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s结构中,安装在服务器上作为网络 *** 作系统的,一般不选用那种?UNIX WINDOUS ME WINDOWS NT LINUX

在cs结构中,安装在服务器上作为网络 *** 作系统的,一般不选用那种?UNIX WINDOUS ME WINDOWS NT LINUX,第1张

windows me

unix, win NT, linux都是常用的服务器 *** 作系统,win me是98之后的一款个人zhi *** 作系统。unix, win NT, linux都是多用户多任务网络 *** 作系统,可以多用户同时登录运行多个进程,对网络的控制也更好;win me是单机 *** 作系统,且对网络的控制不如前者。

网络 *** 作系统(NOS),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zhi共享功能的 *** 作系统。它是负责管理整个网络资源和方便网络用户的软件的集合。由于网络 *** 作系统是运行在服务器之上的,所以有时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服务器 *** 作系统。

扩展资料:

网络 *** 作系统是网络上各计算机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软件和有关规程的集合。网络 *** 作系统与通常的 *** 作系统有所不同,它除了应具有通常 *** 作系统应具有的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外,还应具有以下两大功能:

(1)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2)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如:远程作业录入并进行处理的服务功能;文件转输服务功能;电子邮件服务功能;远程打印服务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 *** 作系统

下文摘自网络,如需要求删除,请联系本人。
服务器 *** 作系统和个人电脑 *** 作系统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因为任何服务器 *** 作系统可以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服务器 *** 作系统也可以安装个人版,专业版,家庭版等 *** 作系统,在这里主要把一些系统的版本进行区别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2000专业版)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其实是Windows NT Workstation( Windows NT工作站)的最新版本,是专为各种桌面计算机和便携机开发的新一代 *** 作系统。它继承了Window s NT的先进技术,提供了高层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系统性能。同时,它帮助用户更加容易地使用计算机、安装和配置系统、脱机工作和使用Internet等。对于电脑和网络系统的管理员而言,Windows 2000 Profess ional是一套更具有可管理性的桌面系统,无论是部署、管理还是为它提供技术支持都更加容易……这意味着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0服务器版)
Windows 2000 Server是在Windows NT Server 40(Windows NT服务器40版)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按照人们一贯的思维,它命名为Windows NT Server 50 更合适。Windows 2000 Server是为服务器开发的多用途 *** 作系统,可为部门工作小组或中小型公司用户提供文件打印、软件应用、Web功能和通信等各种服务。它是一个性能更好、工作更加稳定、更容易管理的平台。Wind ows 2000 Server最重要的改进是在"活动目录"目录服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分布式的底层服务。"活动目录"是集成在系统中的,采用了Internet的标准技术,是一套具有扩展性的多用途目录服务技术。它能有效地简化网络用户及资源的管理,并使用户更容易地找到企业网为他们提供的资源。Windows 2000 Ser ver支持2路对称多处理器(SMP)系统,是中小型企业应用程序开发、Web服务器、工作组和分支部门的理想 *** 作系统。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Windows 2000高级服务器版)
该版本最初的名称是Windows NT Server 50 Enterprise Edition(W indows NT服务器企业版)。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除具有Windows 2000 Server的所有功能和特性外,还提供了比之更强的特性和功能:更强的SMP扩展能力: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提供了更强的对称多处理器支持,支持数达到4路。更强大的群集功能。更高的稳定性:可为核心业务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在多种一般错误发生后一分钟内自动重启应用软件。例如,把两台基于Intel 结构的服务器组成一个群集,可以获得很高的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网络负载平衡:为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和扩展能力,例如TCP/IP和Web服务。组件负载平衡:为COM+组件提供高可用性和扩展能力。高性能排序:Windo ws 2000 Advanced Server优化了大型数据集的排序功能。这些功能和特性使Windows200 0 Advanced Server比Windows 2000 Server具有更高的扩展性、互 *** 作性和可管理性,可应用于拥有多种 *** 作系统和提供Internet服务的部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 (Windows 2000数据中心服务器版) 微软推出的这个全新版本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服务器 *** 作系统,它支持16路对称多处理器系统以及高达64GB的物理内存。与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一样,它将群集和负载平衡服务作为标准的特性。另外,它为大型的数据仓库、经济分析、科学和工程模拟、联机交易服务等应用进行了专门的优化。
