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PS4、PC和任天堂Switch主机三平台的游戏手把:Brook Mars 战神

通用PS4、PC和任天堂Switch主机三平台的游戏手把:Brook Mars 战神,第1张

不晓得各位朋友家里面有几台游戏主机?假如你和小虎一样是个只在意游戏而不在意主机的人,可能会像小虎一样,想玩什么游戏就买什么主机(所以年纪一把了还存不到钱)的话,可能常常会在心里假想一个问题:这么多游戏平台,能不能全部都共用同一支手把呢?就好像家中数项家电用品,都只需要一个遥控器就可以解决了那样,就不用换来换去,一定很方便!

说巧不巧,小虎最近瞄到一款手把,竟然就这么刚好地符合这样的需求,它的名字叫做「BrookMars战神」,是一款可以支援PS3、PS4、PC、甚至是最新的任天堂Switch平台的有线手把!

台湾老经验厂商打造之全新游戏周边品牌深耕多年技术有保障

大家对于「Brook」这个品牌可能会觉得很陌生,其实Brook是来自于台湾的品牌喔!他们是由「孕龙科技」这间公司所一手创立,该公司在电玩周边这块领域已经默默耕耘20年之久,过往都以代工与外销市场为主,Brook这个自有品牌算是近年才开始成立的,在台湾的确很少见。

小虎接下来就为大家好好揭开这支「Mars」战神有线手把的神秘面纱,大家可要仔细瞧好罗!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BrookMars战神」有线游戏手把,外观看起来有点儿像是XboxOne的Elite手把和PS4的DualShock4手把的混合感。不过红色很赞!多一支角的话就是传说中的「红色有角三倍速」了!

▲除了手把本身之外,还附有MicroUSB传输线(约25米)、35mm延长线、两个额外的十字钮模组、以及Logo贴纸。

▲手把上的按钮不是大家常见到的「XYAB」,而是Brook自己独有的设计,不过这部分其实大家玩久了,应该也很习惯了。

▲握把的灰色点点防滑橡胶材质很棒!不但止滑而且透气,是小虎很喜欢的设计。

▲手把上的35mm耳机孔,这部分跟PS4的DualShock4相同。可以让使用者安插自己的耳机麦克风。(Switch平台不支援这个手把上的耳机功能)

▲类比摇杆上的香菇头也特别在外圈部分有做防滑的处理。

▲手把中央的触控板、和Options、Share、中央圆形钮,都是采用和DualShock4同样的配置,不过Logo的设计全都是Brook自有的花纹。

▲十字钮的模组是可以拆卸下来的,让玩家自由替换上述所提到的其他模组。

▲手把正上方,有指示灯和MicroUSB孔位。

▲L2和R2的设计同样采用类似板机式的设计,模拟开q射击的感觉。

▲手把的背面,虽有Reset用的孔位,不过其实是没有作用的。

一支抵三支的优秀无人可比可替换十字钮模组非无线乃美中不足

在试用过这支Mars战神手把之后,小虎自己的感想是:

一支手把跨4平台超赞 这支手把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可以横跨PS3、PS4、PC,以及Switch这些主机平台,很多时候我们常会碰到一种状况,你可能去朋友家玩,想和朋友一起玩游戏,偏偏不是每个人都会为每一个主机准备2支手把,这个时候BrookMars就派上用场了!试着想想,你只需要带一支,就可以随时和拥有这些主机的朋友一起游戏!就不用再去考虑今天要去的朋友家,他家里的主机是哪一款,然后得准备好相对应的手把,你只需要带着BrookMars就能hold住整场了!

手感佳可换十字钮 小虎觉得这支Mars的形状和XboxOne的把外型算是比较相近的,握起来手感很舒服也不费力(印象中曾听过XboxOne的手把是目前主机之中最好用的),手握柄的灰色防滑橡胶材质设计很不错!另外十字钮可以更换这点也是大加分,因为拇指的长短和形状,所以每个人对于十字钮的习惯形状都不一样,提供替换用的十字钮模组是很优质也很贴切的设计。

类比香菇头 *** 作感适中不会过紧或是过松适合FPS玩家 小虎个人觉得BrookMars的类比香菇头摇杆的移动感是略紧的,不会有过松移动过度的问题,在进行举q移动准星时较为容易进行些微幅度的移动,对于喜欢玩FPS的玩家会有帮助,尤其是常常需要进行微小移动狙击的时候。

虽然说BrookMars并不是一款无线手把,对于很在意被线材束缚的人而言是缺点(有些玩家就是喜欢那种没有线的感觉,可以自由地变换游玩姿势),但是它的多功能性和手感,以及可以一次对应多款主机的便利性等等,小虎觉得Mars战神真的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游戏周边装置。

