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知用于做深度学习的CPU的算力越 来越强,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应该怎么做才能适用此趋势?

谁能告知用于做深度学习的CPU的算力越 来越强,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应该怎么做才能适用此趋势?,第1张

个人觉得现在市面上的风冷已经不能满足深度学习GPU服务器的散热要求,需要转向新的技术以此满足深度学习训练服务器散热的需求。蓝海大脑液冷服务器 HD210 H系列突破传统风冷散热模式,采用风冷和液冷混合散热模式——服务器内主要热源 CPU 利用液冷冷板进行冷却,其余热源仍采用风冷方式进行冷却。通过这种混合制冷方式,可大幅提升服务器散热效率,同时,降低主要热源 CPU 散热所耗电能,并增强服务器可靠性。经检测,采用液冷服务器配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数据中心年均 PUE 值可降低至 12 以下。是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品牌: LINKZOL(联众集群);
可以参考其官网;
*** 作系统可以安装Ubuntu 1404 LTS,需要如下软件:
编译器:GNU编译器,包括C/C++/Fortran编译器;
Intel编译器,包括C/C++/Fortran编译器、MKL、等;
并行环境:OpenMPI、MPICH等MPI并行环境;
GPU开发环境:最新CUDA驱动、编译器、调试器、SDK及例子文件等;
cuDNN加速,CUDA FFT、CUDA BLAS等;
深度学习框架:Caffe, Torch, Theano, BIDMach、TensorFlow;其中,Caffe需要编译提供python接口和Matla(支持mex编译)接口;
DNN平台:基于B/S架构,便于用户实时且可视化地进行DNN的训练、测试
推荐配置一:
计算平台采用:LZ743GR-2G/Q
系统:Ubuntu 14043 x64
CPU:Intel Xeon十核E5-2630v4(22GHz,80 GT/s)
内存:原厂64GB内存 (16GB×4) DDR4 2133MHZ ECC-REG(带内存校错技术,最大支持2T)
系统硬盘:INTEL 25寸240G 企业级SSD固态硬盘(最大支持8块硬盘,类型:SATA,SSD)
系统硬盘:希捷35寸4T 7200RPM 企业级硬盘(最大支持8块硬盘,类型:SATA,SSD;)
GPU卡:2块NVIDIA TATAN-X GPU卡 (CUDA核心数3584个核心,12G DDR5 显存,最大2个GPU卡)
电源:1200W High efficiency (96%)金牌电源
推荐配置二:
计算平台采用:LZ-748GT
系统:Ubuntu 14043 x64
CPU:Intel Xeon十二核E5-2650v4(22GHz,96 GT/s)
内存:原厂256GB内存 (16GB×16) DDR4 2133MHZ ECC-REG(带内存校错技术,最大支持2T)
系统硬盘:2块INTEL 25寸480G 企业级SSD固态硬盘(最大支持8块硬盘,类型:SATA,SSD)
系统硬盘:3块希捷35寸4T 7200RPM 企业级硬盘(最大支持8块硬盘,类型:SATA,SSD;)
GPU卡:4块TESLA TITANX GPU计算卡或者4块tesla P4O GPU卡 (CUDA核心数3584个核心,12G DDR5 显存,最大4个GPU卡)
电源:2000W High efficiency (94%)冗余钛金电源
推荐配置三:
计算平台采用:LZ428GR-8G/Q
系统:Ubuntu 14043 x64
CPU:Intel Xeon十四核E5-2690v4(26GHz,96GT/s)
内存:原厂256GB内存 (16GB×16) DDR4 2133MHZ ECC-REG(带内存校错技术,最大支持2T)
系统硬盘:2块INTEL 25寸480G 企业级SSD固态硬盘(最大支持8块硬盘,类型:SATA,SSD)
系统硬盘:3块希捷25寸2T 7200RPM 企业级硬盘(最大支持8块硬盘,类型:SATA,SSD;)
GPU卡:8块TESLA P40 GPU计算卡或者8块NVIDIA TATAN-X GPU卡 (CUDA核心数3584个核心,12G DDR5 显存,最大8个GPU卡)
电源:1600W(2+2) High efficiency (96%)钛金电源;
可以咨询:1381O114665

