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晨和辰哪个字意好

名字晨和辰哪个字意好,第1张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陆域东邻顺德市、中山市、斗门县,西接阳江市的阳东县、阳春市,北与新兴县、高明市、南海市为邻。南濒南海,毗邻港澳。全境位于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北自鹤山市古劳镇的丽水,南至台山市的下川镇围夹岛,相距1422公里;东自新会市大鳌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镇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台山市、新会市的南部和恩平市的东南部濒临南海,大陆岸线长28336公里。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陆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532%,其中海岛面积23517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97个,其中台山市上川岛面积最大,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岛次之,为8173平方公里。属江门市水深200米以内的沿海大陆架,东起黄茅海,西至镇海湾,面积约2257平方公里。

环境空气

2005年江门市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空气质量日报优良率达97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043毫克/立方米、0026毫克/立方米、0069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的年日均值与去年基本持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分别比去年下降381%和148%。降尘年月均值497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比去年下降133%。市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

市区酸雨污染依然严重,2005年降水pH均值491,酸度比去年增强018pH;酸雨频率697%,比上年下降103%。

历史沿革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 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

江门市历史文化悠久,历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等。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东汉时期的新会玉台寺、唐代一行禅师观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元朝灭宋的新会崖门古战场等。

行政区域

江门市现辖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三个县级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个县级市。2002年末,全市共有73个镇,15个街道办事处,1423个村民委员会,221个居民委员会。

新会、台山、恩平、开平、鹤山俗称五邑,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江门五邑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有360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为216万人,港澳台同胞为150万人,此外,还有归侨、侨眷、港澳台同胞家属196万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

综合实力

江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工业强市、外资民资富市、科教兴市、环境优市四大战略,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之列。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0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增幅创近10年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3亿元,增长1969%,增幅创近12年新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478亿元,增长16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46亿元,增长186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982亿元,增长123%,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江门市大手笔绘宏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今日江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高科技产业

江门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8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452个(种),产品产值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53%。近年来,江门市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江门三捷、新会美达分别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新会今古洲民营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联系民营科技园;鹤山新材料产业园区和新会纺织化纤产业园区分别获“国家火炬计划江门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江门纺织化纤产业基地”称号;化纤、涂料、针式打印机和摩托车发动机及整车制造等行业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外资经济

江门市优越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引得境外投资者纷至沓来。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616亿美元,增长1733%。全年近50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外商直接对江门进行投资,全市批准总投资、增资超1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共52家。近年来,江门市利用外资的质量逐步提高,相继引进了金鹰造纸、中油碧辟、摩迪烟纸等超亿美元的大型项目,世界500强中的美国联信、英国BP、日本三菱重工、瑞士ABB、法国达能和韩国现代等22家大集团、大财团先后投资江门经营发展。

侨情

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自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五邑人陆续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江门市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同潮汕和闽南地区并称为全国三大侨乡。据最新的侨情调查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万多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侨胞在海外繁衍生息,为居住国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如加拿大总督伍冰志、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等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

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修建了学校、医院、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影剧院、图书馆、桥梁、公路、自来水工程、侨联大厦等一大批公益事业。还设立助学、敬老等基金。他们造福乡里,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外商回来投资的信心。江门五邑侨乡成了华侨和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至今,来江门五邑侨乡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5个,其中居前的是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法国等,涉及的行业达20多个,产品上千种,主要行业有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通讯设备、塑料及制品、建材、皮革及制品,食品、木器、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房地产、饮食、旅游等行业。侨商与外商联合来江门五邑投资增多,产生了连锁效应。一批大财团、大企业、大商社、跨国公司陆续到五邑投资,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3家在江门落户,侨属企业已成为侨乡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江门是一个对外交往较多的城市,它和包括美国河滨市在内等多个国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每年接待一大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世界各地的游客。

