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存台球城收费管理系统 2010怎么用

华存台球城收费管理系统 2010怎么用,第1张

软件特性
软件下载后先运行binn目录下的服务器程序:SQL_Adminexe 再运行主程序。 测试账号:001 密码:1华存台球厅管理系统是华存经过多名软件工程师全力打造并经过实际营业场所严格测试推出的一套功能强大,简单易用的管理收费系统。
网络版,华存台球厅管理系统采用SQL数据库,提供强大的数据安全功能,同时可以设置多个收台,满足不同档次的台球厅,乒乓球,羽毛球等场所或连锁经营的需求,连锁经营共用数据库可满足场所会员持会员卡在不同分店消费的需求,老板在任何地方通过上网可以随时查看场所或各分店运行情况,掌握营业收支情况,真正做到投资放心,管理顺心。
短信系统,华存台球厅管理系统配有强大的短信收发系统,可自动获取会员手机号或通过EXCEL导入需要的手机号进行信息发送,可按节日、会员生日等定时发送祝福信息或随时给全部或部份会员发送俱乐部信息,有效的与会员沟通,做到稳定会员,增加客源,提前收回投资。
商品进销存:包含商品入库、销售、临时外卖、退货等功能。还能自动统计出利润,商品库存数量,商品月销售量,使您管理更轻松。

昨天我们报道过在存储芯片市场上,DRAM、NAND两大芯片的国产率都是0,也就是国内基本没有大规模量产存储芯片。对SSD来说,除了NAND闪存,SSD主控也不可少,这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也是美国、台湾等公司。不过国内不少公司也在研发SSD主控,而且会上最先进的12nm工艺。

根据南通台办官网消息,江苏华存电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总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看准大陆繁荣的芯片市场以及成熟的政策配套,这支由30多名台湾高 科技 青年人才组成的团队决心扎根南通搞研发。其研发的40纳米工业级嵌入式存储“中国芯”,在短短一年之内迅速孵化,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由三星、海力思等国际主流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

目前华存已围绕存储器主控设计申请了184项专利,有10项已经获得授权,其中美国专利8项。工信部公布2018年工业强基工程名单,存储主控芯片设计示范项目,华存成为全国唯一实施单位。

当前,华存团队正集结研发精锐竭力攻关12纳米SSD主控,这支设计业界闯出的南通“黑马”,已然成为南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上游芯片设计领域实现超越和腾飞的加速度。

从报道来看,官方这篇文章并没有介绍华存的12nm工艺的SSD主控的具体规格,但是在SSD主控芯片领域内,40nm工艺一般用于中低端产品,主流产品依然是28nm工艺居多,极少数高端PCIe主控用上了16nm工艺,而华存的12nm工艺不论是台积电的12nm还是中芯国际的12nm工艺,都要比16nm工艺再先进半代,这也意味着华存的12nm主控会是一款高端产品,否则上这么先进工艺的成本是划不来的。

目前SSD主控中性能最强的也就是群联在台北电脑展上发布的PS5016-E16主控,它采用28nm工艺制造,支持最新的96层3D TLC/QLC闪存,八个通道,最大容量8TB,集成第四代RAID ECC、LDPC纠错引擎,拥有独家专利的硬件加速设计,理论读写速度最高分别可达5GB/s、44GB/s。

值得一提的是慧荣 科技 于台北国际电脑展发布其最新款USB外接式固态硬盘(SSD)主控芯片解决方案SM3282。该方案采用单芯片USB 32 Gen1界面,可为新一代可携式SSD硬盘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高性价比需求。

目前巿场上可携式SSD均采用桥接芯片设计,将原SATA或PCIe接口转接为USB接口。SM3282为单芯片USB 32 Gen 1接口设计,提供完整的单芯片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并支持UASP协议。

此外,SM3282采用双通道设计,支持最新一代96层QLC NAND,其容量最高可达2TB;同时,由于采用低功耗设计,毋须外部电源IC即可自行运作,降低物料(BOM)成本。

下半年后,相信SSD市场会越来越精彩!

小狮子最喜欢的鸡腿 分割线

司马迁是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完成的《史记》。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扩展资料

成书过程

1、名称来由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2、取材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近期,SSD主控芯片的动态频频。忆芯流片高性能企业级PCIe40 SSD主控芯片STAR2000,该芯片基于12nm工艺,含50亿晶体管;华存研发出国内首颗 PCIe50 SSD存储主控芯片,预计 2022 年下半年量产。

而与此同时,全球第一大SSD主控芯片厂商慧荣寻求出售。在5月份,慧荣 科技 与MaxLinear共同宣布,由MaxLinear依约透过现金与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慧荣 科技 。

SSD主控芯片市场风雨欲来。

回顾2021年SSD的主控市场,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为419亿颗,较2020年385亿颗,年度增长883%。

