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服务器问题

节点服务器问题,第1张

提供一种服务器装置,除以前的刀锋服务器系统的向外扩展型的扩展性外,还具备基于SMP结合多个节点间的向上扩展型的扩展性。各节点具备与其它节点SMP 结合用的单元,各节点的模块管理部根据系统构成信息,切换该节点作为刀锋服务器单独动作或作为SMP服务器的构成模块来动作。在背板上对各节点间链路进行等长布线,通过在各节点内也进行与背板上的各节点间链路等长的环路布线,取得节点间的同步。在背板上搭载向各节点分配基准时钟的基准时钟分配单元,利用各节点内部的时钟分配器来切换基准时钟,由此进行SMP结合的节点的基准时钟的同步。
一种服务器装置,由多个节点和管理装置整体的管理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 各节点具备切换该节点的动作模式的模块管理部,该模块管理部根据从所述管理单元传递的构成信息,切换各节点单独动作或与其它节点协调动作

微星新出的Z590 FORECE原力和Z590 EDGE刀锋有什么区别?英特尔11代酷睿Rocket Lake-S桌面处理器将于下月15日上市。最高型号从10代的10核降到8核,但是单核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Rocket Lake-S最高为8 核心和 16 线程。其他方面, 11代桌面酷睿拥有20条PCIe 40通道,集成了USB 32 Gen 22控制芯片,支持500系芯片组主板。采用了Cypress Cove架构,将提供高达两位数百分比的IPC提升。Rocket Lake-S还将采用UHD 750核显,256流处理器,13GHz频率,相比沿用四代的UHD 630提升50%左右。

与Rocket Lake-S的御驾Z590主板已经于2月正式开售,微星首发的Z590-A PRO和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两个型号一直是微星Z系列中量产版的销量支柱。此次主板比处理器早到了一个多月,而关于Z590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从参数、规格到区别和设计细节问题。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关于Z590主板的答疑。
一、Z590是否兼容10代酷睿
这个问题的受众达到95%
intel的官方解释Z590是向下兼容LGA1200针脚CPU的,但Z590配10代时有一根走CPU的M2是无法使用的,因为10代酷睿的16根通道里没有M2的份,而11代酷睿的20根通道里有4根是给M2用的。另外就是DMI总线带宽会降速到x4,而不是11代的x8,所以想要发挥Z590的最佳性能,推荐搭配11代酷睿。
二、Z590与Z490芯片组有什么区别?
Z590的优势是原生支持PCI-E 40的设计方案和集成USB 32Gen2x2控制器,支持雷电4。对于市面上大多数Z490来说,新的Z590主板可谓提升巨大,但微星的Z490从设计之初就保留了PCI-E 40支持,并通过第三方芯片支持USB32Gen2x2接口。

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暗黑板:实际上从外观即可看出微星的Z590在细节上升级颇多,比如电路板换成更加稳定的服务器级PCB板,其内嵌2盎司铜箔,拥有更完美的导电效率和更强大的供电能力,其将高速WIFI6再次升级到最新的WIFI6E,声卡升级到瑞昱4080等。总体来说适合intel酷睿新老用户升级换代。
三、主板上的PCI-E电源接口要插吗?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会发现在MPG Z590 GAMING CARBON WIFI暗黑板主板的外缘上上新增了一个6pin的电源接口,它直连电源的显卡插头即可。这个插头的主要作用是给主板PCI-E插槽提供额外的电力。

大家都知道PCI-E插槽通常最大供电量为75W,这些电来自于电源24pin里的12V,通常75瓦供电只够带块不需要外接供电的入门显卡。现在ATX主板扩展性较好,如果插入独立声卡、万兆网卡、PCI-E转接卡等设备时会消耗更多的电量,所以在主板底部加入6pin接口,大概可以为设备提供额外的75瓦电,让扩展设备更稳定,并且这部分按需消耗,如果主板不插这些设备是电也不会被消耗掉的。

