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2010 c#控制台程序 如何查看所有的输出结果

vs2010 c#控制台程序 如何查看所有的输出结果,第1张

一、恢复默认设置:

   如果需要还原默认CMD设置,打开注册表(regedit):HKEY_CURRENT_USER\Console\下面所有的项,注意:请不要删除了Console的参数。即可恢复默认设置。

二、滚动条消失

  windows 7 MS-DOS(cmd)命令窗口滚动条消失是个令新手们很恼火的事情,比如,打个ipconfig /all命令,如若超出

窗口,则无法向上滚动了,因此也看不见部分内容了,但是不要怕,调整回来就好了。照着下面的步骤做就可以了。恢复CMD命令窗口滚动条详细步骤:windows+r,输入cmd 选择“属性”---->选择“布局”----->将屏幕缓冲区大小的“高度”调为300,窗口大小“高度”调为60,然后确定,命令窗口的滚动条就出来了。

快捷键说明:windows+r(ALt旁边的小旗子)组合键,也可以用鼠标 *** 作“开始--运行”,然后输入cmd。

完成后,如图: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c = new A();

cMyMethod(20);

B d = new B();

dMyMethod(20);

}

}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int MyMethod(int a)

{

return a + 10;

}

}

class B:A

{

public override int MyMethod(int a)

{

ConsoleWriteLine(a + 50);

return a + 50;

}

}

你说的d出来的那个dos窗口其实就是“控制台”窗口。

窗口打开后就关闭是因为在main方法的代码很快走完,程序就退出了。可以按ctrl+f5运行,这样程序结束后会暂停,但不方便调试检错。为了方便调试,可以在main方法的最后,写上

consoleread();

像这样: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read();

}

然后按f5调试运行。

using System;

namespace ConsoleApp

{

    public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int MyFunction(int value)

        {

            return value + 10;

        }

    }

    public class B : A

    {

        public override int MyFunction(int value)

        {

            int v = baseMyFunction(value)

            return v + 50;

        }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 = new A();

            int v1 = aMyFunction(100);

            ConsoleWriteLine("AMyFunction(100) = {0}", v1);

            B b = new B();

            int v2 = bMyFunction(100);

            ConsoleWriteLine("BMyFunction(100) = {0}", v2);

            ConsoleReadKey();

        }

    }

}

储存控制器是用来存储各段微程序的。

微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控制器,同组合逻辑控制器相比较,具有规整性、灵活性、可维护性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在计算机设计中逐渐取代了早期采用的组合逻辑控制器,并已被广泛地应用,在计算机系统中,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软件方法来设计硬件的一门技术。

#include <stdlibh>

system("pause");//按任意键继续

至于输出到文件也可以实现的:

int i=15;

sprintf(strbuffer,"echo %d>>1txt",i);

system(str);

其实就是利用批处理的命令

pause echo >>

直接给你个例子: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main()

{

char str[256];

int i=15;

system("pause");//按任意键暂停

sprintf(str,"echo %d>>1txt",i);//格式化字符串

system(str);//将字符串str追加输出到当前目录的文件1txt中

system("type 1txt");//输出文件1txt的内容

}

宏程序流程控制和循环语

数控车床宏程序与普通程序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个就是流程控制

普通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它总是从第一段开始依次执行到最后一段程序结束,中途不改变执行顺序。而宏程序可以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加工需要,让某段程序重复执行多少次等。要学会程序的执行顺序控制,必须学会以下两种语句

“IF……GOTO"

WHILE……DO”。

先看“IF……GOTO

“IF”在单词中表示“如果”的意思;“GOTO”则表示“去哪里”或者“到哪里”。那么在两个单词中的省略号,它表示条件

条件只有两种可能:成立、不成立。

我们可以用这个语句造句,“如果明天开学了,我就要去学校”。在此语句中,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当条件是“开学”的时候,“我才会去学校”。如果“不开学”,那我就不会去。在这里,“开学”与“不开学”就表示条件的成立与不成立。成立就执行,不成立就不执行!

但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IF[条件]GOTO”语句中,“GOTO”后面是要跟着目的地的。比如造句时候,目的地是“学校”,那在程序中,该怎么表达目的地呢?其实很简单,目的地就是——行号!在数控程序中,能够表示目标地的也只有行号了。举个例子

#1=2

N1#1=#1-1

IF[#1 GE 0] GOTO1

(GE 表示大于等于)

( GOTO1 表示跳到第一行,这里不用写 N )

G0 X100

Z100

M30

程序对#1 这个变量进行赋值,它的结果是 2。到了下一行出现了N1。都知道N在数控程序中表示程序段,后面跟的数字表示第几行(其实行号可以自己定义,在本例程序中,把“#1=#1-1”定义为第一行)。当程序执行到 N1 行的时候,系统发现#1 这个变量进行了自减运算。但系统不知道自减的目的,于是继续向下执行,来到了“IF [#I GE 0] GOTO1”这一行。

这时候系统才明白,原来#1 自减的目的是用来判断的。当执行到这行的时候,#1 的结果已经不是 2,而是 1 了。然后系统会把#1 这个结果与 0 进行比较,它发现#1 当前的值(1)是大于等于 0 的。由于该语句的意思是,如果#1 的结果大于或等于 0,就跳转到第一行,所以系统会跳转到第一行执行(N1 处),

不会执行下面的“GO X100”等语句。

然后程序跳到了 N1 处,又自减了一次。这时候#1 的结果是 0。而不是1 了,运算过后又来到了“IF”语句进行判断,发现当前#的值虽然不大于 0,但等于 0。因此条件又成立了,只好继续跳到第一行。于是又进行了一次运算,此时#的结果是-1。当再次执行到“IF”语句时,系统发现#当前的值是既不大于也不等于 0,因此条件就不满足了。条件不满足,那么就不执行“GOTO1”这个命令,而是执行下一行“G0 X100”。然后依次执行。

再来看WHILE……DO”

#1=2

WHILE [#I GE O] DO1

#1=#1-1

END1

Go x100

z100

M30

这就看出来END 关键词所在位置。它位于循环体的最后面。也就是说,用 WHILE 判断的时候,如果条件成立,就执行 DO 与 END 之间的程序。后面的那个阿拉伯数字“1”,表示第一层。一定要记住,DO 和 END 后面的数字必须一一对应。不能出现“DO1”与“END2”这个类型。要么都是 1,要么都是2。

程序的执行顺序与结果和“IFGOTO”一致。首先系统得知#1 的值目前是 2,但不知道干嘛的。于是向下执行,发现这里有个 WHILE语句,并且有个条件判断,“如果#1 的结果大于或者等于 2,那就执行 DO1 与END1 之间的程序"。经过判断,条件是成立的。所以就执行了“#1=#1-1”。

然后执行 END1 并返回到 WHILE 语句,再次判断#1 的值是否符合条件。系统发现#1 的结果是 0,仍然符合。于是继续执行 DO1 与 ENDI 之间的程序。一直到#1的结果不符合,程序才会执行“G0 X100”和后面的程序。

以上就是关于vs2010 c#控制台程序 如何查看所有的输出结果全部的内容,包括:vs2010 c#控制台程序 如何查看所有的输出结果、编写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完成下列功能,并写出运行程序后输出的结果.、c#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结果太多,没办法全部显示,应该怎么解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255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