在云计算、数字经济等需求的带动下,服务器市场不断扩张,随之带来的是SSD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国企业级SSD呈现高增长态势,根据预测2022、2023年中国企业级SSD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7%、28%,于2025年达到489亿元人民币。

作为SSD的三大件之一,主控芯片的作用不言而喻。SSD的主控芯片本质上是一颗小型处理器,主控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固态硬盘的实际体验和使用寿命,不同架构、核心晶体管数量的多少、频率的高低都会影响主控的性能。

目前固态硬盘的主控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各存储原厂,诸如三星、Intel、美光等巨头基于IDM生产模式生产,其中三星的主控自产自销,基本不单独出售主控。另一类是Fabless厂商,例如Marvell、慧荣及群联电子。

从全球控制芯片市场来看,三星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慧荣 科技 、群联电子、 Marvell等厂商,合计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

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半导体产业链濒临供应链断裂与缺货危机,各个大厂也在面临产能危机问题。随着需求持续增加,某些渠道商与传统产品代理商为了加速获利开始囤货,最终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随着SSD主控芯片的需求剧增,相关主控芯片厂商业绩也有所增加。慧荣 科技 总经理苟嘉章也曾表示:“主控芯片供货的缺口很大,深圳的主力客户们2021年的业绩都比上一年成长了50%-100%。”

而今年开年,SSD闪存芯片价格下跌的同时,主控芯片却宣布了涨价。国内SSD主控芯片企业得一微发布了涨价通知,宣布对旗下的嵌入式主控芯片涨价,而且涨幅一次就有50%。

2021年,海外SSD主控芯片厂商全球出货量占比8967%,本土SSD主控芯片厂商全球出货量占比1033%。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内SSD主控厂商正在大力崛起。目前大陆在做SSD控制器的厂商多达三四十家,从数量上看已经超越了美系、台系的品牌。这数十家的新兴势力加上中国台湾和美国等地方的厂商,毫无疑问,一场SSD主控争夺战正式开打。

Marvell性能较好,一直是主控市场上性能的佼佼者,其SSD控制器基于NAND Edge LDPC引擎,支持在企业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环境中使用高性能和大容量的SSD,并兼容TLC、QLC和SLC存储器,数据安全及数据纠错能力领先。

慧荣和群联是台系主控代表,慧荣是全球最大的NAND Flash控制芯片供应商,也是第一大SSD主控芯片出货商,其主控以不错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为主要特点,整体较为平衡。群联主控性价比好,中低端市场有优势。

而大陆厂商中,得一微、国科微、华存、华澜微、忆芯 科技 、联芸 科技 、得瑞都是SSD主控厂商的一员。

华澜微电子是我国首颗SATA接口SSD主控芯片推出者。华澜微已推出一系列的SSD主控芯片,涵盖SATA接口和PCIe接口。官方信息披露,华澜微SATA3 SSD控制器单月出货突破30万套。同时,华澜微也拥有基于自家主控芯片的SSD解决方案,可提供给客户采用。

忆芯 科技 由原Memblaze的芯片开发部拆分而成立,初始目标是设计高性能企业SSD控制器。最近忆芯 科技 集中发力企业级SSD主控芯片,其高端企业级PCIe Gen4 SSD主控芯片STAR2000即将推出。下一代PCIe Gen5的产品忆芯 科技 已经开始预研,DPU的应用在加速落地。

得一微在2019年全面进军固态存储主控市场,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从SATA到PCIe。其消费级产品主要是SATA SSD主控芯片,以及PCIe3主控芯片已经量产,明年会有企业级PCIe3产品上市。目前从得一微的规划来看,消费级PCIe4研发已基本完成,企业级PCIe4和PCIe5产品也将同步进行研发。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得一微开始IPO并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联芸 科技 则是国内SSD主控的一个重要玩家。联芸 科技 推出一系列PCIe接口固态硬盘(SSD)控制芯片和解决方案,其SSD控制芯片支持所有主要NAND Flash原厂的MLC、TLC及QLC NAND Flash,同时支持最先进的安全协议,支持SM2、SM3、SM4、AES256、SHA256、RSA2048加解密安全算法。PCIe接口SSD控制芯片可全面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以及企业级应用SSD产品中,大幅度提升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性能和安全性。

去年国内本土SSD厂商主控芯片原厂出货量快速增长,并被全球主流SSD模组和品牌厂商所接受。整体上看,国内的SSD主控芯片已可实现低端替代,并向中高端迈进。

这些年SSD主控市场风云变幻,美国公司是SSD主控行业的先驱,但是日渐衰落,随之而起的中国台湾公司凭借更好的性价比成为主流,同时大陆市场上也崛起了多家SSD主控厂商,正在成为SSD主控第三波的主战场。