windows2003各版本区别介绍1
Windows Server 2003 Web Edition
硬件支持:2GB内存 2路处理器 硬件支持,
特点:针对Web服务进行优化。仅能够在AD域中做成员服务器,不能做DC域控制器。
2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硬件支持:4GB内存 4路处理器
特点:针对中小型企业。具备除元目录服务(MMS)支持、终端服务会话目录、集群服务以外的所有服务功能
3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硬件支持:64GB内存 8路处理器
特点:针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具备所有服务功能。
4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512GB内存 32路处理器
符合最高性能的要求,具有极其可靠的稳定性与扩展性。具备除Internet连接防火墙、Internet连接共享以外的所有服务功能
硬件需求:
(1)CPU: 最小133MHZ 建议733MHZ
(2)内存: 最小128M 建议 256M
(3)磁盘空间: 15G / 2G

B/S、C/S结构软件技术上的比较
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不是毫无运算能力的输入、输出设备,而是具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由于服务器连接个数和数据通信量的限制,这种结构的软件适于在用户数目不多的局域网内使用。国内目前的大部分ERP(财务)软件产品即属于此类结构。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表现完全在Web服务器实现,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进行业务处理,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e通管理系列产品即属于此类结构。
1,数据安全性比较。由于C/S结构软件的数据分布特性,客户端所发生的火灾、盗抢、地震、病毒、黑客等都成了可怕的数据杀手。另外,对于集团级的异地软件应用,C/S结构的软件必须在各地安装多个服务器,并在多个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如此一来,每个数据点上的数据安全都影响了整个应用的数据安全。所以,对于集团级的大型应用来讲,C/S结构软件的安全性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对于B/S结构的软件来讲,由于其数据集中存放于总部的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和数据库连接信息,也无需进行什么数据同步,所以这些安全问题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2,数据一致性比较。在C/S结构软件的解决方案里,对于异地经营的大型集团都采用各地安装区域级服务器,然后再进行数据同步的模式。这些服务器每天必须同步完毕之后,总部才可得到最终的数据。由于局部网络故障造成个别数据库不能同步不说,即使同步上来,各服务器也不是一个时点上的数据,数据永远无法一致,不能用于决策。对于B/S结构的软件来讲,其数据是集中存放的,客户端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单据都直接进入到中央数据库,不存在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3,数据实时性比较。在集团级应用里,C/S结构不可能随时随地看到当前业务的发生情况,看到的都是事后数据;而B/S结构则不同,它可以实时看到当前发生的所有业务,方便了快速决策,有效地避免了企业损失。
4,数据溯源性比较。由于B/S结构的数据是集中存放的,所以总公司可以直接追溯到各级分支机构(分公司、门店)的原始业务单据,也就是说看到的结果可溯源。大部分C/S结构的软件则不同,为了减少数据通信量,仅仅上传中间报表数据,在总部不可能查到各分支机构(分公司、门店)的原始单据。
5,服务响应及时性比较。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必然会不断调整。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对已经部署的软件产品进行维护、升级是正常的。C/S结构软件,由于其应用是分布的,需要对每一个使用节点进行程序安装,所以,即使非常小的程序缺陷都需要很长的重新部署时间,重新部署时,为了保证各程序版本的一致性,必须暂停一切业务进行更新(即“休克更新”),其服务响应时间基本不可忍受。而B/S结构的软件不同,其应用都集中于总部服务器上,各应用结点并没有任何程序,一个地方更新则全部应用程序更新,可以做到快速服务响应。
6,网络应用限制比较。C/S结构软件仅适用于局域网内部用户或宽带用户(1兆以上);而我们的B/S结构软件可以适用于任何网络结构(包括336K拨号入网方式),特别适于宽带不能到达的地方(例如迪信通集团的某些分公司,仅靠电话上网即可正常使用软件系统)。