深度学习是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算法而存在,被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由于受到算法理论、数据、硬件的制约,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单层或浅层的网络结构。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以及大规模硬件加速设备的出现,特别是GPU的不断提升,使得神经网络重新受到重视。深度学习的发展需要大数据跟计算力的支撑,蓝海大脑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适用于GPU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训练及推理等场景,覆盖服务器、静音工作站等多种产品形态,能够满足客户全场景需求,80%做人工智能科研等领域研究的重点高校已应用蓝海大脑的产品。

先说结论:部署的方式取决于需求

需求一:简单的demo演示,只要看看效果的,像是学校里面的demo展示这种

caffe、tf、pytorch等框架随便选一个,切到test模式,拿python跑一跑就好,顺手写个简单的GUI展示结果

高级一点,可以用CPython包一层接口,然后用C++工程去调用

需求二:要放到服务器上去跑,但一不要求吞吐二不要求时延的那种,说白了还是有点玩玩的意思

caffe、tf、pytorch等框架随便选一个,按照官方的部署教程,老老实实用C++部署,例如pytorch模型用工具导到libtorch下跑(官方有教程,很简单)

这种还是没有脱离框架,有很多为训练方便保留的特性没有去除,性能并不是最优的;

另外,这些框架要么CPU,要么NVIDIA GPU,对硬件平台有要求,不灵活;还有,框架是真心大,占内存(tf还占显存),占磁盘

需求三:放到服务器上跑,要求吞吐和时延(重点是吞吐)

这种应用在互联网企业居多,一般是互联网产品的后端AI计算,例如人脸验证、语音服务、应用了深度学习的智能推荐等。由于一般是大规模部署,这时不仅仅要考虑吞吐和时延,还要考虑功耗和成本。所以除了软件外,硬件也会下功夫,比如使用推理专用的NVIDIA P4、寒武纪MLU100等。这些推理卡比桌面级显卡功耗低,单位能耗下计算效率更高,且硬件结构更适合高吞吐量的情况软件上,一般都不会直接上深度学习框架。对于NVIDIA的产品,一般都会使用TensorRT来加速(我记得NVIDIA好像还有TensorRT inference server什么的,名字记不清了,反正是不仅可以加速前传,还顺手帮忙调度了)。TensorRT用了CUDA、CUDNN,而且还有图优化、fp16、int8量化等。反正用NVIDIA的一套硬软件就对了

需求四:放在NVIDIA嵌入式平台上跑,注重时延

比如PX2、TX2、Xavier等,参考上面(用全家桶就对了),也就是贵一点嘛

需求五:放在其他嵌入式平台上跑,注重时延

硬件方面,要根据模型计算量和时延要求,结合成本和功耗要求,选合适的嵌入式平台。比如模型计算量大的,可能就要选择带GPU的SoC,用opencl/opengl/vulkan编程;也可以试试NPU,不过现在NPU支持的算子不多,一些自定义Op多的网络可能部署不上去对于小模型,或者帧率要求不高的,可能用CPU就够了,不过一般需要做点优化(剪枝、量化、SIMD、汇编、Winograd等)顺带一提,在手机上部署深度学习模型也可以归在此列,只不过硬件没得选,用户用什么手机你就得部署在什么手机上23333。为老旧手机部署才是最为头疼的上述部署和优化的软件工作,在一些移动端开源框架都有人做掉了,一般拿来改改就可以用了,性能都不错。

需求六:上述部署方案不满足我的需求

比如开源移动端框架速度不够——自己写一套。比如像商汤、旷世、Momenta都有自己的前传框架,性能应该都比开源框架好。只不过自己写一套比较费时费力,且如果没有经验的话,很有可能费半天劲写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432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