但是SSD随着NAND闪存正式进入3D制程发展,主控芯片的设计愈加复杂、门槛也越来越高。对相关新入者来说,这是一个挑战。

PCIe接口SSD主控距离量产尚有距离

国产SATA接口SSD主控器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PCIe方面大陆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尽管国内有多家国产SSD主控器厂商宣布推出研发PCIe接口SSD主控器,但实际量产仍然较少。SSD主控器研发的成功与否于是否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并非同一件事。

华存电子今年宣布了自主研发出国内首颗PCIe50 SSD存储控制芯片,并于4月底在台积电成功流片。但当时主要还处于样品和小规模试产阶段,要达到规模量产程度还需求较长路要走,华存也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量产。

SSD主控器研发技术难度更需要综合考虑SSD主控器研发难度、与之适配的固件研发难度、大规模量产研发难度等整体难度。国产PCIE接口SSD主控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并且,SSD主控的量产还需要于不同厂商的NSND闪存颗粒进行搭配。SSD产业链中NAND原厂的话语权最高,不同厂商的NAND闪存颗粒特性差异较大,同一厂商NAND颗粒制程不同,产品差异性也非常大。而目前掌握NAND闪存颗粒核心技术的厂商中,三星、铠侠、美光、SK海力士、西部数据、英特尔这六家长期垄断者全球95%以上的份额。实力非常小的国产SSD主控器厂商,很难获得这些原厂支持,也就很难实现规模量产。

部分企业核心IP从国外授权/购买使用许可

如果从国产的角度看,国内目前的SSD控制器实际上并非“全国产”。即使是国产的控制器其中的核心IP也是从国外授权或者购买使用许可的。SSD主控芯片架构主要基于ARM架构,也有部分SSD厂家采用RISC架构。由于IP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在成本上面没有竞争力,在技术演变发展方面也是被制约的。

总的来讲,中国不缺芯,缺的是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众所周知,芯片行业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创新研发积累。截止目前SSD主控器依旧是一款高技术门槛的集成电路芯片。随着国内创新大环境不断活跃,中国SSD芯片行业也需要主动抓住市场优势,利用政策、资金、人才等优势,着力强化自身。国产化才是唯一出路。

当前,全球范围内SSD主控制造能力仍集中在少数 IT 巨头及芯片代工厂手中,国内厂商出产的主控更多集中于消费级产品,而企业级 SSD 主控主要由三星、英特尔、美光等国际巨头垄断。但随着中国企业级SSD市场不断增长,企业级SSD无疑是继消费级之后的又一条出路。

国产SSD主控芯片迎来新的战场。

“芯片企业不能依据现有市场需求来做IC,芯片的研发、量产等需要提前好几年来布局,仅看现在的市场是跟不上变化的。企业要预判未来一代、甚至两代的市场,还要保证量产后能销售5年以上。”江苏华存电子技术总工程师魏智泛先生在集邦咨询2022存储产业峰会上介绍PCIe Gen5固态硬盘(SSD)新品时如是说。

据了解,江苏华存的PCIe Gen5 SSD配置了其自主研发的PCIe Gen5 SSD主控芯片HC9001,这是一颗历时四年打磨出来的企业级存储SSD主控芯片,也是国内首颗企业级PCIe 50存储主控芯片。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没有PCIe 40主控芯片,在四年前一举选择了PCIe 50赛道,在后续的媒体群访环节,魏智泛向《国际电子商情》解释了选择PCIe 50的原因。
在5G+AI万物联网的时代,服务器需求量迎来急速爆发,服务器效能也需要飞跃式的成长才能跟上时代创新需求。对比PCIe 40和PCIe 50,最明显的区别是后者在效能上的提升。魏智泛感叹说,无论是在哪一个产业,大家都会聚焦追求效能。从理论上来看,PCIe 50的接口速度是PCIe 40的两倍。

据介绍,HC9001采用台积电12nm工艺流片,具备多重创新架构,包括了创新XSDirectA(eXcellent-Scheduling&Direct-Arrival)架构、创新第二代LPDC(Low-Density Parity-Check)纠错算法架构以及创新iPower架构。以上这些创新架构为其带来优异的性能,不论是在接口速度、读写效能、闪存纠错等规格上都处于行业先进。

魏智泛介绍说,江苏华存当前更关注PCIe 50新品在服务器上的应用。预计到2022年,PCIe 50将在服务器市场首先引爆,之后个人PC、智能家庭等应用场景也会随之爆发。在此基础上再过两年,细分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不同的装置形态。

在他看来,一个新标准的推动,谁都无法独揽权益。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当一个新技术起来时,参与者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把市场蛋糕做大”,最终大家自然会吃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蛋糕。现在,国内有很多服务器系统厂商在往PCIe 50标准靠,这也是江苏华存看好服务器市场的原因。