目前它已经在台上市,详细的规格可以参考官方网站:BrookMars。相关的购买资讯,建议可以自行搜寻产品名称便知。

他是硅谷安静的统治者,他以网景拉开了互联网时代的序幕,并在Google上赚到44亿美元。约翰杜尔对《环球企业家》说:下一个大机会是满足全球“城市化”大潮需求的新能源
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几乎不可能更热的时候,约翰杜尔(John Doerr)来了。
乍看来,这个身高1米75左右、长着狭长面孔、有知识分子气质的瘦削男子,貌不惊人,语亦不惊人。他永远打着一条暗蓝色领带。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右手都拎着一个打有Google标记的、足有50磅重的硕大提包,而左手上,只带一块极普通的塑料手表,以及两条各值1美元的腕带。坐定下来,其语速平稳,言简意赅——这个传说中对数字记忆力极佳的人,当被《环球企业家》问到是否记得这些年来共把多少家公司送上市,仅非常干脆的吐出了一个字:“No”。
信或不信他的答案,需要指出的是,杜尔很可能是全球风险投资业最无必要谈论自己成绩的人。自其1980年加盟合伙人公司KPCB以来,风投业尚无第二人在持续创造良好业绩与每每投出明星项目两方面,能同时比杜尔做的更好。1980年代,他围绕微处理器革命展开的一系列投资,如康柏电脑、升阳微系统、莲花软件等,均在个人电脑革命中扮演了吃重角色。1990年代,他率先投资了网景公司,后者最终拉开了互联网革命的序幕。此后,杜尔成为了网络产业最不遗余力的鼓吹者,甚至极大影响了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而在1990年代末,他以1250万美元投资于一个精致的搜索引擎,几年后,这个名叫Google的网站热遍全球,而杜尔因此获利近44亿美元。
抛开这一系列里程碑式投资的明星效应,杜尔的投资还为其所在的KPCB合伙人公司创造了一系列足令风投业所有同行称羡的数字:KPCB在过去33年内,共返还投资人超过170亿美元,总回报率为29倍。在这个经常被称为“播种然后祈祷”的行业,它的表现算的上稳健:从第7期到第11期基金的年回报率为142%。30余年来它一共进行过475项投资,其中167家公司成功上市,另有166项并购。据最新统计数字,经它投资后上市的公司,总收入达到900亿美元,总市值3750亿美元。
作为KPCB公司长期的核心投资者,杜尔获得了足够多的赞誉——“活传奇”、“风险投资业的迈克尔乔丹”甚至“风投之神”——但他究竟如何达成这一切,答案却不明朗。作为一家私人股权公司,KPCB少为外界报道,虽然杜尔时有接受媒体采访,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仅对某个行业趋势发表只言片语。他甚至不愿独自出现在照片上,以至于1998年美国《财富》杂志为对其进行报道及拍摄,不得不将KPCB所有合伙人和其投资公司的众多CEO聚集在一起。
毫无意外的,3月初他在中国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就投资法则这一话题上,他给出了一个接近真理的答案:“找到好的企业家,定位于大市场,有领先的技术,并致力于建设一个了不起的团队——这样你就能拥有大而持久的生意”。
若想探询杜尔投资奇迹的根本成因,需要做两件事:阅读他的记忆(在本文《下篇:一个风险投资之王的长成》中你将看到杜尔投资经历的较完整版本),并观察他如何行动。
在中国的短暂盘桓期间,除了作为Google的董事与Google中国区两名负责人李开复、周韶宁会面(他迅速找到了Google在中国发展的最大关键:“不能像雅虎、亚马逊一样受总部干扰”),他还先后会见了22名本土创业者。在跟每个人只做半小时的交流后,他已对其中一家明确表示投资意向。
而3月2日下午4点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则非常真实地体现了其风格:甚至没有自我介绍,他开始让听众对其发问。他能迅速地将冗长的问题简化,从而让一旁的同事把问题打到投影上,当十余个问题凑满一屏幕,便开始逐一解答,依然快速、简练、毫无废话。“快来点难一点的问题,让我尴尬的那种……”杜尔挥动起长臂,向台下挑战——这个看似大学教授的人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一举一动中展现出的巨大活力与极高的效率,能在最短时间内鼓动旁人。
上篇:运转硅谷的人
“上帝之手”
“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分布尚不均匀”,杜尔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开创它,如果你不能开创,至少还可以投资它。”
这是一句典型的杜尔式陈述。乐观,自信,最重要的,来自于他人的智慧。这句话的前一半引于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的小说,后一半则改自施乐公司著名的科学家艾伦凯的名言——它们均非杜尔原创,但杜尔找到了将它们最好表达的方式。
“更好的引述”,几乎就是杜尔工作的写照:他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最佳商业创意,然后穷尽各种手段将其变为现实。正是因此,包括杜尔在内的KPCB公司的投资者并不将自己称为“风险投资者”,而是“冒险助理”(venture-assistant)。
让“助理”与“投资者”区分开来的,是所扮演角色的深浅不同:就是说,杜尔所提供的不止是资金的帮助。
曾有硅谷中人如此概括杜尔的工作:“他喜欢在自己投资的公司里扮演上帝之手:亲手挑选CEO,向董事会建议战略,介绍各家公司的领导者认识,主导他们的兼并、收购和各种交易。他被视为一个伯乐,能识别技术和经营层面的各种人才,并把他们挖来。”
所有这些工作加在一起,你可以将其身份理解为“部分董事长部分CEO”。而杜尔并非仅在某一家公司担任此种角色,而是同时在十余家被投资公司内发挥功用。