江门五邑还是一个窗口,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也将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先进的科技带回中国,架筑起中国和外国的友谊之桥、经贸之桥、科技之桥,为中国和居住国的发展,为全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宏伟的贡献。
名优特产
柑、桔、橙
柑、桔、橙是江门市面上主要经济作物,著名品种有新会东甲甜橙(滑身仔),味甜,香味特浓。新全大红柑(茶枝柑),果汁丰富,要皮色红,是中药中的"陈皮",有止咳化气的特殊功效。年桔一般在农历年上市,寓意吉祥而受人青睐,近年推广了新会甜桔(阳山桔),收获期在冬至左右,个头大,汁多,味甜,深受人们欢迎。

荔枝
江门市著名的早熟荔枝有麻园早果,在农历三月率先上市,以其上市早,果型大,肉脆、味甜而闻名全省。此外中迟熟种有锦壳槐枝,近年来大批引进糯米糍、桂味等优良品种。

香蕉、大蕉
主要品种有香味浓郁、肉质细腻的香蕉;果肉嫩滑、食味特短甜的过山香;果型稍大,甜中带酸的大蕉,全处皆有收获,但以秋季收获量最大。

西瓜
鹤山宅梧镇的西爪最为有名,该镇土质适宜,农记引进优良的品种如大红宝等无籽西爪。又爽又甜,消暑解渴,每年夏季大量上市。

果蔗
果蔗有紫皮和青皮两面三刀大品系,紫皮的有早熟种"三八"蔗,在农右八月收获,稍迟熟的有"黑皮蔗",这种蔗节间短,茎粗、纤维短,吃起来特来脆。青皮蔗以"滘头肉蔗"最负盛名,这种蔗节间长,皮青色,汁水清甜,每年从秋末到翌年清明都可上市。

粉葛
粉葛是块根蔬菜,春季种植冬季收获,含淀粉很多,江门人用以熬汤、做菜,提淀粉食用等。粉葛又有清凉降压的药用效果,右可作药膳。其中以市区石冲、新会崖南、鹤山云乡等地出产的粉葛品质特别好,以其含淀粉多、纤维少,味香而甜称著。

柿饼蒂苦
新会杜阮镇的柿饼蒂苦爪(又称雷公凿),果型短,蒂部宽园、果尖似凿子, 色绿如翡翠,肉厚脆口,一年三季种植,以秋季品质最好,出口港澳,只要亮出"杜阮秋 "的牌子,不少人慕名抢购。

金山火蒜
金山火蒜是开平市面上特产,种植在长沙、水口镇一带,蒜粒特园,肉肥衣薄,蒜味浓郁,每年十月种植,次年三月收获。收获后用火熏过,故称火蒜。现在开平除出品原粒蒜子外,还加工制成甜酸蒜头等产品。

鹤山红烟
鹤山红烟久负盛名,传统品种是牛舌烟,又名"金英钟",原产清远市源潭一带,后在鹤山推广,这种烟叶窄长似牛舌故名"牛舌烟"。叶面平整红致,叶肉肥厚,烟味郁香醇,是加工"生切烟丝"上乘原料。

亚佗霉姜
亚佗霉姜是新会市特产,由"大有"凉果厂生产,解放前已美名远播。它是用生姜作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是方形粒状,纸包成糖果型,入口辣中带甜,松化可口,是送礼的佳品。

新会葵扇
新会特产葵扇是用蒲葵叶加工而成。新会葵扇以形状特别端正见称,再加上精制加工,在明代就选作贡品。现在的葵扇除一般加工扇凉用外,成品已工艺品化,在扇面上有用电烙山水图画,用彩色丝剌绣动物、花鸟;在扇柄上有用竹、骨、象牙等镶嵌;扇边有单色单边的,也有彩色五 边的。

榴花牌白糖
榴花牌白糖是江门甘蔗化工厂产品,江门甘化厂是1958年建成并由周恩来意理命名的,该厂生产的榴花牌白糖,以品粒均匀洁白、质地优良著称,每年大量销往国内外。除原糖处,该厂生产"方糖",以适应食品市场的需求。