和平常电脑主机构造是一样的,但是有的有磁盘陈列,就是多个硬盘组合!另外服务器的电源功率比平常大的多! 1处理器(CPU) CPU对于服务器来说,就像人类的大脑。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目前,由于IA架构的服务器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因而受 到了国内外服务器厂商的青睐,并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而得到广泛的应用。Intel现在生产的CPU中主要分为3类,奔腾4(Pentium 4)系列、至强(Xeon)系列和安腾2(Itanium 2)系列。其中:Pentium4 主要面向PC,对多处理器支持不够好,适用于入门级服务器。 [被屏蔽广告] Xeon作为服务器专用CPU,除了拥有超线程技术外,还集成三级高速缓存体系结构,Xeon支持两个CPU,Xeon MP则支持4以上,适用于工作组和 部门级服务器。Itanium是与其他CPU完全不同的64位CPU,可用于处理大型数据库,进行实时安全交易等应用,适用于企业级服务器。 对于目前规模较小(如10个客户端)、服务器预算较低(如15000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选择CPU应该首先考虑Pentium 4。如果服务器的 数据处理量较大,可以考虑双Pentium 4处理器或Xeon系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买日后能升级到双CPU,但现在标配是单CPU的双路服务器 。因为CPU技术更新很快,当需要升级到双CPU时比较烦琐,而且同样费用下能买到性能明显比原来处理器高出许多的新一代的处理器。除此之 外,CPU的主频越高,缓存数量越大,则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就会越快、性能就会越高,但必需从自身的应用需求出发搭配相关硬件。 2内存(RAM) 用户在选购服务器时往往重视CPU,而忽视内存的大小和性能。服务器内存比普通PC内存要严格得多,它不仅强调速度,还要求纠错能力和稳定 性。目前服务器上也有使用SDRAM内存的,但大部分服务器都使用采用ECC专用内存。内存选择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服务器本身所能配置的最 大内存来斟酌,因为服务器在工作时,会占用很多内存,所以应配置大一些,当然这也和资金投入有关。特别是对于数据库服务、Web服务等而 言,内存容量尤其重要。通常,入门级服务器的内存不应该小于512MB,工作组级的内存不小于1GB,部门级的内存不小于2GB。 3磁盘阵列(RAID) 提升存储系统性能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RAID系统。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硬盘组,从 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而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SCSI控制器、SCSI连 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RAID卡可以有效地提升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并降低CPU占用率。由于价格的限制,SCSI RAID卡在入门级 服务器中还是很少采用的,但入门级服务器可采用廉价的IDE RAID卡以实现相似的功能。 4硬盘(DISK) 硬盘和内存都是以大为美。现在的硬盘从接口上来说,主要可分为IDE硬盘和SCSI硬盘。IDE硬盘即我们日常所用的硬盘,它由于价格便宜而性 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类硬盘就是SCSI硬盘了,由于其性能好,因此在服务器上普遍均采用此类硬盘产品,但SCSI硬 盘虽好但价格较高,因而较少在低端系统中应用。目前,在小型服务器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支持S-ATA(串行ATA)技术的IDE硬盘。这种IDE硬 盘与以往普通的支持P-ATA技术的IDE硬盘相比,由于采用了点对点而不是基于总线的架构,所以可以为每个连接设备提供全部带宽,从而提高 了总体性能。但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选用SCSI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5主板(MAINBOARD) 在服务器的主板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集成的设备和是否有充足的扩展插槽,像显卡、声卡、USB接口等是否是集成的,这样既可以节约开销,同时 也留下了更多的扩展插槽,散热空间也相对更大了一些。还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在服务器厂商的配置资料中所注明的扩展插槽的数量可能包括 出厂时已经使用的插槽,如网卡、显卡等,所以这样的话,可供您使用的插槽数量已经打了折扣。同时,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的整体 性能有所影响。这里还要提到intel,因为它不仅是CPU制造厂商,同时也是重要的主板厂商,Intel主板严格遵照规范制作,并对Windows做了 优化,可保证产品的最大兼容性,加上对自己所生产的CPU最为了解,更容易释放和获得性能。 软件 *** 作系统(OS) 如果把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比作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服务器所选用的 *** 作系统就是血液和脉络。目前,服务器 *** 作系统主要有三大类:第一 类是Microsoft Windows Server系列 *** 作系统,这类产品大家最熟悉,也最容易得到,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目前Microsoft的中小企业 *** 作系统 是Small Business Server 2003(以下简称SBS)。