而且,他对每一项工作参与程度之深,超乎常规。无数与杜尔打过交道的企业家回忆说:当他想挖一个要角,他不仅直接给对方打电话,还与对方的家人建立良好关系。他会尽可能快的买一张机票飞到你所在的城市,让你无法拒绝与他见面。对于那些格外优秀的潜在合伙伙伴,他不仅会邀请对方在他投资的公司任要职,还会帮其计划长期的合作可能:让对方清楚,即使这一次失败了,并不会导致职业生涯的覆灭。
让这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现实的,首先是杜尔的高效:1990年代中期,网络创业潮让其高呼遇到了“时间荒”,这迫使他同时使用着五部电话、两部寻呼机、两部手机、三台电脑。而现在,他增加了一部手机和一台可以随时收发邮件的Palm,丢掉了寻呼机。甚至据说,滑雪时他还会在雪帽里带上一部手机。而在他每天随身携带的50磅的书包里,还有两台笔记本电脑和两部相机。
其次是他的高度自律:多年来,杜尔始终保持着极高强度的工作。巨大压力下,他有时候会像过电一样抖动、抓头发、咬嘴唇、跺脚、用手指敲桌子,甚至撅断铅笔,但他从未失控。为了不浪费时间,杜尔放弃了生活中的一切“奢侈”:他不喜欢被谄媚,也没有太多的幽默感,对阻碍他的一切事情都想清除干净。
但根本而言,让其能够处理如此繁杂工作的,是杜尔对其工作性质的理解:如果你将它等同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或是深入参与到一家公司的管理中去,便大错特错。杜尔的做法最佳诠释了,商业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其成功甚至失败经历均可证明,商业是并非简单的战略、执行,而更像是对想象力与人的活力的释放。杜尔笃信的哲学是“think big”,而他最努力的工作是以其一人的力量,编织出一个集结天才头脑和企业家精神的庞大网络,并将这一网络的力量发挥至极致。
与多数极尽低调或略为傲慢,潜行于雷达之下的风险投资者们不同,杜尔热爱与人沟通。他的一个习惯是,随身带两架相机,主动与每个会晤的人合影。与他有过合作者,多数变成常年伙伴:如1980年杜尔认识的斯坦福的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在之后的20年间,其先后创立的4家公司中的3家都由杜尔投资。甚至他最大的一桩失败投资,在1980年代末下注于手写电脑公司Go已经成为硅谷史上的一次“史诗性失败”,但经历过这一大败局的多数人,后来仍成为了KPCB系列公司的重要力量。
正因此,你甚至在硅谷听不到任何关于杜尔的负面之词。“为什么有人要去攻击杜尔?”有人反问:“他是那个让所有事情发生的人!”
织网者
杜尔的工作的实际效果,还不止是多且灿烂的上市公司,而是一张具体的硅谷地图。
经其投资的多数公司,会被精心编入KPCB的关系网。当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将自己的投资对象称为“投资组合”或“大家庭”时,自1980年代以来,杜尔一直将KPCB的投资组合称为Keiretsu——这个来自日文的词汇,意味交叉控制的公司体系,或者用那部著名的形象说法:蜘蛛巢城。
关于为何建立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网络,杜尔的解释很直接:“开创一项重要的新生意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得努力在各个方面帮助企业家们”。这并不是虚伪的说法,对于一家每年要看2500份商业计划,见数百个创业团队,最终做出十余次投资的合伙人公司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共同的技能层面迅速借力,杜尔们的工作将更困难。
最表层的效果是,互联网的第一拨高潮中,在多数网站孤立成长时,KPCB投资的所有网站通过合作而带动了彼此的流量和收入。如Excite曾在1998年时支付给网景7000万美元,以获得为对方网站提供搜索引擎的权利。这曾帮助其流量超过竞争对手Infoseek,成为仅次于雅虎的搜索引擎。此外,在投资药物网站Drugstore后,杜尔也找来了在电子商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心得的亚马逊对其培训。
更大的价值在于,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上天才并不多,那么反复去寻找新的天才的成本就注定了极为高昂。因此KPCB用了很多心思,把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天才们连接在一起。
多年来,KPCB邀请50名左右顶尖企业家参与到他们的一个附带基金(side fund)中。此一附带基金和KPCB的每一期基金一同运转,而少数参与到其中者往往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真正值得留意的,是这一附带基金的人名单:其中包括英特尔的格鲁夫、升阳的几位创始人、美国在线的史蒂夫凯斯和罗勃特皮特曼、Comcast的布莱恩罗勃茨、Intuit和网景及Excite等部分帮KPCB获得极高回报的公司的创始人……以至于有人称:只把这份名单上的电话打一遍,已经能做很多事。
即使近年来,在KPCB内部,Keiretsu已被“网络”(Network)所取代——杜尔说,这是因为Keiretsu更像基于某个人的力量而运转的一种复杂结构,但网络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心——但其运行方式丝毫没有改变。
下一件大事
每年秋天,杜尔都会和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的比尔乔伊在亚斯潘(Apsen)进行一次讨论:未来五到十年内,科学、通讯、社会、电脑和商业会有哪些巨变?
