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型继电保护的原理怎么样抗干扰以及抗干扰的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的原理怎么样抗干扰以及抗干扰的措施,第1张

微机继电器保护的原理,你可以参照我的下面思路去理解:

一句话的解释是: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分析,判断异常状态,并输出信息告警或驱动开关跳闸。

详细解释:

1)信息采集(即数据采样),包含模拟量采样(电流、电压)和数字量采样(接点信号,如开关分合位、储能状态、地刀位置等)

2)进行数据分析,则需要一个有计算能力的大脑,这就是微机芯片,例如:单片机、DSP、ARM等。

3)判断异常状态,这是如何判断的呢?主要是软件通过一些列的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是否异常的结果。

4)输出告警及驱动开关跳闸。这主要指信号输出。可以分解为继电器输出(独立的报警继电器输出、独立的跳闸继电器输出),指示灯输出(不同的告警信息驱动对应的指示灯),提示文字输出(在现实界面上d出对应告警窗口,显示告警信息),通讯输出(把微机保护装置内的信息通过通讯的方式传送给监控主机或者上级监控中心)

5)与非微机型或者常规继电器比较更多的优点: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完成自检,自检异常时告警输出,及时通知到设备管理或运行维护人员。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6)通过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已有平台,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功能。例如:集成测量功能(实现对电气参数的完整测量),实现五防闭锁功能等。

7)从硬件的结构上可以分为几块:电源模块、数据采集(互感器板、开入板)、数据采样及分析处理(监控板)、继电器输出插件、人机界面、机箱等。

微机保护装置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硬件措施:1、隔离(光电隔离和变压器隔离)2、屏蔽(实质是通过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壳体来隔离和衰减电磁干扰)3、接地(信号接地、屏蔽接地:即将装置外壳接地)。

软硬件结合抗干扰措施:

1. 软、硬件结合的程序异常复位措施。(看门狗WATCHDOG技术)

2. 关键输出口编码校核。为防止失控程序对重要的输出口进行非正常 *** 作,导致跳闸等误 *** 作,必须对输出的 *** 作进行校核)

3. 软、硬件冗余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比较或多通道采集数据、对运算结果进行核算)

对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能,有着严格的测试,其测试内容包括:

1.共模干扰 符合IEC255-22-1标准 等级3 25KV/1MHZ/1min

2.差模干扰 符合IEC255-22-1标准 等级3 10KV/1MHZ/1min

3.辐射电磁场干扰 符合IEC255-22-3标准 等级3

至试验设备天线距离>05m,

在所有侧面试验场强,

频率波段80-1000MHZ,10V/m

4.静电电场干扰 符合IEC255-22-2标准 等级4

接触放电 8KV

空气放电 15KV

5.快速瞬变干扰 符合IEC255-22-1标准 等级4

幅值:4KV 频率:5000HZ 持续时间:1min

抗干扰编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输入端使用了抗干扰编程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编程(biānchéng)是编定程序的中文简称,就是让计算机代为解决某个问题,对某个计算体系规定一定的运算方式,使计算体系按照该计算方式运行。

以上就是关于微机型继电保护的原理怎么样抗干扰以及抗干扰的措施全部的内容,包括:微机型继电保护的原理怎么样抗干扰以及抗干扰的措施、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输入端使用了什么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28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