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中虚拟机获取磁盘UUID无返回结果

Vmware中虚拟机获取磁盘UUID无返回结果,第1张

宿主机OS:Windows 11
Vmware:1621 build-18811642
虚拟机OS:centos79 3100-1160el7x86_64

问题:执行获取磁盘UUID时返回空

解决方法:
1先查看系统是否安装udev相关包,检查OK

2检查Vmware虚拟机配置文件xxxvmx,路径在windows机器创建的虚拟机根目录下。
虚拟机关机后在文件xxxvmx最后新增下面的配置,然后重新打开虚拟机。
切记:虚拟机关机后再修改文件!!!!否则不生效!!!

3再次执行,获取UUID成功

4网友说后续有变更虚拟机配置,如添加磁盘,修改网卡类型或者其它的 *** 作,diskEnableUUID参数又会重置为FALSE。
经本人测试,添加删除磁盘并没有将配置文件中diskEnableUUID修改为FALSE,大家若遇到再次不能获取UUID的情况,不妨关闭虚拟机后查看下xxxvmx配置文件。

系统

# uname -a               # 查看内核/ *** 作系统/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 *** 作系统 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

#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 env                    # 查看环境变量

资源

#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 du -sh <目录名>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总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闲内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统负载

磁盘和分区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挂接的分区状态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区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换分区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盘参数(仅适用于IDE设备)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启动时IDE设备检测状况

网络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墙设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监听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经建立的连接

# netstat -s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进程

# ps -ef                 # 查看所有进程

# top                    # 实时显示进程状态

用户

# w                      # 查看活动用户

# id <用户名>            # 查看指定用户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户登录 日志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统所有组

# crontab -l             #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

服务

#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统服务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启动的系统服务

程序

#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包

查看网卡型号

[root@>私有云新建一台ECS服务器,系统盘为100G。数据盘为1000G,但是系统盘只是在云平台进行绑定,并未挂载到服务器上,故需要进行挂载 *** 作。
注:一般情况下会先进行分区,然后进行挂载,但此次我作为数据盘使用,
1、查看已有磁盘,可以看到有一块/dev/vdb数据盘。
[root@ecs-e50ota-0018 ~]# fdisk -l

2、查看磁盘分区

1、执行命令fdisk /dev/xvde,进入fdisk模式,开始对新增数据盘执行分区 *** 作。
先执行命令blkid /dev/xvde1,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然后编辑/etc/fstab,在末尾增加一行,把UUID和目录换成你自己的即可。
UUID=322e0ea5-d312-46d3-9efe-083d6f961abb /mnt/data xfs defaults 0 0
最后,重启机器,使用df -TH查看挂载情况,如果能看到新增的磁盘挂载信息则大功告成。

购买新服务器后有数据盘,需要我们自己来挂载的。我们给服务器添加新的硬盘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挂载 *** 作,本文简要记录挂载 *** 作过程。

查看硬盘信息

首先我们使用命令df -TH查看当前系统挂载的情况:

我们看到并没有挂载新的数据盘,数据盘是200多G的。

然后通过命令fdisk -l查看硬盘信息。

可以看到有两块硬盘/dev/vda和/dev/vdb,启动vda是系统盘,vdb是我们新增的数据盘。也就是说系统发现了新增的数据盘/dev/vdb,但并没有挂载。注意有时候新增数据盘不叫vdb,它有可能叫vde。

执行挂载命令

1、执行命令fdisk /dev/vdb,进入fdisk模式,开始对新增数据盘执行分区 *** 作。

在回显信息中,输入n后回车,接下来的 *** 作全部回车默认即可。在上图中最后回车回显的信息中告诉我们有一个200G的硬盘分区以及建立好了。

2、接下来输入p,回车,查看新建分区的详细信息。

如上图,接着输入w保存,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如回显信息如下,则说明分区成功:

3、执行命令partprobe,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 *** 作系统。

4、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文件系统设为系统所需格式。

            mkfs -t ext4 /dev/vdb1

5、将新建的分区挂载到/mnt/datadisk挂载点,/mnt/datadisk是我们系统新建的一个挂载点,即目录,如果目录不存在要提前新建好,可以自己定义挂载目录。

            mount /dev/vdb1 /mnt/datadisk

6、使用命令df -Th查看磁盘挂载情况。

上图中表示新的磁盘/dev/vdb1已经成功挂载到/mnt/datadisk。

开机自动挂载

挂载好的磁盘需要设置开机自动挂载,我们不采用/etc/fstab直接指定 /dev/vdb1的方法,而推荐使用UUID来配置自动挂载数据盘。

先执行命令blkid /dev/vdb1,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dev/vdb1: UUID="1d4e1d9d-d15c-1273-8442-2303b05b96ad" TYPE="ext4"

然后编辑/etc/fstab,在末尾增加一行:

             UUID=1d4e1d9d-d15c-1273-8442-2303b05b96ad /mnt/datadisk ext4 defaults 1 1

把UUID和目录换成你自己的即可。

最后,重启机器,使用df -TH查看挂载情况,如果能看到新增的磁盘挂载信息则大功告成。

qq群:311602501

1、df -T 命令查看
这个是最简单的命令,文件系统类型在Type列输出。只可以查看已经挂载的分区和文件系统类型。如下所示:
[root@mylnx008 ~]# df -T /dev/sdb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b xfs 315467264 4356404 311110860 2% /mysql
[root@mylnx008 ~]# df -T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2 xfs 30929148 22455300 8473848 73% /
devtmpfs devtmpfs 1746644 0 1746644 0% /dev
tmpfs tmpfs 1757220 0 1757220 0% /dev/shm
tmpfs tmpfs 1757220 24868 1732352 2% /run
tmpfs tmpfs 1757220 0 1757220 0% /sys/fs/cgroup
/dev/sda1 xfs 508580 63024 445556 13% /boot
/dev/sdc1 ext4 139203080 8699072 123409840 7% /mnt/resource
tmpfs tmpfs 351448 0 351448 0% /run/user/1000
/dev/sdb xfs 315467264 4356404 311110860 2% /mysql
2、parted -l命令查看
如下所示,parted -l 命令会输出文件系统类型(File system), 其中参数l表示列出所有设备的分区信息。《Linux就该这么学》一起学习交流linux知识。
[root@DB-Server ~]# parted -l
Model: ATA ST500DM002-1BD14 (scsi)
Disk /dev/sda: 500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msdos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
1 323kB 107MB 107MB primary ext3 boot
2 107MB 500GB 500GB primary lvm
3、blkid命令查看
查看已格式化分区的UUID和文件系统。使用blkid可以输出分区或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查看TYPE字段输出。
[root@DB-Server ~]# blkid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TYPE="swap"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0: UUID="1c0d5470-1503-4a18-b184-53483466d948" TYPE="ext3"
/dev/sda1: LABEL="/boot" UUID="582b189c-396c-4da8-a7a3-1effaa3e4000" TYPE="ext3"
/dev/VolGroup00/LogVol00: UUID="1c0d5470-1503-4a18-b184-53483466d948" TYPE="ext3"
/dev/VolGroup00/LogVol01: TYPE="swap"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3: UUID="f037ba1e-77a1-439a-8a10-b78c3cca68ec" SEC_TYPE="ext2" TYPE="ext3"
[root@DB-Server ~]# blkid /dev/sda1
/dev/sda1: LABEL="/boot" UUID="582b189c-396c-4da8-a7a3-1effaa3e4000" TYPE="ext3"
4、命令lsblk -f 查看
有些系统可能没有这个命令,需要安装。注意:lsblk -f也可以查看未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
[root@mylnx008 ~]# lsblk -f
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fd0
sda
├─sda1 xfs b98659b2-5f8c-493e-9304-658905ef1391 /boot
└─sda2 xfs b7559ac5-b3a4-4b00-b98a-a2a2611806d0 /
sdb xfs 6fcc5417-3c1b-4c71-aac7-344bac7654a4 /mysql
sdc
└─sdc1 ext4 1ad7da45-2366-4c4f-acd4-484600c4153a /mnt/resource

linux默认不会识别外部的设备(磁盘),所有我们需要将设备挂载到系统已经存在的目录下才能进行访问。这个过程就叫做挂载,使用的命令为mount。

(1)根文件系统是必须最先挂载的
(2)挂载点必须存在
(3)挂载设备和挂载点同一时刻只能挂载一次

31 查看文件/etc/fstab,这个文件是挂载的配置文件,配置好挂载信息系统重新后会直接读取该文件内容进行自动挂载。
命令: cat /etc/fstab

文件内容解释:
(1)第一列为挂载设备,这里使用的UUID进行挂载,可以通过blkid查询设备的UUD。
查询UUID命令: blkid /dev/vda1
(2)第二列内容为挂载的位置,即当前设备下存在的路径。
(3)第三列为挂在的类型,查询UUID时会带有type值即挂载类型。
(4)第四列为挂载参数,defaults是默认值的意思。

(5)第五列为是否备份,0代表不要做dump备份;1代表每天进行dunp *** 作;2代表不定日期进行dump *** 作。
(6)是否进行磁盘检验,0代表不检验;1代表最早检验;2代表1级别检验完之后进行检验。
32编辑fstab文件,可以使用命令: vim /etc/fstab 进入文件编辑,增加需要挂载的磁盘信息即可。
32编辑完成后,使用 mount -a 可以完成的文档在系统挂载

(1)查看系统磁盘挂载信息: df -l
(2)查看服务器有多少块磁盘: lsblk
(3)卸载挂载: umount -l /data /data 是磁盘挂载路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451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