这种讨论看似空泛,但足以帮杜尔做好迎接各种机会的心理准备。如1991年,乔伊跟杜尔说:“约翰,总有一天你会投资一个20岁的小孩儿写的某段会改变世界的程序。”杜尔随即表示同意。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程序将被叫做浏览器,而以为会是某种游戏软件。但当22岁的马克安德森和网景出现在其眼前,他能立刻说服公司其他合伙人同意进行此次投资。
紧抓每个时代的风云流变趋势,是杜尔能在风投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虽然人们通常将其定位为一个针对高科技的投资者,实则杜尔已经变换了几次身份。在1980年代,杜尔和KPCB最为看重的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技术:从康柏到莲花软件,从升阳微系统到美国在线,它们取得成功共同的“分母”是基础科技的进步。而到了1990年代,杜尔又把目光投向数字化、信息技术、网络应用。1990年代末期,当所有人为网络而疯狂时,杜尔看重的概念是“窄众”(Thin Client):他认为这是一次比个人电脑更大的革命:PC直接与服务器对话,而不用把一大团软件都安装在电脑上。这种对一个浏览器解决所有问题的期待,正在被Google实现。
而最近两年,杜尔和比尔乔伊已经将望远镜伸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未来:他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趋势是“城市化”(urbanization)。未来50年内,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从20亿变成60亿,尤其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这一相当于每年增加一座曼哈顿的进程,将让全球各地提高对更清洁的能源、更有效率的能源的需求。
甚至2005年比尔乔伊加盟KPCB后,(“他给我们每个合伙人的平均智商提高了20个点”,杜尔玩笑说)主要的投资方向也并非电脑相关业务,而是绿色科技。至今,KPCB一共投资了5家,其中3家处于保密阶段。
为进军绿色科技领域,KPCB已经准备了5年。杜尔称:“为绿色科技做准备的方式,跟为网络,为微处理器做准备是一样的。当然,现在我们有Google了,用Google搜索一下你想了解的东西。其他工作,就是读报告,会见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各种论坛。我们与这个行业里的各种公司合作,试图发现其中最优秀的人,并获得最好的想法。”
同样被看好的,还有生命科技领域。这其中有众多值得看好的方向:个人医疗、药物的数字化、基因问题、蛋白质问题……KPCB多年的合伙人寇斯拉认为,依靠生物工程技术,由农业废物中提取的酒精将比传统的由玉米中提取的高效4到8倍。而将科技模仿真实器官运转的系统生物学,也可能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实现。
下篇:一个风险投资之王的长成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合法创富”
关于什么让他成为一个风险投资者,杜尔曾给出的答案是:运气、对创新与企业家的天然热衷,以及遗传自其父的雄心勃勃。
在莱斯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杜尔前往哈佛就读MBA。这一期间,他已开始给风险投资公司打电话找工作。
那是1974年,风险投资业年景最差的时期之一,当年,只有两家公司融资超过100万美元:花花公子集团和KPCB投资的Tandem电脑公司。因此,虽然见到一些业内重量级玩家,如KPCB的合伙人之一布鲁克拜尔斯(Brook Byers)、NEA创始人迪克克拉姆里克(Dick Kramlich),但他得到的建议反而是:忘了风险投资,去好公司找个正经工作。
事实上,这也是日后杜尔被问及,什么训练能培养出一个好的风险投资者时的答案:“最好的准备是在一家管理优秀、高速增长的高科技公司拥有运营经验。”
当时杜尔所加盟的,是成立不久的英特尔,这让他获得了和后来成为传奇CEO的安迪格鲁夫共事的机会。他们二人一起培训了英特尔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队伍,并为公司赢得了来自西门子和ICL等大公司的芯片定单。开学后,他仍在读书的同时每周为英特尔兼职工作20小时,担任与DEC合作的现场工程师。
从1974年到1980年的6年间,杜尔在英特尔经历了从工程师到市场人员的转换。这些经历带给他的最大教益是:只有解决一个问题,才能获得一笔收入——那些解决大问题的公司,才有资格获得丰厚回报。
1980年,杜尔被朋友推荐到KPCB做“兼勤杂工作的办事员”,工作是检查新的商业计划书。面试中,他提出希望自己创业,而KPCB的四位合伙人承诺说,就像他们曾成功孵化Genentech和Tandem电脑一样,杜尔并非没有机会。
杜尔进入风投业的时机,算得上极为合适:除了他个人正年轻,拥有很长的证明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随着1980年苹果电脑上市,硅谷的活力正在被扩大、释放,各种围绕微处理器展开的技术创新,被杜尔后来总结为“我们见证(并从中获益)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合法创富。”