江苏华存电子成立于2017年,其首颗主控芯片基于PCIe 50标准。面对为什么要从PCIe 50开始,魏智泛解释说,PCIe 50标准能向下兼容PCIe 40标准,所以第5代主控芯片能向下支持第4代产品。另外,在他看来PCIe 40其实是一个过渡标准。“PCIe 30 SSD每年的总量约是PCIe 40 SSD的10倍以上,但PCIe 40的总量并没有起来。四年前,我们决定要做PCIe 50标准芯片时,就已经判定了PCIe 40只是一个过渡性标准。”

从现在的商用现状来看,江苏华存的预判似乎相当准确。PCIe是一个偏向PC的标准,英特尔和AMD的产品路线图在这个标准演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8年,英特尔开始推PCIe 40 CPU,该时间点比此前预期的整整延迟了两年,但下一代的PCIe 50标准如期而至,这就注定了PCIe 40是一个过渡性标准。

在2018年,PCIe 50相关的规格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华存团队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PCIe 50产品将会在一年内获得订单。而对于PCIe 40标准产品来说,两年的时间不足以让它普及,当它还未大批量商用时,市场就出现了PCIe 50产品。

“由于芯片行业的特殊性,一般要成功量产一颗IC,大约要耗费3至4年的时间。因此,芯片企业不能依据现有市场需求来做IC,芯片的研发、量产等需要提前好几年来布局,仅看现在的市场是跟不上变化的。企业要预判未来一代、甚至两代的市场,还要保证量产后能销售5年以上。”魏智泛回忆,在公司刚开始立项时,周围都是PCIe 30,国际大厂也刚刚开始推广PCIe 40。曾经有许多人问他,为什么要选择PCIe 50,他每次都给对方回复以上的内容。

对任何一家初创企业而言,预判未来的市场走向,并提前多年布局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在当时PCIe 50还是一个很超前的概念,就算到现在,它在个人市场都没有很普及。

“对电子行业的企业而言,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不是需要它着重发力的点。我们在看的是未来一两年内的趋势,怎么样根据市场趋势来制定战略决策,这才是克服困难的重要方法。在面对困难时,关键是靠团队来做抉择,不能仅靠个人去判定,因为这样很容易出错。”
虽然江苏华存有自研主控芯片,但是它不是一家存储主控公司,而是一家具备存储主控设计能力的存储模组公司。“我们不直接销售主控芯片,我们的主控芯片以模组的形式售卖给客户。”魏智泛强调说,江苏华存从创立初期,就明确了这种商业模式。

“我们的创始人团队中,有很多人在主控芯片厂工作过,我们深刻理解主控芯片厂商的困难。台湾群联电子的潘董曾经感叹说,‘做主控芯片其实赚不了大钱’,我非常认同他的这句话。”

主控芯片厂需长期、大量地投入,相比之下,最终所获取的净利润并不多。江苏华存在一开始就顺应国家政策的指导,把自己定义为“拥有主控设计能力的模块生产公司”。当前,该公司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做到中国业内TOP3企业。魏智泛坦言,虽然公司原本设定的目标是业内TOP3,但是公司内部希望能跻身业内前2或前1。

研发一颗存储主控芯片,不仅要有开发硬件的能力,还要有与硬件搭配的固件的研发能力,从系统端来看,还要有软件开发能力。这样才能提供一个完整的存储方案。这要求团队中必须有各类型的专业人才。目前,江苏华存的主力研发团队分布在台湾、深圳、上海和广州,团队中不乏有15年、甚至20多年经验的专家。“一群有经验的老师傅,知道该怎么按部就班做事情,能避免走弯路。产品开发前期,从整体架构,到各IP架构,再到设计相关的事,并不是靠人多就能取胜,而是靠是否走对方向以及后续验证、时间的积累等。做IC没有捷径,只能扎实把事情做好,仅此而已。”

江苏华存在研发芯片的同时,也在训练新一代的人才。通过跟着“老师傅”一起做研发,新一代人才将会对企业级存储有更深的理解。预计在未来1-2年的推进过程中,新一代人才将会扮演关键角色。
在2020年底,江苏华存已经完成了17亿元人民币的A轮的融资,2021年计划新一轮融资。魏智泛透露说,新一轮融资将主要应用在HC9001的量产上。“量产阶段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来推动商业化,未来HC9001会搭载在PCIe 50固态硬盘上流向市场。”他还表示,江苏华存非常重视国产存储产业链的建设,公司将会持续关注长江存储。未来十年的新时代,云/边/端还存在许多创新的可行方向。希望与业界结伴快速前行,共同打造国产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11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