SBS是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一揽子”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容易安装,容易管理,容易使用 。如:你现在只需要使用一个向导,就可以轻松地为网络、防火墙和电子邮件配置正确的设置。目前SBS有两个版本:标准版(Standard Edition)和高级版(Premium Edition)。第二类是Linux *** 作系统,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价格比Windows Server系列 *** 作系统便宜很多 ,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导致它的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慎用,不要只图一时便宜而陷入后续无底的维护“梦魇”。第三类是 UNIX,代表产品包括HP-UX、IBM AIX等,但这类服务器主要定位于高端,不适合中小企业。 数据库软件(DB) 数据库软件是服务器软件的另一个重点,它是维护企业核心信息的工具,数据库软件选择得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业务整合和信息 化的深入。如果你选用了SBS高级版,那么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与其他的数据管理平台相比较,SQL Server 2000 与更多的中小企业应用程序兼容,同时各种数据库分析、监控工具有助于确保正常的业务运营。如果你安装的是Linux *** 作系统,那你运行的数 据库软件就应该是MySQL了。作为掌管企业核心信息的数据库,我们不太推荐MySQL。因为MySQL是数据库领域的“中间派”,它缺乏一个全功能 数据库的大多数主要特征,但是又有比类似Xbase数据库更多的特征。它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那样需要一个守护程序,但又不能象 它们那样消费资源。MySQL可以在Linux世界里找到一个位置,但考虑到中小企业今后的业务扩展,应该选用一个更专业的数据库软件。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当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发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 *** 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户机,“胖”服务器。
(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 *** 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 当前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 *** 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哪种 *** 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电脑 *** 作系统不受影响,这就使得最流行免费的Linux *** 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 *** 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 *** 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 *** 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 *** 作系统。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

其实客户/服务器只是微内核结构 *** 作系统的一种运行模式,中心与分散点的关系。内核就相当一个基本的架构核心,可以在很好的上面扩展、移植,只要核心没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稳定性好。缺点就是效率低,对核心的依靠性高。参考:>简析Windows XP体系结构
Windows XP是一个把消费型 *** 作系统(Windows 9x核心系列)和商业型 *** 作系统(Windows NT核心系列)融合为统一系统代码的新型Windows *** 作系统,它的发布标志着微软在 *** 作系统领域“两条腿走路”的研发和营销策略的结束。
毫不夸张地说,Windows XP是 *** 作系统历史上的全才,既有华丽堂皇的外表,更有卓越不凡的性能。对于广大的电脑爱好者而言,除了关心Windows XP友好的界面、简易的 *** 作和齐全的功能外,是否还有更进一步认识它的兴趣呢?怎样开始我们对Windows XP的深层次认识呢——它的体系结构就是最佳的着眼点。
*** 作系统作为一种大型软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模块组合结构、分层结构、虚拟机结构和客户/服务器结构(又称微内核结构)。历史上的众多 *** 作系统不外乎都采用了这些体系结构,例如我们熟知的DOS就是“模块组合结构”的代表。作为一个实际应用型的 *** 作系统,Windows XP没有单纯地采用某一种体系结构,而是把分层结构 *** 作系统和客户/服务器结构 *** 作系统的特点融合到了一起。
所谓分层结构,指的是把 *** 作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按照调用的次序分别划分为若干层,各层之间的模块只能单向依赖或单向调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把复杂的整体问题分解成了若干易于解决的相对独立的子模块;同时又使得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很清晰明了,不容易隐藏潜在的逻辑错误,而且也便于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中移植。可以说,Windows XP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移植性都跟它采用了分层的体系结构是有密切联系的。