不妨看看他在当时的时间表:1980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福雷斯特巴斯基特向其推荐一个名叫“斯坦福大学网络”(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项目,这一生产低价工作站的学生项目,变成了后来的升阳微系统;1981年,在加州理工大学的一次会议上,杜尔认识了两名教授,加州理工大学的卡福米德(Carver Mead)和斯坦福的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米德和杜尔共同创建的专攻“对硅进行编辑”的公司Silicon Compilers成为了杜尔孵化的第一家公司(最终这家公司在11年后以142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而克拉克在14年后创立了网景;1982年,三名德州仪器公司辞职的员工在餐厅纸巾上写就的商业计划书变成了后来将IBM从PC霸主地位上拉下马的康柏……
当然,这并非纯粹的风云际会。当康柏的三人创业团队最初找到杜尔,他们只是想创办一家硬盘公司。因为不被看好发展的持续性,他们才被迫转向生产便携式电脑。这一次的创意,与杜尔在英特尔时就曾鼓吹但失败过的想法不谋而合,致使杜尔极为积极的说服了合伙人们展开投资。
当时的PC销售正供不应求,而这种有着9英寸屏幕,35磅重的便携式电脑显然富有竞争力。康柏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IBM的补充,使其起步时未受到来自蓝色巨人及销售商们的阻碍。成立第一年,它就获得了11亿销售额,并成为了历史上最快获得10亿美元收入,以及最快进入财富500强排行榜的企业。
而升阳的故事同样属于团队的胜利。这一项目最初由安迪贝克托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牵头,后来逐渐加入进一个名为比尔乔伊(Bill Joy)的技术天才,一个叫瓦诺德寇斯拉(Vinod Khsola)的印度人,和一个叫斯科特迈克尼利(Scott Mcnealy)的MBA。即使当时四名创业者只有27岁,这一同时具备商业头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团队仍然打动了杜尔。
时间证明了,这笔1982年的投资,对KPCB创造了巨大的价值:除去升阳的成功,这一团队还从各个层面对KPCB的投资产生了影响。贝克托斯海姆退出升阳后,先后创立过两家公司,卖出了313亿美元,并最早为Google提供10万美元启动资金。常年在升阳扮演首席科学家的比尔乔伊主导了包括Java在内的众多重量级创新,KPCB还专门设立了Java基金,收益极佳。而寇斯拉则干脆成为了KPCB的合伙人,他在1990年代投资的三家电信设备公司——Cerent、Juniper和Siara——共为KPCB获得40亿美元以上回报。
“在现今世界,有太多的技术、太多的企业家,太多的钱,太多的风险投资。真正稀缺的,是好的团队。搭建好的团队是最大的挑战。世界正在各个层面发生巨变,有的是技术驱动的,有的是市场驱动的。所有这些变化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想在这里面占据主动,必须专注于团队。”这样的话,杜尔说了很多年,很多遍。
一次惨败
如果说之前的成功明确了杜尔的投资哲学:创意并不难,执行才是关键,但最终是团队致胜,那么随后他所经历的一次惨痛溃败也足以说明,好的团队和好的生意还有一定的距离。 1987年,Go公司成立,其手写 *** 作系统至今被视为PC产业的一大变革。但这最终变成了一个野心过度的故事。
除了技术本身具备革命性,Go在其他方面看来,几乎是完全失控:它没有商业计划,而它提倡的技术相对于其时代也太超前了。杜尔和寇斯拉都坐在公司董事会上,当时所有人想的就是打出一记“全垒打”(风险投资业术语:获得20倍以上回报)。大干快上的气氛之下,Go以其完全无法维持的方式烧钱。曾任Go高管的米奇卡伯尔后来感慨:“最有趣的是,如果它能比较谨慎的花钱,这家公司很可能活到现在,并找到一条实在的出路。”
但当时的极端运行方式注定了只有两种极端选择:创造奇迹,或者迅速破产。在其最后阶段,公司每天的最大话题是,谁将前来拯救Go?头一天是IBM,下一天就变成了英特尔,而最终前来埋单的是AT&T。
Go因其短寿、高昂的投入和豪华的管理团队而成为硅谷长期以来最著名的失败案例之一,杜尔本人也从不羞于提及这段经历,他称之为“极大的失败”(Big spetacular failer)。他甚至玩笑说:“那本关于Go的书Startup(由Go的CEO杰瑞卡普兰撰写),应该叫Screwedup(被搞惨了)。”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如果你想做点大事儿,你一定会摔很多跟头。”杜尔说,“我们搞错了所有问题,技术错了,市场错了,定价错了,唯一对的,是我们雇用了一群精明之士。” 事实上,Go的管理团队,后来纷纷成为了KPCB网络中的重要力量:卡普兰曾在其投资的另一家网络公司OnSale任CEO;比尔坎贝尔后来成为Intuit软件的CEO,现在则是Google的顾问;诺姆梅罗维茨在Macromedia出售给Adobe前任副总裁;迈克侯默曾在网景任市场业务副总;斯特拉顿斯克拉沃斯是Verisign的CEO;丹尼谢德尔成为了Good Technology公司的CEO;兰迪克米萨尔则成了KPCB的合伙人;罗勃特卡尔则在多家网络公司担任顾问。
杜尔没有因为一次惨败而否定其管理者,或者说,他为这些人交了一笔学费。
1990年,一家名叫Intuit软件的公司找到KPCB。当时它已拥有100万客户,销售收入也达到了3300万美元。但公司创始人斯科特库克认为,他需要KPCB的协助,将公司年收入提升到10亿美元的档次。
KPCB在此项目中投资470万美元,换取了12%股份。杜尔将Go的管理者之一比尔坎贝尔空降到公司中任CEO。并且采取一系列行动重塑Intuit:雇佣管理团队、协助Quicken推出Windows版本、发布面向商界的应用软件、完成IPO、与最大的税务软件公司TurboTax合并,甚至险些与微软合并。
而当与微软的合并最终未果,Intuit又在坎贝尔的率领下迅速进军网络,与KPcb投资的另外两家公司Excite和美国在线合作。自1991年至2005年,该公司的收入已经由3300万美元变成了218亿。
这种塞翁失马之事,让杜尔有资格如此阐释硅谷精神:“尝试并失败并没什么,再试一次好了,只是别在同一个错误上失败两次。”