话说,自从intel的”大罐牙膏”——十二代酷睿处理器发布后,因为首批配搭的主板都是DDR5内存,所以很多小伙伴都觉得intel十二代处理器性能的拔高,是吃了DDR5内存的“红利”。那今天,我们就撇开DDR5内存,直接用DDR4内存搞一波,看看离开了DDR5的intel十二代处理器的性能如何?
本次装机配置如下:
CPU:intel i7 12700K
主板: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锋钛主板
内存:威刚XPG龙耀D50吹雪内存
硬盘:三星980 Pro 512GB+光威Basic 1TB+aigo P3000 1TB
散热器:微星MPG CORELIQUID K360
电源:安钛克HCG 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显卡:微星GeForce RTX 3090 VENTUS 3X 24G
机箱:微星MPG VELOX 100R 刀锋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次intel十二代处理器i7 12700K的“座驾”——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锋钛主板。就拿供电环节来说,该主板完全可以华丽来形容,直连16+1+1相供电设计,其中核心供电为直连16相直连式供电,每一相最大输入电流为75A,也就是说应付12代顶级i9带K处理器的超频也都是小菜一碟。
内存方面,微星Z690 DDR4刀锋钛搭载的4条DDR4通道,支持MEMORY BOOST技术,,最大容量为128G,频率方面,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最大支持5200MHz+(OC)的DDR4内存,不过DDR4能上这个频率的内存还真不是平民级玩家的产品。
M2固态接口方面,微星Z690 DDR4刀锋钛搭载了4组M2接口都是PCIe 40协议,比起很多Z690多个一个,同时M2_3和M2_4插槽还支持SATA协议,这样就不用怕老M2固态没有用武之地了。此外,该主板的用料也和扎实,采用了2oz加厚铜和服务器级材料制成的6层PCB。
微星MPG CORELIQUID K360水冷散热器是我目前最强的水冷散热器,一方面是该水冷性能强劲,还带一个下压式风扇和一块LED屏幕,性能+颜值都能打。;另一方面是同时在LGA1700扣具上没有兼容性的短板,因为有的老水冷上了LGA1700扣具也无法合理安装以及完整接触十二代处理器的表面。
其他配件方面,内存是威刚XPG龙耀D50吹雪内存,这款内存的其实超频性能比较一般,不如很多普通版的D50,但主要是颜值高,这次我超频到4000MHz使用。
电源用的是安钛克HCG 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也是安钛克在35周年发布的新品,此前还有一款玫瑰金偏色,估计很多小伙伴也见过。
要知道该电源采用了主动式PFC+LLC谐振+同步整流+DC to DC架构,全日系电容,达到了80PLUS金牌认证。其中单路12V电流输出为83A,输出功率为996W。此外,安钛克电源的质保政策也非常“科学”,尤其是HCG这样的旗舰级产品,保修政策是10年只换不修,让用户可以放心用,大胆用。总之,在这个超强电源的加持下,充分满足i7 12700K以及RTX3090显卡(没写错)带来强大能耗。
硅脂用的是九州风神的EX750,我经常给小伙伴安利这款硅脂,618的时候我也囤了几只。别看这个硅脂的导热系数仅为62W/mk,可性能表现居然不逊色与利民TF8。
不过涂抹感受要比利民TF8干一些,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更好的抹平。
M2高速固态组合:三星980 Pro 512GB+光威Basic 1TB+aigo P3000 1TB,反正可以随便装,4个M2接口任君选择。
最后是用来充门面的微星GeForce RTX 3090 VENTUS 3X 24G,大家说说RTX3090还值多少钱?
装好机点亮后,开启RGB灯光同步,内存、风扇、主板的灯效都让人眼前一亮。
配套的机箱也是微星MPG VELOX 100R刀锋,和主板明明很契合。这个机箱的特点就是“满编”RGB风扇,同时还有侧面RGB灯带,非常适合喜欢光污染的小伙伴,比如我~
至于这次用的显示器也是我桌面级别中最豪华装备——微星MEG381CQR PLUS。这款显示器的特点很多,主要是别的曲面屏都是采用VA屏幕,而这款采用的是IPS面板,所以曲率为2300R。分辨率为准4K的3840 x 1600,屏幕刷新率可以打开超频模式,最高支持175Hz。反正38英寸的大屏幕+曲面+IPS+175Hz的刷新率,玩游戏时,沉浸感极强。
性能测试:
i7 12700K的默认状态CPU-Z跑分,P核全核47GHz,单核得分7536;多核成绩9088。与Z690 DDR5主板几乎没有差距。
超频方面,只需动动手指,在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锋钛主板的加持下,可轻松将i7 12700K处理器的P核频率超频到50GHz,E核超频到40GHz。这时候CPU-Z的得分单核8154,多核9867。
后续的测试也都是采用此频率运行,说明i7 12700K+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锋钛主板的契合度非常Nice。
R15跑分:OpenGL为30672,CPU为3502。
R23跑分:单核1828,多核23491。
经过我对比数据发现,这成绩基本上与Z690 DDR5+i7 12700K(50GHz)差不多,其中R23的单核成绩会比DDR5内存低一丢丢,多核则没有问题。
内存跑分,要知道不少DDR5出厂的频率达到了4800MHz,而威刚XPG龙耀D50吹雪内存的默认频率为2666MHz。所以内存测试是Z690 DDR4主板与DDR5主板差异最大的一次。比如在2666MHz的频率下(19-19-19-42时序),内存的读取速度为46585MB/s,写入为38437MB/s,复制为41218MB/s,延迟为847ns。
不过将内存超频到4000MHz(18-22-22-42 CR1)时序后,读取速度达到了59793MB/s,写入速度达到了69331MB/s,复制为55461MB/s。只不过可能是默认时序过大的关系,延迟依然是843ns。
固态跑分方面,微星Z690 DDR4刀锋Ti主板4个M2接口可以任意接,比如测试来当系统盘的三星980 Pro读取速度519152MB/s、写入速度为366905MB/s,4K读写也分别是8433MB/s、26316MB/s,总分为8937分。
至于CDM软件的得分就更夸张,读取速度6758MB/s,写入速度487282MB/s。
通过数据对比,在固态读写速度上基本上Z690 DDR4主板与Z690 DDR5主板差异不算大。
3DMARK是必不可少的跑分环节,Time Spy总分为18525分,其中显卡为18940,CPU为16482。
Tims Spy Extreme的总分为9260,显卡为9519,CPU为8025
然后是CPU Profile选项,最大线程得分为10875,16线程为10137,8线程为7711,4线程为4178,2线程为2126,单线程为1079。成绩也几乎没有啥区别。
拷机方面,默认室内温度17℃左右,intel i7 12700K配上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锋钛主板再加上微星MPG CORELIQUID K360散热器,不超频的情况下,10分钟单烤FPU温度仅为62℃,CPU功率为185W
而超频后(P核50GHz,E核40GHz),单烤FPU10分钟,CPU温度也仅为77℃,CPU功率为233W。
最后环节是游戏测试:
《战地5》
DX12+全特效+光追全开,关闭HDR,在3840 x 1600的分辨率下,游戏FPS在80~105之间。
《赛博朋克2077》
特效全开,同样是3840 x 1600的分辨率,DLSS开启到超级性能档位,游戏帧数都稳定在100FPS以上,最高游戏帧数为120FPS以上。
《永劫无间》
这是我最近无聊玩的一款网友,打击感还不错。目前游戏还没有开放DX12,所以配置也是特效全开,DLSS开启到超级性能档位,测试游戏帧数波动还比较到大,最高180FPS,激烈战斗场景时会下降到120FPS左右,流畅玩耍当然也没问题。
总结:
经过我的一系列测试,发现DDR5与DDR4其实就在内存跑分上有巨大的差异,可是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体验的很明显,甚至在专业的跑分软件中,DDR5内存的优势也不能凸显,同样,在游戏表现中也同样如此。
所以,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12代处理器增长的性能还真不是靠DDR5内存的”红利“,毕竟用DDR4内存也很强。比如这次测试用微星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锋钛主板和我首发用Z690 DDR5主板测试成绩差不多。
另一方面,我觉得DDR5目前距离普及还要很长一段时间,用一句“行话”来说,就是:感知不强系列。同时DDR5内存的价格也不菲,所以对于那些想装机的小伙伴,如果囊中羞涩还想上12代平台,DDR4主板也不会让你失望。