当然,Windows XP采用的最主要的体系结构是客户/服务器结构,因为采用这种结构的 *** 作系统将非常适于应用在网络环境下。作为面向网络的 *** 作系统,Windows XP没有理由不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来设计。该结构的内核只提供了 *** 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如基本调度 *** 作和中断处理等。微内核结构的优点是可靠、灵活以及适宜于网络计算机环境,但也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Windows XP在设计上没有一味地承袭微内核结构,而是把效率问题更多地考虑了进去,做了很多改进和优化,例如把文件服务、图形引擎等功能组件植入到微内核中,使得Windows XP在效率与稳定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实际的测试也表明,Windows XP的高效性并没有导致其稳定性的降低。
下面,需要引入两个重要的概念:核心态(kernel mode)和用户态(user mode),它们各自代表程序不同的运行状态。计算机里运行的程序,不是处于核心态就是处于用户态。当程序处于用户态时,它为用户服务。例如,当你使用Office系列软件办公时,这些软件就在为你服务,所以其运行状态就处于用户态。当程序处于核心态时,既可为用户服务,又可为系统服务。例如,内存管理器和安全控制程序,它们并非是用户直接需要的,但却必不可少,因为它们的任务是维护系统不出问题,所以要运行在核心态。可见,系统服务是用户服务的前提,因为首先要保证计算机系统能正常地运行,才谈得上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如果你用的 *** 作系统经常出现“蓝屏”或者死机的现象,那你还能很好地工作吗?因此,保证核心态的稳定可靠,是 *** 作系统在设计上必须着重考虑的。
Windows XP通过硬件机制现实了核心态以及用户态,并为前者赋予了很高的特权,允许处于核心态的程序调用特权指令来封杀任何用户态的程序,而用户态的程序只能调用常规的指令。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至关重要的、对性能影响很大的代码和组件才运行在核心态。例如,内存管理器、高速缓存管理器、安全管理器、网络协议、进程管理以及文件系统等就运行在核心态。而用户的应用程序都只准运行在用户态,而且不允许直接访问 *** 作系统的特权代码和数据,以免被恶意的应用程序侵扰。当用户的应用程序试图调用特权指令时, *** 作系统会借助硬件提供的保护机制剥夺这些程序的控制权并将它们强制关闭。有了这样的保护措施,Windows XP既可作为一般的工作平台,又可成为坚固稳定的服务器。
有了对核心态和用户态的认识,Windows XP体系结构的框架也应运而生,图1所示的就是以核心态和用户态为划分原则的Windows XP体系结构示意框图。
图1中的粗线将Windows XP分为用户态和核心态两部分。粗线上部的、处于用户态的方框分别代表的是四种基本类型的用户进程:系统支持进程、服务进程、应用程序、环境子系统。另外,子系统动态链接库也归类于用户态。
在介绍上述四种类型的用户进程之前,需要先来认识一下“进程”的概念,凡是研究 *** 作系统,都不能不涉及这个概念。简而言之,“进程”就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程序通常是以文件形式静态地存放在磁盘上的,而当程序被执行时,会产生一个动态的执行过程,如何来描述这个动态的过程呢?于是就引入了“进程”的概念。所以,一个处于运行状态的程序都对应了一个相应的进程。例如,你在使用Microsoft Word时,系统就会创建一个映像名称为WINWORDEXE的进程。为了能更细致地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又引入了“线程”的概念,一个进程可以被细化为一个或多个线程。用线程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显得更深入、更精确。一般来说,从用户角度,线程是观察不到的。
1系统支持进程(system support process)
属于“系统支持进程”类型的进程,虽然处于用户态,但它们却是由 *** 作系统启动的。在Windows XP中,属于该类型的进程主要有:System Idle进程,用于统计CPU的空闲时间;System进程,是系统核心 *** 作的载体;会话管理器(smssexe),主要用于系统初始化工作;登录进程(winlogonexe),用于处理用户的登录和注销请求,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时,可以激活该进程;本地安全身份验证服务器(lsassexe),该进程用于接收来自登录进程的身份验证请求,然后调用适当的身份验证机制来完成实际的验证。
2服务进程(service process)
属于“服务进程”类型的进程,其对应的程序实体应该是Win32模式的程序。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Windows XP系统中,这些服务进程其实完成的是服务器的功能。例如,Servicesexe、Spoolsvexe、Svchostexe、Winmgmtexe等程序,在执行时都归类于服务进程。
3应用程序(user application)
这个概念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因为所有由用户启动的、被用户直接使用的程序都属于应用程序的范畴。Windows XP支持的应用程序的类型包括Win32模式、Windows31模式和MS-DOS模式。例如,上网用的IE浏览器、办公用的Office系列软件、听音乐用的Winamp以及用于进程查看的任务管理器(taskmgrexe)等都属于应用程序。
4环境子系统(environment subsystem)