魔兽世界怀旧服亡灵牧师升级攻略:

1-5级:新手村

出生点就有牧师职业导师,逢双数等级学技能,用惩击打怪。

5-12级:布瑞尔

注意骑马的上尉旁边悬赏牌上有任务,憎恶胖子的采花任务建议放弃。

10级接牧师职业任务

学习急救(必学)

其他商业技能自选

12级:换地图

完成10级职业任务

幽暗城武器大师学习匕首

坐飞艇去奥格(开飞机点)

奥格武器大师学习双手仗

12-15级:贫瘠之地

十字路口(开飞机点)

如果找到“老陈的空酒桶”会触发系列任务,只有第一步给经验,后面只给声望。

棘齿城(开飞机点)

银行边的指示牌上有通缉任务。

15-16级:石爪山

简单清几个贫瘠和石爪山交界处的任务返回贫瘠。

16-20级:贫瘠之地

接到“药剂师札玛”,可以选择跑路去雷霆崖(开飞机点)。

接到“阅读说明书”(系列任务后续),需要名字怪掉的说明书和小怪掉的五张书页合成,书页掉率10%,贫瘠最恶心的任务之一,建议放弃。

半人马系列任务“狂热的维罗戈”---“赫兹卢尔血印”---“人马合一”,前两个任务有触发机制,要杀30个左右半人马,boss大喊一行红字话才出现,其中维罗戈固定凉亭刷新,血印是带两条狗沿河走动的,很恶心,地图人多的话很难完成,建议组队或放弃。

