5月已经从组织架构入手进行三年来的首次调整——宣布成立汤道生带队的技术委员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内部减少代码重复开发,以开源提升项目推进效率。比如在近期腾讯推出的数智人平台等项目中,已经看到跨CSIG和AI Lab、微信、搜狗多部门技术整合成果的迹象。

更深层次的是团队文化变革。与汤道生自己亲自投身“销售”的举动相一致——在今年9月CSIG三周年会上,汤道生史无前例地将事业群价值观升级出“敢拼敢言”这一要求。他犀利地指出,近年来引入了很多不同企业的员工,同事比较拘束、不敢直言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效率,因此团队要像创业一样“敢拼”、“敢言”。

当下国内AI技术落地的高潮已经有到来的趋势,然而,此前活跃在一级市场的AI创企们的“金钱池”却已见底,纷纷转向二级市场寻求输血补给。对于腾讯CSIG这样具有大厂兜底的AI玩家来说,一场市场收割战似乎才刚刚开始。

在今年11月举办的腾讯生态大会上,汤道生首次提出“腾讯云智能”提法,公布一套“全局智能”的完整云智能架构和最新自研AI芯片、AI开发平台、智能产业解决方案等,标志腾讯在产业云智能领域全面出击。

腾讯云智能战略架构

再来看看行业落地,据我们统计,在今年已公布的大型智慧城市项目中,腾讯云已经拿下不少大单。今年4月广州21亿黄埔智慧城市项目、今年5月江门市36亿智慧城市项目、今年8月襄阳市的11亿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以及今年9月的上海徐汇区12亿“一网统管”项目……腾讯云都充当着主要或唯一中标企业。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腾讯云AI每天全球12亿用户和200W+客户,每天处理图像超过50亿张,处理语音超过百万小时,处理自然语言超过千亿级。

“再往下走,我觉得会进入‘深水区’,接触离腾讯原来优势更远的这些行业。”汤道生在近期的采访中谈道。

与较晚提出“云智能”的腾讯不同,百度虽然在BATH中体量更小,却几乎是BATH中最先提出“智能云”且最大决心“All in”人工智能的一家。

如果要说AI创企们最怕被哪家大厂取代,那无疑是百度。拥有与国际顶尖深度学习框架匹敌的国产PaddlePaddle(飞桨)、获411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Apollo、量产超2万片的昆仑AI芯片……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可以在之后的几年继续每月投20亿元搞研发,AI创企们却不一定有这个底气。

再来看看掌舵百度智能云的百度CTO王海峰,他和很多AI创企的创始人一样,是一个技术派,同时是“一个没有新闻的人”。毕业于清华物理专业的父亲将他从小开始教育成一个技术人才,他也如愿在2021年入选IEEE Fellow,并成为兼任ACL Fellow的中国大陆第一人,百度内部很多人称他:“气场比较弱,但同时又不会轻易为别人所动。”

百度CTO王海峰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技术派,带动了百度智能云部门在经历组织变动的不稳定态势后,转而在2021年实现业务连续季度70%的增长,成为百度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百度智能云刚刚在2020年经历了动荡的一年。2020年初,李彦宏将ACG(百度云)、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让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向新任CTO王海峰统帅汇报。然而仅仅3个月后,尹世明离职。

彼时,在国内云市场中,阿里云、腾讯云分别位居前二,后来者华为云增速达220%,处于其后的百度智能云可能被越甩越远。彭博社当时这样评价,过去十年,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语音交互领域,百度已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这项努力因百度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吴恩达(Andrew Ng)等关键高管离职而陷入了比较麻烦的境地。市场对公司搞研发投入可能带来的回报表示怀疑,股价随即跌至冰点。

进入2021年,王海峰总揽全局,他很少出来发表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但在今年却默默带领百度智能云迅猛增长。

根据百度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Q3)财报,显示其Q3实现营收319亿元,广告业务增长乏力的趋势已经体现。但是,百度智能云在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达73%,成为驱动百度核心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百度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直言:“AI和云,未来三年会占百度营收一半以上。”

从业务上来看,在过去半年里,百度将百度大脑这一“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升级到70版,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方案落地多所城市。比如就在今年9月,百度就连续拿下3个超亿级项目,包括117亿元绍兴智慧快速路项目、168亿元沧州经济开发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项目、179亿元桐乡产业互联网项目等。

随着百度CTO王海峰将百度智能云团队稳住,他在今年的百度云智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了百度智能云的新战略:“以云为基础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AI为引擎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云智一体,赋能千行百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比看看2020年,百度对智能云战略的表述还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可以看到,百度智能云更加强调AI技术落地实体产业,也就是说,百度AI也要进入深水区了。

随着百度的AI技术落地越来越上道,无疑会成为一众冲刺IPO的AI创业公司的最大对手之一。

同样经历了组织架构调整的还有华为,看起来,华为云今年的道路更不平坦。

在今年4月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部门名将余承东时任华为云总裁,还在为华为云AI的落地助威呐喊,他说,AI开发要告别作坊式,走向工业化,并带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MindSpore等软件的更新。

但仅仅5个月后,在今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言人已经换了人,变成了新任CEO张平安。张平安于1996年加入华为,曾担任华为企业业务BG首席运营官、软件产品线总裁,是华为精通软件及市场的老将。

华为云总裁张平安

实际上,今年华为云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先是今年1月,然后是今年3月,将华为云与计算BG中的原服务器、存储等划归出到“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将BG中的云独立为Cloud BU,这距离两者合并仅仅过去了一年。

“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外部制裁影响,2021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及消费者业务发展受限。2021年10月,华为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本季度营收下降321%至4558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云与AI技术驱动的To B业务,无疑成为华为新的增长命脉。