三桁瓦菜刀
三桁瓦菜刀是江门市区的传统产品,过去用人工锻造,以其钢质优良,加工工艺精湛而见称,如今已发展成大厂,除生产各种型号菜刀外,还生产不锈钢厨具系列等。

水口腐乳
水口腐乳是开平市水口镇特产,历史悠久。它是用豆腐作原料,经过发酵、加盐、加料等工序制成。特点是酥化、咸度适中,香味诱人,是佐餐的极好小菜,也可以作为烧菜佐料,使烧出来的菜味更加可口

剑花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荷塘头菜
荷塘头菜是江门市荷塘镇的著名特产,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咸淡适度,味甘香甜,爽脆可口,价廉物美,大受市民欢迎,远销海内外。

韭黄
韭菜是江门白石管区的传统土特产,由于韭菜 黄技术非常讲究,生产出的韭菜鲜嫩金黄,每次上市都成抢手货,大受消费者欢迎。

马岗鹅
马岗鹅是开平马岗有名的土特产,已有百多年的饲养史。马岗 早熟易养,肉质鲜嫩,个体重达10多斤。

禾虫
不管你离家乡多久,一到 ,大概都没有忘记两样家乡菜--禾虫与田螺吧。 禾虫虽小,口口是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风味奇特,清香鲜美,嫩滑可口,实是饮酒、吃饭一道好菜。它还有滋阴、健脾、暖身、去湿之功效。 禾虫产于珠江三角洲,新会、台山两县南部的围田区产量最多,禾虫每年只有五、八有份才出现几次,一般在红云细雨,天气变化异常的情况下,加上逢水头起(农历初一、十五涨潮高峰期)为多,一旦出现,密密麻麻,漂浮在河涌水面上。这时,捞禾虫的人真是捞之不尽,一个小时左右,用会起或用笼装,可获二、三百斤,用斗捞的也有十数斤之多,随着潮水的高涨,禾虫逐渐消失无影无踪,只好望河而叹!有捞禾虫经验的人,掌握禾虫出现的时机、地点,捞具好,加上眼利手快,就捞得多。禾虫 身于咸淡水交界处稻田的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其形体像小蜈蚣,长约三十至四十厘米。人们常说,蜈蚣的脚最多,可是禾虫和脚比蜈蚣的脚还要多,更有趣的是禾虫身上可随时交替变换着红、黄、绿、蓝、紫的颜色,并且十分鲜明。把它煮熟,就成纯是蛋黄颜色。禾虫蒸、炒、煲、炖 ,样样皆宜,蒸禾虫加上姜、葱、油、盐 ,放在饭锅里蒸即可。炒和煲则要加上猪腩、粉丝之类的配料,不过比蒸好吃得多, 是将禾虫炖熟,用炭炕乾,味道甜中带香。还有咸禾虫,每年禾虫造,家家户户都卖几十斤,多的百余斤,用盐 了,吃时加点油、葱、姜蒸熟即可,
因此,过去吃禾虫,特别是咸禾虫,中算是穷佬菜。 田螺味道也很鲜美。过去水田田螺很多,拾半天就可以满载而归。回来以后,敲去田螺尾 ,用蒜子、豆豉、紫苏拌匀炒熟,约几个老朋,围坐在一起,喝美酒, 螺,谈笑风生,确是一乐也。 禾虫和田螺,过支难登大雅之堂,酒家宾馆没有这两道菜来招待宾客,只是穷等人家招待亲友时才有,主人很抱歉的说:"没有菜食,只得禾虫 菜,不好意思。"而今世道变了,也许是禾虫、田螺不那么容易拾到,物罕为贵,现在大宾馆也有这两道菜了,而且价目钱不便宜。以往的穷佬菜,而今是宴请宾客的上菜了。