简而言之,环境子系统的作用是向应用程序提供必要的运行环境。也就是说,应用程序的执行,实际上是通过调用环境子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实现的。在此前的Windows 2000 *** 作系统中,提供了三种环境子系统:Win32、POSIX(UNIX类型的子系统)和OS/2(用于x86系统的);而在Windows XP中,去掉了后两者,只保留了Win32环境子系统。
Win32环境子系统的程序实体是csrssexe文件,而且它必须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否则Windows XP就不能正常工作。同时,Win32子系统还包括以下重要组件:各种可供调用的函数;核心态设备驱动程序(Win32ksys),用于控制窗口显示、屏幕输出以及收集来自鼠标、键盘的输入信息;图形设备接口(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GDI),提供文本、图形输出的各种函数;子系统动态链接库(subsystem DLLs),它是服务进程、应用程序与核心态的系统组件之间交互的中介。其具体的作用是将文档形式的函数转换成Windows XP内部的系统调用,相当于一个再编译的过程。例如,Ntdlldll、User32dll、Gdi32dll、Kernel32dll等都是该链接库的成员。
以上是Windows XP体系中的用户态的概况。其中列举了不少具体的程序文件,它们都可以在Windows XP的系统目录下找到;如果它们处于运行状态,那么在任务管理器中还能观察到它们(图2)。
粗线以下的部分是Windows XP的核心态组件,它们都运行在统一的核心地址空间中。核心态组件包括以下五项:核心、硬件抽象层、执行体、设备驱动程序以及图形引擎。
1核心(Kernel)
Windows XP的核心(程序实体是Ntoskrnlexe)始终运行在核心态,其代码短小紧凑,可移植性很好,主要提供下列功能:线程安排和调度;异常情况处理和调度;中断处理和调度;多处理器同步;为执行体提供“内核对象”调用。
2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
在多种硬件平台上的可移植性是Windows XP设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除了核心以外,硬件抽象层(HAL)是完善可移植性的另一个关键部分。在实际的系统中,HAL表现为一个可加载的核心态模块haldll,它运行在最靠近硬件的地方,将核心、设备驱动程序以及执行体同硬件分隔开,从而使Windows XP能适应多种硬件平台。
3执行体(Executive)
执行体是核心的上层,作用是为用户态的用户进程提供函数的调用,使用户进程的功能得以实现。从外部看,用户交给的任务都好像是在执行体中完成的。而实际上,执行体的功能又是建立在调用核心的“内核对象”的基础上的。这样就避免了用户进程直接调用核心的情况的出现,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4.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
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系列可加载的、以SYS为扩展名的核心态模块,它们负责I/O系统和相关硬件之间的交互。但Windows XP的设备驱动程序又并非是直接控制硬件的,而是通过硬件抽象层(HAL)来间接实现的。
Windows XP对“即插即用”和“高级电源选项”有很强大的支持,它使用Windows驱动程序模型(Windows Driver Model,WDM)作为标准驱动程序模型。WDM是微软专门为NT核心的Windows研发的一种分层化的驱动程序模型,并在Windows 2000系统中首次应用。从WDM的角度看,Windows XP中的驱动程序可分三种:总线驱动程序,负责硬件设备与总线控制器的连接;功能驱动程序,用于硬件自身内部的驱动;过滤器驱动程序,用于为现有硬件设备添加新的功能。在Windows XP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至少有总线驱动程序和功能驱动程序,前者负责与总线的交互,后者控制内部的运转。这是Windows XP的设备驱动程序机制的一大重要特点。
5图形引擎(Graphics Engine)
简言之,图形引擎的用处就是提供实现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基本函数。前面提到过,在Win32子系统中已经包含了图形设备接口(GDI),但其图形功能毕竟有限,不能满足高质量的图形应用的要求。为此,就采取了将图形系统移入到核心态来运行的策略,以提高图形处理能力。可以说,核心态的图形引擎是塑造出Windows XP华丽外表的艺术师。
到此,我们对Windows XP的体系结构应该有了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实际上,对于Windows XP这种庞大的 *** 作系统而言,其体系结构细节的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如果用程序语言来描述的话,岂止一本书能够涵盖。为大家简析Windows XP体系结构旨在于增长见识、了解一点 *** 作技巧之外的知识。

服务器 *** 作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流派:WINDOWS、LINUX、NETWARE、UNIX。 重要版本WINNT 40 Server、Win2000/AdvancedServer、Win2003/AdvancedServer,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服务器 *** 作系统派应用,结合Net开发环境,为亲微软企业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框架。