作为华为云临危上任的大将,张平安在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谈道:“未来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都应该是云化的,我们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让数据在业务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和余承东等其他华为***一样,张平安的言行中常常尽显华为人的务实、狼性和毫不含糊。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当下AI落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过高问题。为了降低AI落地成本,张平安领导团队更新了云天筹AI求解器、华为云开天aPaaS等一系列AI根技术。可以看到,在华为一整套包含了硬件、AI算子开发、AI模型开发和AI应用开发的升腾AI全栈技术基础上,华为云正从云基础设施层往上层的PaaS层加大投入。

一边是技术在朝着极限水平迭代,另一边,是从整个集团层面促进云与AI技术在行业落地。

2021年,华为公司陆续成立了五大行业军团——煤炭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和智能光伏军团,标志着华为面向千行百业全面落地云、AI、网技术的大幕正式拉开。

华为五大行业军团是由任正非亲自督导,从各个BG中抽取最精锐的精兵强将,并独立平行于它们,整合云、网、智等多种纵向能力横向精准打击行业。这是华为首次在组织架构上明确军团作战方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主持华为军团组建大会

任正非曾提及对军团的期待——比如,能不能在2-3年技术成熟,然后对全世界提供矿山智能化服务?而从已有进展来看,华为“矿鸿”矿山 *** 作系统已在神东4个矿厂成功落地,从以点覆盖AI实时风险预警识别等功能,到推出让整个矿井变得联通的矿鸿 *** 作系统,验证了军团作战方式的敏捷性和效率。

在强烈求生需要驱动下,由创始人任正非亲自掌舵、猛将张平安强力推进,华为云与智能技术或许已成为BATH中落地最猛的一极。

2017年华为云成立初,华为就做出了“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三不做股权投资”的 社会 承诺。到了2020年,华为云将这一使命升级为——“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面临内外生存压力,华为云能不能把握好生态合作的边界,守住曾经的承诺,这个问题令很多合作伙伴关心。

进入2021年,有很多人提到,阿里云正在“双手入泥”,越来越像华为了。

在今年5月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透露,阿里云近期完成了重大组织升级,一是设立了18个行业部门,由行业总经理牵头行业数字化创新。与腾讯汤道生类似,张建锋是一位为阿里的拳头产品“淘宝”打过仗的技术架构师,曾带队解决了“双11”的云计算难题。2019年,张建锋卸任阿里集团CTO,专心聚焦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和达摩院研发。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自张建锋掌舵以来,阿里云已将落地行业从2019年的三个拓展为2020年的7个,如今已经扩展到18个,并上升至部门。这一扩张速度,印证了张建锋的“打仗”能力。

阿里云智能覆盖行业拓展情况(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再来横向看看区域布局,阿里云智能目前已成立16个区域部门,任命分公司总经理与本地客户联接。要知道,这在阿里 历史 上是没有过的,在过去一直是华为、海康这样的ICT厂家所热衷的事情,现在已成为阿里云的重要组织策略。

考虑到5月也是华为任正非带队的煤炭军团高歌猛进的时候,阿里云在5月成立18行业部门、16区域的发力政企数字化的大动作,很容易被认为是对标华为。这两家企业,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最大云巨头和最大的通讯巨头,似乎要进入一个云智能技术贴身肉搏的阶段。

不过,张建锋否定了这些调整与竞争有关。他谈道,主要是阿里云自身内部主要矛盾使然,阿里云的服务离客户需求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促使阿里云进行转变。

不管是否主观对标,但阿里正在跳出此前做电商消费的思维习惯,通过更接地气地接近政企数字化客户,实现技术变现。

姿态转变伴随的是阿里云在财务指标上的上扬。根据11月18日发布的阿里云Q3财报,阿里云营收20007亿元,同比增长33%,经调整EBITA利润(息税摊销前利润)396亿元,首次实现连续四季度盈利。

阿里云的营收中有很大份额来自于基础设施、SaaS等收入,但AI技术已经越来越融入其云服务中。

简单回顾一下,今年,阿里达摩院开源了登顶六大NLP权威榜单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体系AliceMind,推出超100项视觉AI能力的视觉智能开放平台;阿里云智能推出让企业“开箱即用”的大数据 AI平台——“阿里灵杰”,训练出全球首个突破10万亿参数的AI模型;芯片方面,平头哥自研云原生处理器芯片倚天710亮相,玄铁CPU已出货超25亿颗,成为国内应用规模最大的国产CPU……

张建锋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谈道,12年前,阿里巴巴在国内率先投入 探索 云计算,成为全球三朵云之一。下一个十年,阿里巴巴将坚定不移继续加大对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投入,在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区块链等领域进行科研攻关。

也难怪说阿里云越来越像华为,尽管张建锋并不愿意承认,但华为擅长的“扎足根,冲破天”,阿里云智能今年已在向这个方向大步迈进,与华为争夺政企数字化市场。

可以看到,不论是在互联网发展拐点寻找新动能的BAT,还是在美国制裁下寻找新粮仓的华为,它们都将云智能作为更加重要的生命线在运作,试图切换新的增长动能。

作为各家云智能业务的掌舵人,本文中提及的对象中既有来自技术派的优秀产品经理,也有在过往战场中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管理人才,现在,他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从技术投向行业,准备撸起袖子,双手入泥,大干一场。

巨头的动作对AI领域“原住民”AI企业们可能带来不小冲击。一方面,巨头的高举高打能带来整体行业生态的进步,从而营造更适合AI落地的环境;另一方面,自身更加无可取代的竞争力是什么?最适合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将成为非巨头AI企业需要思考的事情。

当AI落地进入深水区,各路AI玩家正在把技术战车推向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田间地头,一决高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425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