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一般从哪些方面考虑

性能测试一般从哪些方面考虑,第1张

性能测试的执行过程是由轻到重,逐渐对系统施压。通常用户最关心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和最大用户数。我们可以将这张图分成3个区域,即:轻负载区域、重负载区域和负载失效区域。
轻负载区域
在这个区域您可以看到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也随之增加,而响应时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重负载区域
在这个区域您可以发现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资源利用率随之缓慢增加,吞吐量开始也缓慢增加,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长,资源利用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满足系统资源利用率指标),吞吐量也基本保持平稳,后续则略有降低,但幅度不大,响应时间会有相对较大幅度的增长;
负载失效区域
在这个区域系统资源利用率随之增加并达到饱和,如CPU利用率达到95%甚至100%,并长时间保持该状态,而吞吐量急剧下降和响应时间大幅度增长(即:出现拐点)。
两个交界点
在轻负载区域和重负载区域交界处的用户数,我们称为"最佳用户数"。而重负载区域和负载失效区域交界处的用户数则称为"最大用户数"。
当系统的负载等于最佳用户数时,系统的整体效率最高,系统资源利用率适中,用户请求能够得到快速响应;

1、使用系统性能监视器监视当前SQL的工作性能(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性能)可以查看SQL对磁盘、内存的总体占用
2、使用SQL 性能监视器(SQL Profiler)可以查看SQL 的执行事件,读写次数,起始和结束事件等等,可以保存死锁图形。

我们知道,服务器是用来提供各类服务(如Web服务、数据库、办公系统)的专用计算机,服务器的性能及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服务的稳定性。不管你用的是云服务器还是托管的服务器,都需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否则服务器总有一天会变得让你觉得“卡顿”。很多人觉得服务器的“卡顿”是因为服务器运行时间长了就会卡顿,其实这种想法还是很片面的,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服务器的“卡顿”现象。

服务器硬件配置及老化程度会影响服务器运行速度及稳定性

服务器和我们家用电脑一样都是由软硬件来支撑的,如果硬件配置跟不上那服务器的性能自然提升不了。

1、检查服务器硬件配置

像Windows系统可在任务管理器中查看CPU及内存占用情况,而Linux系统可通过top命令或free、df等命令查看相关配置。

现在一般的Web站点服务器最低配置都是:CPU2核、内存2G、固态硬盘起步了,如果你的站点访问用户较多,那就要视情况升级你的服务器配置。

2、传统硬件服务器要让机房检查下硬件老化程度

现在云服务器可以不考虑硬件老化情况,但还有不少人在用传统的硬件服务器托管的,这就要看下你的服务器用了多少年了,是否存在硬件老化的情况。

检查服务器是否被人攻击

很多时候服务器的突然卡顿是因为服务器受到了攻击导致的,因为服务器是暴露在公网上的,如果不做一些防护很容易受到各种攻击。

服务器被人攻击最直观的表现有:

服务器内存及CPU占用一直居高不下;

服务器上行带宽被占满,一直对外发包;

系统里出现一些未知文件、程序、账户等。

那我们如何排查呢?这里网络圈给大家的建议是按以下步聚进行排查:

1、首先对服务器系统进行杀毒,如果是Windows系统,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

2、看下服务器各文件夹下是否有可疑文件及可疑程序

3、看下服务器是否有新增的用户账户,如果有,则要禁用此账户

4、CPU及内存是否占用过高

Windows通过任务管理器可以定位到CPU或内存占用过高的进程,Linux可以通过top、ps等命令定位到CPU或内存占用过高的进程。

进程定位到了之后,看下是否可疑,必要时把进程杀掉。

5、服务器上是否安装了Redis,如果安装了则要检查Redis外网是否可以访问,如果外网可以被访问很容易被人提权

6、检查是否存在可疑的定时任务及网络请求

检查服务代码逻辑

如果排除了被人攻击的情况,那就要检查一下你的服务程序代码是否存在问题了,比如:

1、是否有死循环

2、请求外部资源时是否没加超时限制

3、数据库是否存在慢查询等

服务器上的服务迁移

如果仅仅是因为当前服务器性能跟不上,那除了升级单机配置外还可以考虑将本服务器上的其它服务迁移到另外的服务器,以Web服务为例,我们的建议是:

站点及文件资源放在一台服务器上,用作Web服务器

数据库单独放一台服务器上

必要的CDN加速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交流~我是科技领域创作者,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欢迎在线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5025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