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Http之连接

OkHttp之连接,第1张

NAT端口地址转换可以访问内网,跟ACL限制关系不大,两个职能不同。一个是访问控制,一个是解决地址转换。
1 静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地址转换
现在很多时候,网络中的服务器既为网络内部的客户提供网络服务,又同时为Internet中的用户提供访问服务。因此,如果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或动态地址转换,将由于无法确定服务器的IP地址,而导致Internet用户无法实现对网络内部服务器的访问。此时,就应当采用静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地址转换的NAT方式。也就是说,对服务器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确保服务器拥有固定的合法IP地址。而对普通的客户计算机则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使所有用户都享有访问Internet的权力。
2 TCP/UDP端口NAT映射
如果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的数量较多,我们自然可以采用静态地址转换+端口复用动态地址转换的方式得以完美实现。但如果ISP只提供4个IP地址,其中2个作为网络号和广播地址而不可使用,1个IP地址要用于路由器定义为默认网关, 那么将只剩下1个IP地址可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仅存的一个IP地址采用端口复用地址转换技术,从而实现整个局域网的Internet接入。但是由于服务器也采用动态端口,因此,Internet中的计算机将无法访问到网络内部的服务器。有没有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呢?这就是TCP/UDP端口NAT映射。
我们知道,不同应用程序使用的TCP/UDP的端口是不同的,比如,Web服务使用80,FTP服务使用21,SMTP服务使用25,POP3服务使用110,等等。因此,可以将不同的TCP端口绑定至不同的内部IP地址,从而只使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即可在允许内部所有服务器被Internet访问的同时,实现内部所有主机对Internet访问。

服务器的TCP端口是跟服务捆绑的,比如你安装了IIS默认就开了80端口,安装了FTP默认就开了21端口,安装了SMTP就开了25端口等等之类。当然端口可以改或被复用,但这个极少有人应用到吧,这里不扯了。
你的问题描述的比较模糊,很难准确回答。按我的理解,你说的哪里可以开,应该是说哪里可以控制端口是否对外开放吧,这个上面说了NT系统是利用IPsec来控制。具体的渠道和工具比如有,本地安全策略、防火墙等。
一般的我们说的控制服务器的端口,都是指禁止除服务必须开放的通信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对外通信,而不是关闭服务占用的端口本身。上面说的TCP端口是跟服务捆绑的,你把端口关闭了,那么这个服务就无法对外通信也就无法提供服务了。比如把80端口关闭了,那所有的默认在80端口的网站将全部无法访问。
如果是在网站内部测试,不想对外放开,那么可以在防火墙上设置规则,允许80的TCP入站给本地IP,比如127001 而关闭所有的其他IP。这样外部就无法访问,只有在服务器本机可以访问。以此类推,其他端口和协议的设置和控制也一样。具体的要更具厂商来,华纳云服务器端口21。

关于IO会涉及到阻塞、非阻塞、多路复用、同步、异步、BIO、NIO、AIO等几个知识点。知识点虽然不难但平常经常容易搞混,特此Mark下,与君共勉。

阻塞IO情况下,当用户调用 read 后,用户线程会被阻塞,等内核数据准备好并且数据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态缓存区后 read 才会返回。可以看到是阻塞的两个部分。

非阻塞IO发出read请求后发现数据没准备好,会继续往下执行,此时应用程序会不断轮询polling内核询问数据是否准备好,当数据没有准备好时,内核立即返回EWOULDBLOCK错误。直到数据被拷贝到应用程序缓冲区,read请求才获取到结果。并且你要注意!这里最后一次 read 调用获取数据的过程,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是需要等待的过程。这里的同步指的是 内核态的数据拷贝到用户程序的缓存区这个过程

非阻塞情况下无可用数据时,应用程序每次轮询内核看数据是否准备好了也耗费CPU,能否不让它轮询,当内核缓冲区数据准备好了,以事件通知当机制告知应用进程数据准备好了呢?应用进程在没有收到数据准备好的事件通知信号时可以忙写其他的工作。此时 IO多路复用 就派上用场了。

IO多路复用中文比较让人头大,IO多路复用的原文叫 I/O multiplexing,这里的 multiplexing 指的其实是在单个线程通过记录跟踪每一个Sock(I/O流)的状态来同时管理多个I/O流 发明它的目的是尽量多的提高服务器的吞吐能力。实现一个线程监控多个IO请求,哪个IO有请求就把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缓冲区,拷贝期间是阻塞的!现在已经可以通过采用mmap地址映射的方法,达到内存共享效果,避免真复制,提高效率。

select、poll、epoll 都是I/O多路复用的具体的实现。

select是第一版IO复用,提出后暴漏了很多问题。

poll 修复了 select 的很多问题。

但是poll仍然不是线程安全的, 这就意味着不管服务器有多强悍,你也只能在一个线程里面处理一组 I/O 流。你当然可以拿多进程来配合了,不过然后你就有了多进程的各种问题。

epoll 可以说是 I/O 多路复用最新的一个实现,epoll 修复了poll 和select绝大部分问题, 比如:

横轴 Dead connections 是链接数的意思,叫这个名字只是它的测试工具叫deadcon。纵轴是每秒处理请求的数量,可看到epoll每秒处理请求的数量基本不会随着链接变多而下降的。poll 和/dev/poll 就很惨了。但 epoll 有个致命的缺点是只有 linux 支持。

比如平常Nginx为何可以支持4W的QPS是因为它会使用目标平台上面最高效的I/O多路复用模型。

然后你会发现上面的提到过的 *** 作都不是真正的异步,因为两个阶段总要等待会儿!而真正的异步 I/O 是内核数据准备好和数据从内核态拷贝到用户态这两个过程都不用等待。

很庆幸,Linux给我们准备了 aio_read aio_write 函数实现真实的异步,当用户发起aio_read请求后就会自动返回。内核会自动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拷贝到用户进程空间,应用进程啥都不用管。

我强力推荐C++后端开发免费学习地址:C/C++Linux服务器开发/后台架构师零声教育-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同步跟异步的区别在于 数据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是否由用户线程完成 ,这里又分为同步阻塞跟同步非阻塞两种。

我们以同步非阻塞为例,如下可看到,在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这一过程,是由用户线程阻塞完成的。

可发现,用户在调用之后会立即返回,由内核完成数据的拷贝工作,并通知用户线程,进行回调。

在Java中,我们使用socket进行网络通信,IO主要有三种模式,主要看 内核支持 哪些。

同步阻塞IO ,每个客户端的Socket连接请求,服务端都会对应有个处理线程与之对应,对于没有分配到处理线程的连接就会被阻塞或者拒绝。相当于是 一个连接一个线程 。

BIO特点

常量:

主类:

服务端监听线程:

服务端处理线程:

客户端:

同步非阻塞IO之NIO :服务器端保存一个Socket连接列表,然后对这个列表进行轮询,如果发现某个Socket端口上有数据可读时说明读就绪,则调用该socket连接的相应读 *** 作。如果发现某个 Socket端口上有数据可写时说明写就绪,则调用该socket连接的相应写 *** 作。如果某个端口的Socket连接已经中断,则调用相应的析构方法关闭该端口。这样能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进行IO *** 作请求时候再用个线程去处理,是 一个请求一个线程 。Java中使用Selector、Channel、Buffer来实现上述效果。

每个线程中包含一个 Selector 对象,它相当于一个通道管理器,可以实现在一个线程中处理多个通道的目的,减少线程的创建数量。远程连接对应一个channel,数据的读写通过buffer均在同一个 channel 中完成,并且数据的读写是非阻塞的。通道创建后需要注册在 selector 中,同时需要为该通道注册感兴趣事件(客户端连接服务端事件、服务端接收客户端连接事件、读事件、写事件), selector 线程需要采用 轮训 的方式调用 selector 的 select 函数,直到所有注册通道中有兴趣的事件发生,则返回,否则一直阻塞。而后循环处理所有就绪的感兴趣事件。以上步骤解决BIO的两个瓶颈:

下面对以下三个概念做一个简单介绍,Java NIO由以下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channel和buffer有好几种类型。下面是Java NIO中的一些主要channel的实现: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些通道涵盖了UDP和TCP网络IO,以及文件IO。以下是Java NIO里关键的buffer实现:

在微服务阶段,一个请求可能涉及到多个不同服务之间的跨服务器调用,如果你想实现高性能的PRC框架来进行数据传输,那就可以基于Java NIO做个支持长连接、自定义协议、高并发的框架,比如Netty。Netty本身就是一个基于NIO的网络框架, 封装了Java NIO那些复杂的底层细节,给你提供简单好用的抽象概念来编程。比如Dubbo底层就是用的Netty。

AIO是异步非阻塞IO,相比NIO更进一步,进程读取数据时只负责发送跟接收指令,数据的准备工作完全由 *** 作系统来处理。

推荐一个零声教育C/C++后台开发的免费公开课程,个人觉得老师讲得不错,分享给大家:C/C++后台开发高级架构师,内容包括Linux,Nginx,ZeroMQ,MySQL,Redis,fastdfs,MongoDB,ZK,流媒体,CDN,P2P,K8S,Docker,TCP/IP,协程,DPDK等技术内容,C/C++Linux服务器开发/后台架构师零声教育-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立即学习

原文:阻塞、非阻塞、多路复用、同步、异步、BIO、NIO、AIO 一锅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49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