濑粉
中秋佳节,恩平县北部地区以濑粉为主食。濑粉,吃来易,做来难。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而且必须合数户之人力始能制作,先是选用质量较好的十月米,舂粉晒乾备用,制作时,将水煮沸,放进米粉煮熟(米粉与水之比例因粉质不同而异,一般以使米粉湿透为宜),拌以生粉,用力搓匀, 成柱状的粉团,搓好的粉团,以手指按之,按处下陷而四周不现裂痕,放手后随即d起复回原状的为合格。合格粉团制作的粉条,无继粉,入口软、纫、爽、滑。不各格者,入口硬、涩、糊,失去濑粉的独特风味。
故搓粉,是关键的工序。待水煮沸后,将粉槽架于锅上,两头垫以长凳,把搓好的粉团置于槽孔,塞上木塞,然后将木杠一端穿入粉槽和榨孔中,一端数人用力往下挤逼,粉条便从槽底部的小孔钻出,下至锅里。煮熟后捞起,放入冷水中冲洗干净捞起。吃时再用开水汤过,兑过上汤,就成独具一格炎之濑粉了,如兑入白糖烧酒,则又另外一种风味。 近处来,一部分人利用柴油机的发旧汽缸改装粉槽 ,活塞上螺丝,只用一人 *** 作,比旧粉槽省工。人世间们要吃濑粉,不再像以前那样与师动众了。

镇濠泥鸡
开增县水口镇联竹乡镇濠、茂竹两村制作泥鸡玩具,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每到农历年关,来自鹤山、台山、恩平、新会等地的商贩们便驾车来采购泥鸡,作年货销售。泥鸡外形古朴,价格便宜,深受人们的喜爱。大年初一是鸡日,大量泥鸡上市,一时泥鸡啼声四起,真有"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情趣,给人们带来喜悦与欢乐。 泥鸡在镇濠、茂竹两村,有一段传说:某财主雇用一小长工,是个孤儿。孤儿养了一只小公鸡,人鸡相伴,形影不离。一次,孤儿不小心把两半斗黑豆、黄豆混杂了,财主限他一个早上要拣开来。孤儿正在发愁,只见小公鸡喔喔地叫唤,全村的鸡都聚拢来了,公鸡拣黑豆,母鸡拣黄豆,不消一个时辰,孤儿便拣好了。又有一次,一伙强盗密谋洗劫村子,派出匪徒扮成奄鸡佬潜入村中作内应,约定三更时发出鸡叫声为号,外攻内应。谁料头更刚过,躲在财主后院的"奄鸡佬"惊动了小公鸡,小公鸡引劲长啼,霎时间满村公鸡啼叫响应。"奄鸡佬"连忙掐死小公鸡,点燃草堆。
孤儿听互鸡叫出来,便大呼捉贼。此时夜末深,人末睡,听互喊声纷纷赶来,把"奄鸡佬"当声捉获。村外的匪徒听到人声鼎沸,知道计谋暴露,急忙撤走。后来"奄鸡佬"供出真情,村人惊叹不已,把小公鸡厚葬了。孤儿用泥搓成小公鸡,寄托哀思。村人见了,也纷纷搓起泥鸡来,来互相比较、争胜,代代相传,几经改进,越做越精巧。用手推咯咯地叫,用口吹喔喔地啼。流传到外地,人见人爱,生意人争着前来收卖、定购,制作泥鸡便逐渐成了两村的传统工艺副业。 制作泥鸡,春天挖泥,用木槌捣炼后,放进锡模压成鸡头、鸡尾两部分,晒干备用。
鸡头部份有一横膜,中有小孔,留来插哨。闲时制竹哨,把小篱竹裁成几分长一截,在一头斜削一刀,插进一小块叶片,吹响即成。入冬时插哨,即把竹哨插进鸡头横模,再用牛皮纸把鸡头和鸡尾连接起来,着色涂油,便成成品。泥鸡头部下前方有一小孔,尾部左侧也有一小孔。用嘴对尾部小孔一吹,泥鸡便引劲啼唱,形状与声音和真鸡异。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小孔频频抖动,便会发出如母鸡生蛋下窝时的咯咯声。工艺之巧,令人赞叹。难怪华侨、港澳同胞也爱捎几只出去,作家乡特产馈赠亲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674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