因为CF刀锋的游戏体验不够好,比如图形质量低,游戏玩法有限,以及游戏服务器的质量不高,所以让玩家们对这款游戏的满意度较低。
因为CF刀锋的游戏体验不够好,比如图形质量低,游戏玩法有限,以及游戏服务器的质量不高,所以让玩家们对这款游戏的满意度较低。
因为CF刀锋的游戏体验不够好,比如图形质量低,游戏玩法有限,以及游戏服务器的质量不高,所以让玩家们对这款游戏的满意度较低。

绚烂刀锋是微信一区的服务器名字。

英雄的话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暗影刀锋兰陵王。很多人都只记得5V5竞技模式,忽略了在王者荣耀中有传统的PVE副本玩法,也就是游戏中的挑战模式,玩家三星通关,会获得金币以及符文。其实偶尔开黑累了,组队打打冒险模式也是可以的。

英雄名字(英雄称号):

在王者荣耀里面,不管是安卓还是iOS,不管是微信还是QQ,都有很多服务区的名字是以英雄来命名的。但是这个名字不是英雄的名字,而是英雄的称号。比如说安卓微信一区的名字是鲜血枭雄,对应的英雄就是曹 *** 。

iOS微信一区的名字是绚烂刀锋,对应的英雄就是花木兰。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服务区的名字,都是游戏中英雄的称号。

英雄技能名称:

这种命名方式在王者荣耀里面,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说安卓手Q22区到25区,都是小乔的技能名称。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英雄的技能名称,其实都是服务区的名字。

李白的大招名字青莲剑歌就是安卓手Q58区的服务区名字。不仅在QQ区,微信区也有很多的服务区是以英雄的技能名字命名的。

1、服务器维护
官方维护或者出现BUG,也会出现进不了游戏的情况,大家要多关注游戏公告。
看是否手机系统版本过低,升级or买一个新的。
2、登陆提示:“发生连接错误,重试”怎么解决
- 信号问题,可以尝试重新连接或者走到信号好的地方
- 尝试重启游戏,刷新页面
- 用wifi
- wifi不给力,用2/3/4G连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412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