人马合一和npc对话触发刷怪,不断把半人马勾回来,让npc帮你杀,大概7、8波怪刷boss,让npc帮你杀它,杀完要抢boss尸体上刷的旗子,手速一定要快。

“被偷走的硬币”,这个在山上,上山的路在迅猛龙平原,靠近北方城堡。

往南来到陶拉祖营地(开飞机点),这里清完基本可以到20级。

20-21级:石爪山(开飞机点)

清理任务到21级

“土灵的觉醒”,石爪山最恶心任务之一,在山洞里召唤JY怪,奖励的护腕不错,solo等于自杀,没队伍先放掉。

21-22级:灰谷

接“战歌报告”(黑暗深渊任务前序),跑去灰谷碎木岗哨(开飞机点)。

战歌报告的三封信,碎木岗哨周边交2封给不同npc,其中一个npc是岗哨出门沿路往东北方向游走的。

交好2封信,跑路去左上角的佐拉姆海岸(开飞机点)。

简单清任务到22级,在碎木岗哨接“战歌氏族的补给品”,奖励蓝色腰带,需要一把工程做的“致命的短q”。

22-23级:南贫瘠之地

陶拉祖营地清任务。

23-25级:石爪山

把蜘蛛JY做了,能清的都清了。

25-26级:南贫瘠

清理和级别相仿的任务。

陶祖拉去往千针石林的路上有个npc接任务。

26-27级:灰谷

碎木岗哨完成灰谷狩猎,分别杀熊、豹子、鸟。

萨特所在的山,上山路在河边靠北方向。

佐拉姆岗哨去杀熊比较近。

“丢失的书页”,缺的书页可以AH秒,也可以放弃。

27-27级:石爪山

“大兽穴”这个JY任务可以放弃。

“血怒一族”的JY干掉。

去瀑布边峭壁的任务可以放弃。

27-29级:千针石林(开飞机点)

这里JY任务较多,建议组队。

“耐力的试炼”为系列任务,最后是血色里拿一本书。

“新的矿石样本”,千针石林最恶心任务之一,杀狗头人的,掉率10%,建议放弃。

29-30级:希尔斯布莱德(开飞机点)

“苦楚药剂”系列任务需要炼金做的“强力巨魔之血药水”。

30-30级:奥特兰克山脉

任务基本在塔轮米尔接。

30-30级:阿拉希高地(开飞机点)

落锤镇是急救225突破到300的地方。

30-31级:荆棘谷

棘齿城坐船到藏宝海湾(开飞机点)。

奥格或者幽暗城坐船到格罗姆高地(开飞机点)。

狩猎任务先把第一轮做了,猎空级别高可以放放。

31-32:闪光平原

十字路口有个“疯狂的虫群”,这个35级在做。

“含盐的蝎毒”,闪光最恶心任务之一,任务物品10%掉落,可以放弃。

“坚硬的尾鳍”,JY任务,在荆棘谷杀鱼,比上面的任务还恶心,组队的话要抢任务物品,solo的话40级满蓝才勉强打得过,做不做自己拿捏。

32-34级:凄凉之地

这张地图很大,没马尴尬,地图中间有个营地可以接任务。

地图左下角葬影村(开飞机点)。

半人马的任务,只能选一个部族,杀其他部族。

“血肚鱼”,在水里捞10个贝壳换。

地图左上角小岛有三个任务一起做,先把前序做了,然后上岛一次清任务,注意周围水里有个JY巨人,躲远点,如果死了墓地跑尸要好久,也要小心LM盗贼搞你。

雷斧堡里有俩任务。

“诱捕科多兽”,科多兽场引到npc那和科多兽对话就好,要引够数量,奖励不错。

34-35级:荆棘谷

"染血的白骨项链"及其后续任务,荆棘谷最恶心的任务,没有之一,一个任务要2小时,任务物品掉率感人,非毅力帝不建议挑战。

狩猎任务最后都是JY,组队干掉没难度。

“蓝色歌唱水晶碎片”,建议组队,有些地精会召唤2个小机器人,一顿乱捶你就死了,有点恶心。

35-37级:阿拉希高地

幽暗城可接“科娜塔一家”这里做。

“短兵相接”系列任务一定要做,后续是激流堡JY任务。

激流堡有3个JY任务,建议至少35级5人队伍组满再去。

“激流堡符印”,掉率5%,激流堡其他JY任务都做好了这个还没掉的话,建议放弃,太拖节奏了。

37级以后恭喜你出师了。

以下只说地图对应的级别

35-45级:尘泥沼泽、荒芜之地、悲伤沼泽、荆棘谷

40-50级:菲拉斯、加基森、新特兰

43-50级:灼热峡谷

48-55级:环形山、费伍德、艾萨拉、诅咒之地

50-60级:燃烧平原、西瘟疫

55-60级:希利苏斯、冬泉谷、东瘟疫、黑石山、逆风小径

扩展资料:


一,装备推荐:

魔杖(必拿)

5级、13级有绿色魔杖(附魔制造),越早拿到越好,练级起飞。

23级黑暗深渊(必去)。

强烈建议23级时放下手中所有事,去一次黑暗深渊。这是个水下副本,很容易迷路,建议有个熟悉的带路。

副本内npc'银月守卫塞尔瑞德'接“黑暗深渊中的邪恶”,杀完乌龟boss,沿其中一条路从水下游到岸上,就看到这个npc了,23级可接,奖励'墓碑节杖',蓝色品质,属性为:

暗影伤害

292秒伤

+1精神

+5暗影抗性

这把杖毫不夸张可以用到40级+,必拿。

二,装备(可选)

18级:哀嚎,“尖牙德鲁伊”奖励'新月法杖'(雷霆崖接任务)。

24级:影牙,“除掉阿鲁高”奖励'希尔瓦娜斯的图章'(瑟伯切尔接任务)。

26级:矮子本

“设备之战”奖励'蓝色衣服'(奥格地精工程大师接任务)。

29级:沼泽,“奥尔德的报复”奖励'绿宝石衬肩'(雷霆崖接任务)。

33级:血色,“深入血色修道院”奖励'预言藤杖'或'龙血项链'(幽暗城接任务),建议选前者,高地任务有项链。

37级:高地,“寒冰之王”奖励“琥珀之光”(幽暗城接任务)。

44级:奥达曼

“搜寻项链”(暗炉系列人型怪掉落,触发系列任务)---“再来一次”---“翻译日记”---“寻找宝贝”---“交付宝石”---“项链任务终结”,奖励一条非常好的蓝色项链。

“白金圆盘”,最终boss身后的房间里,和石头守护者交谈,对话完激活诺甘农圆盘,奖励14格包包。之后的副本,你已经出师了,按需选择。

建议满级前不要浪费时间刷本,每个副本打一次,把主线任务做了即可,满级后三大本才是你反复刷装备的地方。天赋加点

1-40级---魔杖点:[戒律20暗影11]

魔杖专精5-精神分流5-强化痛2-暗影集中3-精神鞭挞1-殉难2-强化韧2-强化盾1-心灵专注1-冥想3-强化盾1-精神敏锐5

40级---暗牧点:[戒律20暗影31]

精神分流5-昏厥5-强化痛2-暗影集中3-精神鞭挞1-暗影延伸3-暗影之波5-拥抱1-黑暗5-暗影形态1-坚定意志5-殉难2-强化韧2-强化盾1-心灵专注1-冥想3-强化盾1-精神敏锐5

60级---万金油奶点:[戒律26神圣25]

坚定意志5-无声消退1-强化韧2-强化盾3-心灵专注1-冥想3-精神敏锐5-心灵之力5-神圣之灵1-治疗专注2-强化恢复3-神圣专精3-神圣之怒5-神圣新星1-灵感3-强化治疗术3-精神指引5

三,练级手法

1-40级:主要靠丢魔杖:

心爆+痛+鞭挞+魔杖AAA

有俩怪开怪前套个盾,战斗中灵活利用尖啸和恢复,利用好精神分流回蓝,基本不坐地板。

可以尝试红字怪,不建议单挑JY怪,不建议同时打超过三个怪。

40-60级:主要靠技能:

暗影形态下:

心爆+痛+拥抱(满血可跳过)+鞭挞×3+魔杖AAA

有拥抱可以适当卖点血,利用好精神分流回蓝,偶尔坐地板,剩余同上。

四,任务路线

1)杀指定怪个数的建议组队

2)获取指定怪物品掉落的建议独狼

3)特定名字怪相关的建议组队

4)护送任务建议放弃

5)送信任务顺路做或放弃

6)一块区域内的任务一起做

7)牧师大部分任务可solo,除了洞穴里的和JY怪

8)40级前除了黑暗深渊,没有其他必去的副本,野外练级更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700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