对于这类 *** 作系统相信用过电脑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商--Microsoft(微软)公司开发的。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不仅在个人 *** 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它在网络 *** 作系统中也是具有非常强劲的力量。这类 *** 作系统配置在整个局域网配置中是最常见的,但由于它对服务器的硬件要求较高,且稳定性能不是很高,所以微软的网络 *** 作系统一般只是用在中低档服务器中,高端服务器通常采用UNIX、LINUX或Solairs等非Windows *** 作系统。在局域网中,微软的网络 *** 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NT 40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等,工作站系统可以采用任一Windows或非Windows *** 作系统,包括个人 *** 作系统,如Windows 9x/ME/XP等。
在整个Windows网络 *** 作系统中最为成功的还是要算了Windows NT40这一套系统,它几乎成为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标准 *** 作系统,一则是它继承了Windows家族统一的界面,使用户学习、使用起来更加容易。再则它的功能也的确比较强大,基本上能满足所有中、小型企业的各项网络需求。虽然相比Windows 2000/2003 Server系统来说在功能上要逊色许多,但它对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要求要低许多,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许多中、小企业的PC服务器配置需求。 LINUX *** 作系统虽然与UNIX *** 作系统类似,但是它不是UNIX *** 作系统的变种。Torvald从开始编写内核代码时就仿效UNIX,几乎所有UNIX的工具与外壳都可以运行在LINUX上。
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 *** 作系统,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代码开放,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Linux也有中文版本的Linux,如REDHAT(红帽子),红旗Linux等。在国内得到了用户充分的肯定,主要体现在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它与Unix有许多类似之处。但这类 *** 作系统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服务器中。
总的来说,对特定计算环境的支持使得每一个 *** 作系统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场合,这就是系统对特定计算环境的支持。例如,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适用于桌面计算机,Linux较适用于小型的网络,而Windows 2000 Server和UNIX则适用于大型服务器应用程序。因此,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我们有目的有选择合适地网络 *** 作系统。 在一些特定行业和事业单位中,NetWare优秀的批处理功能和安全、稳定的系统性能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NetWare常用的版本主要有Novell的311、312、410、50等中英文版。
NetWare *** 作系统虽然远不如早几年那么风光,在局域网中早已失去了当年雄霸一方的气势,但是NetWare *** 作系统仍以对网络硬件的要求较低(工作站只要是286机就可以了)而受到一些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学校的青睐。人们一时还忘不了它在无盘工作站组建方面的优势,还忘不了它那毫无过份需求的大度。且因为它兼容DOS命令,其应用环境与DOS相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相当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技术完善、可靠。常用的版本有311、312和410 、V411,V50等中英文版本,NetWare服务器对无盘站和游戏的支持较好,常用于教学网和游戏厅。这种 *** 作系统有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这部分的市场主要被Windows NT/2000和Linux系统瓜分了。 Unix服务器 *** 作系统由AT&T公司和SCO公司共同推出,主要支持大型的文件系统服务、数据服务等应用。市面上流传的主要有SCOSVR、BSDUnix、SUNSolaris、IBM-AIX、HP-UX 。
常用的UNIX系统版本主要有:Unix SUR40、HP-UX 110,SUN的Solaris80等。支持网络文件系统服务,提供数据等应用,功能强大,由AT&T和SCO公司推出。这种网络 *** 作系统稳定和安全性能非常好,但由于它多数是以命令方式来进行 *** 作的,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初级用户。正因如此,小型局域网基本不使用Unix作为网络 *** 作系统,UNIX一般用于大型的网站或大型的企、事业局域网中。UNIX网络 *** 作系统历史悠久,其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已为广大网络 用户所接受,拥有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支持。目前UNIX网络 *** 作系统的版本 有:AT&T和SCO的UNIXSVR32、SVR40和SVR42等。UNIX本是针对小型机主机环境开发的 *** 作系统,是一种集中式分时多用户体系结构。因其体系 结构不够合理,UNIX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441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